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柳】搜索到相关结果 25 条
-
家乡的色彩
-
作者:
金雨潭
来源:
小星星(高年级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乡
小草
春风
地毯
柔软
柳枝
色彩
记忆
泥土
芽黄
-
描述:
在我的记忆里,家乡的色彩是五彩斑斓的。红的,绿的,蓝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家乡的春天是嫩绿的,芽黄的柳枝在春风的吹拂下显得格外的依依多情。小草从湿润的泥土里探出头来,我刚想踏上这片柔软的地毯,却又
-
安静地看一场关于简单的美
-
作者:
李净
来源:
北京青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士大夫阶层
宋代
故宫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元代
牌记
印章
宋元时期
河东柳氏
南宋
-
描述:
静。画廊静,作品静,走在其间的人都放慢脚步,静静观瞧。 这应该是艺术家刘建华想要的效果吧,自2008年起,刘建华的创作转为一种关于“安静美学”概念的思考,此次佩斯北京展出他的两组新作:《无题2012
-
陈文令异度风景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遗产
叙述语言
东京艺术大学
柳宗悦
制作手段
陶艺家
美术事业
传统写实
制作材料
纤维艺术
-
描述:
品画廊于2012年9月8日推出“陈文令新作展:异度风景”,展览展示了中国艺术家陈文令近年最新创作的大型雕塑装置系列。艺术家从作品观念的内部维度出发,结合空间的特性进行了有意识的设置,从视觉、观念
-
“后世俗社会”中的异度风景
-
作者:
王明贤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遗产
叙述语言
东京艺术大学
柳宗悦
制作手段
陶艺家
美术事业
传统写实
制作材料
纤维艺术
-
描述:
如果在思想史的视野中来讨论中国当代艺术,陈文令的作品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个案。从《红色记忆》、《幸福生活》、《英勇奋斗》、《中国风景》系列,到2012年《异度风景:陈文令个展》展出的《超验的方舟
-
百年遗珍:任伯年的几件旧物
-
作者:
相州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遗产
叙述语言
东京艺术大学
柳宗悦
制作手段
陶艺家
美术事业
传统写实
制作材料
纤维艺术
-
描述:
任伯年(1840一1896),又名任颐,初名润,字小楼,后字伯年,海上画派的代表。 1868年,任伯年前往上海、此后长期在上海卖画为生。他的画体现出了对民间艺术的高度继承和发扬。任伯年非常重视泥塑等民间艺术,他创作过不少雕塑作品。 郑逸梅在《小阳秋》中说任伯年寓居上海卖画,邻居有个张紫云,善以紫砂制鸦片烟斗,卖价很高,人称紫云斗。任伯年受此启发,也以紫砂制茶具酒具,并在壶具上作书作画。
-
万象丛生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遗产
叙述语言
东京艺术大学
柳宗悦
制作手段
陶艺家
美术事业
传统写实
制作材料
纤维艺术
-
描述:
巧克力家具 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市为庆祝建市55周年之际,雕塑家艾丽娜克里门特使用了420千克的牛奶和巧克力制作了一个1比1大小的巧克力房间。而在这个大约20平米的房间内,包括鲜花沙发在内的所有物品
-
罗西母子的艺术奢侈品江湖
-
作者:
晁珊珊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遗产
叙述语言
东京艺术大学
柳宗悦
制作手段
陶艺家
美术事业
传统写实
制作材料
纤维艺术
-
描述:
棕榈泉尚仕雅集会所,环抱在北京财富聚焦的CBD商圈、燕莎商圈和三大使馆区之间。私人电梯行至31楼,门开了,狭窄走廊的昏暗灯光背后,透过玻璃窗,北京四环内最大的公园——朝阳公园,平静地恪守着她的艺术表情,与周围喧嚣的商业节奏在这里一齐被最客观地洞察。走廊的尽头豁然开朗,透过冷餐桌边浓郁的咖啡空气,一个身着白色衬衫、目光温和、鼻梁巍峨的英国绅士搀扶着年迈的母亲走向人群,他们是Fabio Rossi和Anna Maria Rossi。作为Rossi&Rossi美术馆两代掌门人,他们准备在这里向世人展示的,是他们母子四十余年艺术奢侈品收藏的微缩江湖。 “我1991年的时候第一次来中国,那个时候天安门广场前没有多少辆车,今天我和Fabio路过长安街,路上的车辆多得惊人。”这是母亲Anna在对比20年前中国时的描述。 使命 这个名为“圣徒”的喜马拉雅艺术展一共展出了Rossi母子收藏的六十余件作品。内容涵盖西藏、尼泊尔和印度各地的雕塑、绘画和法器等六十余件作品,时间跨越几个世纪喜马拉雅山区不同的文化区域。 Anna站在一座15世纪的铜鎏金金刚总持像前,她认真地端详着这座雕塑——金刚总持像全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头戴五叶花冠,面庞圆润,神态沉静;衣饰璎珞雕刻细腻,衣纹刻划自然写实;花冠、项圈和钏环皆镶嵌着精美的宝石,显得雍容华贵。
-
前鉴相传六十载 古赏益彰在通今:云南省博物馆建馆60周年馆藏珍宝展
-
作者:
云博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遗产
叙述语言
东京艺术大学
柳宗悦
制作手段
陶艺家
美术事业
传统写实
制作材料
纤维艺术
-
描述:
12月1日至28日,《春秋——云南省博物馆建馆60周年馆藏珍宝展》在云南省博物馆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珍品154件,是云南省博物馆历史上展出珍品数量最多、展出最集中、价值最高的展览。 展览的精品中
-
艺术教育缺失严重,多成摆设!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遗产
叙述语言
东京艺术大学
柳宗悦
制作手段
陶艺家
美术事业
传统写实
制作材料
纤维艺术
-
描述:
Q艺术教育的重中之重是什么? 今天我们的专业艺术教育,以技术传授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影响至深,在师资及课程结构上,技术性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人文学科的学术支撑和多学科的相互渗透显得不足。从发达国家艺术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看,技术技巧训练不再是最主要内容,思想、观念和艺术判断力的培养已成为现代艺术教育的核心。检验艺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尺度不再是技术上的翻新,而是能敏锐而深刻地把握时代精神,并具有以新锐的思想评判社会、感受生活的能力,一种对本土文化艺术精神的深刻领悟和与世界文化艺术对话的能力。也就是说,艺术形式创造、艺术表现能力与人文精神的双重训练与培养,成为当今艺术教育不可缺失的内容。 事实上,无论中西,艺术发展都经历了从与制作技术混为一体的“技艺”向作为精神性生产的视觉文化的转换。这一转换在中国和西方尽管时序上有先后,但是都无可逆转地实现了。在中国,唐宋以降众多文人士大夫介入艺术创作,使得包括绘画在内的美术创作的精神性特征得以强化,以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绘画形式,凸显了中国艺术独有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的艺术形态。在西方,自古希腊始,尽管以雕塑和建筑为代表的艺术作品受到人们的喜爱,但艺术在整体上并未被看成是可以与诗歌、哲学、修辞学、几何学、天文学等相提并论的精神生产,艺术创作者更未得到应有尊重,这种尴尬的状况直到文艺复兴后才得以改变。
-
学养蕴涵传统、笔意抒写时代:谈工笔画家李金生其人其画
-
作者:
李桂金
来源:
天津政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家
崔白
艺术简介
天津人
中国绘画艺术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央美院
金鸿钧
边景昭
杨柳青画社
-
描述:
世间的奇迹多源于看似不经意的相会,与工笔画家李金生先生的结识便纯属偶然。翻开他送我的小画册,清新典雅跃然眼底。说他现代,画中却蕴含古意;说他古典,画中又洋溢着时代气息。如此独道的绘画,磁石般将我深深吸引,一本小小的画册在我手中反复翻看了几遍,我竞浑然不觉,仍沉浸其中。随着之后的交往,我对李金生先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李金生,1959年生于天津,自幼酷爱绘画。青年时随赵毅先生学习绘画,后拜北京中央美院金鸿钧先生为师。曾得到花鸟画大家俞致贞、刘力上先生的指点。在学习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的过程中,砚田耕耘,从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