首页>
根据【关键词:永】搜索到相关结果 129 条
-
“瓷都”景德镇除黑记
-
作者:
王健根
王剑华
来源:
法制与新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永庆
中国
景德镇瓷器
台湾省
世界
-
描述:
“瓷都”景德镇除黑记
-
例数海外藏中国瓷断代失误
-
作者:
赵聪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海外
景德镇
永乐
中国瓷
遗址
断代
御窑
外销瓷
中国古陶瓷
-
描述:
有幸参观过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芝加哥博物馆、底特律博物馆,以及法国的卢浮宫等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差不多都设有中国瓷展区。这些博物馆对中国瓷的断代,相信是经过专家审定过的,但失误不少。随着世界性中国古陶瓷热的不断升温,
-
吉州窑遗址保护与镇区建设的协调之路
-
作者:
庄云鹏
来源:
城乡建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宋末
古窑
大遗址保护
吉州窑遗址
建筑遗址
江西省吉安县
保护区范围
基本重合
永乐镇
文物保护区
-
描述:
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镇区处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区吉州窑遗址范围,与保护区范围基本重合。永和镇在城镇建设过程中,着力处理好文物古迹保护及开发与建设的关系,解放思想,突破常规,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成功走出一条
-
中国彩瓷的成熟时期——明代景德镇彩瓷
-
作者:
叶佩兰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京故宫
彩瓷
景德镇
永乐
纹饰
明代
釉里红
呈色鲜艳
青花
瓷器
-
描述:
明代,我国瓷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景德镇官、民窑约有3000座,成为"商工辐辏"和"天下窑器所聚"的陶瓷重镇,镇上佣工汇集"天下数万人之多",其生产规模之大是可以想见的。主要原因是景德镇有
-
明永乐甜白瓷特色及兴盛原因探析
-
作者:
王琳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甜白瓷
兴盛原因
特色
明永乐时期
-
描述:
甜白瓷是永乐时期创烧的著名品种,对明清瓷业具有重要影响。永乐甜白瓷在工艺技术、造型、装饰等各方面都独具特色,其兴盛原因主要有工艺的改进、永乐帝的偏好、政权北移等。
-
轮音为商杵音角——景德镇地区水碓实测行记
-
作者:
李立新
来源:
民族艺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工开物》
设计学院
行记
杨永善
南京艺术学院
陶瓷设计
工匠们
冯健
在读研究生
科研经费
-
描述:
一去年深秋,我为完成名为“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项目之一水碓的研究,带着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两位在读研究生徐博文和孙静,赶赴江西景德镇作田野调查。该研究项目名列于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在课题策划冯健亲院长和项目主持王琥教授的督促与安排下,领得科研经费,
-
关云鹏
-
作者:
关云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工开物》
设计学院
行记
杨永善
南京艺术学院
陶瓷设计
工匠们
冯健
在读研究生
科研经费
-
描述:
关云鹏
-
明代瓷器:瑰丽文化之奇葩
-
作者:
寒枫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青花瓷器
景德镇
御窑厂
永乐
嘉靖
成化官窑
纹饰
明代瓷器
民窑
-
描述:
明代是我国瓷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当时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除开设了官窑——"御窑厂"
-
景德镇明代民间青花瓷器
-
作者:
张志刚
郭演仪
陈尧成
来源:
硅酸盐通报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崇祯
劳动人民
永乐时期
明万历
嘉靖
明代
景德镇市
成化
高锰钴土矿
-
描述:
本文研究了从洪武到崇祯的十三只青花瓷器,证明都是使用高锰钴土矿为青花料。而且在明正德以后是采用挑选和炼制的,改善了青花色调。釉面青花褐班在光学显微镜下透光时都呈黑色,个别的能在反光下观察到发育不完善的Fe_3O_4晶体,这和窑内气氛有关。
-
明宣德青花龙纹造型探微
-
作者:
周雯祥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乐
宣德青花
龙纹造型
继承变革
永
-
描述:
龙在华盟历史里一直以一种瑞兽的形象出现,代表的风调雨顺和吉祥安康,龙的形象也一直保持着较为神秘的涵义,各朝各代有关龙的文艺作品数不胜数、层出不穷。然而,不同时代的龙的形象是有着显著变化的。笔者试对大明宣德年间青花瓷龙纹造型的产生背景和艺术特征作较为客观的分析。
<
1
2
3
...
7
8
9
...
11
12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