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工笔重彩《圆明园十二月令图》系列瓷板画再现“万园之园”胜景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郎世宁   官窑   胜景   景德镇   系列   圆明园   故宫博物院   再现   山水园林  
描述: 圆明园:从康熙开始,清朝6位皇帝用了150余年时间修造的这座皇家园林,它以宏大的建筑规模、杰出的造园技艺、精美的山水园林、丰富的文化收藏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1860年10月18日,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的野蛮劫掠和焚毁,沦为一片废墟。
浅谈明末青花山水艺术特征及其兴盛原因
作者: 金君   朱忠华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明末   青花瓷器   装饰纹样   艺术成就   绘制技法   原因   艺术特征  
描述: 山水纹饰作为瓷器装饰纹样,相较于动物、植物及人物出现的比较晚。大约起始于唐代长沙窑彩绘,宋代磁州窑亦有少量表现,在元青花中一般以人物图背景的形式出现,明代早中期出现一些海上仙山和山水楼阁图,但数量
“克拉克瓷”的寻根之旅
作者: 何书彬   来源: 看历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拉克   景德镇   荷兰人   制造工艺   明代   荷兰东印度公司   平和县   民窑   葡萄牙人   中国瓷器  
描述: 17世纪,大量中国瓷器涌入欧洲,深入各阶层的生活,影响了欧洲人的审美观念,在欧洲掀起了长达百年的“中国热”。然而随着明末的战火四起,以及随后清廷的海禁政策,属于克拉克瓷的时代却如昙花一现般消失
浅谈明清家具:几的发展
作者: 魏文卿   黄八一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具   明清  
描述: 几随着具体功用的演化,在不同地域、历史条件下几的形态发展比较复杂,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明清时期,几的形态逐渐稳固,也影响着如今家具发展趋势。本文试图分析明清时期几的形态发展,得出几的具体发展规律。
晚明民窑青花瓷泛化特征及成因解析
作者: 郑先锋   来源: 大江周刊(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窑青花瓷   泛化特征   晚明   成因  
描述:是民窑青花瓷的大发展时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泛化特征是其最核心的特征,主要表现瓷窑布局、生产组织和纹饰等方面,其泛化特征的形成具有各种深层原因。
论藏传佛教与元明清瓷质僧帽壶的演变
作者: 邓玲   来源: 大江周刊(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传佛教   演变   瓷质僧帽壶   元明清时期  
描述: 在藏传佛教的影响下,瓷质僧帽壶在元代兴起,并在明永乐、宣德,清康熙至乾隆时期颇为盛行。受各代帝王宗教信仰的影响,元明清各代瓷质僧帽壶显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
论明末青花花鸟画的大众化审美倾向及成因
作者: 余青峰   来源: 大江周刊(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   青花花鸟画   成因   大众化审美倾向  
描述: 明末青花花鸟画呈现自由发展的繁荣局面,大众化是其最重要的审美倾向之一,在题材内容、审美风格、绘制手法等表现鲜明。官窑的衰败、江南经济的发展与外销需求等是促使明末青花花鸟画出现大众化审美倾向的主要因素。
王宗沐纂与陆万垓增修《江西省大志·陶书》的比较研究
作者: 陈殿   来源: 东方博物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   比较研究   御窑   《江西省大志·陶书》  
描述: 《江西省大志·陶书》是研究明代景德镇制瓷业重要的方志。本文拟对王宗沐纂与陆万垓增修的《江西省大志·陶书》进行比较研究,校勘错漏,并通过对两刊本内容的比较,分析明代不同时期景德镇御窑在管理上所发生的变化。
明朝科技举办陶瓷墨水投放市场一周年新闻发布会
作者: 沈亚   来源: 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卫生陶瓷   科技   明朝   市场   新闻发布会   投放   陶瓷墨水   行业协会  
描述: 本刊讯5月22日,明朝科技陶瓷墨水投放市场一周年新闻发布会暨答谢会在佛山禅城区石湾宾馆举行。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佛山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尹虹,广东省陶瓷协会秘书长陈振广,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赵达峰,明朝科技总经理毛海燕,明朝科技陶瓷墨水客户代表,以及20多家媒体记者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课程资源“地方化” 课堂教学“生活化”:浅谈有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教学作用
作者: 占美勤   来源: 实践新课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景德镇   明清时期   瓷器  
描述: 新的《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高中教师应学会开发、利用、拓展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素材性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最终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
< 1 2 3 ... 28 29 30 ... 53 54 5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