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明 】搜索到相关结果 547 条
论景德镇青花瓷的艺术张力
作者:
张宝青
郑丰银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透明釉
氧化钴
蓝色
陶瓷制品
装饰
民族特色
艺术张力
景德镇陶瓷
一次烧成
描述:
瓷制品上、以钴元素着色、其彩与胎釉同时烧成的、纹饰显青蓝色的釉彩"。因此,青花瓷必须同时具备四个特征:1 ,以氧化钴为呈色彩料;2,彩料直接绘于生坯后再罩上以透明 釉;3,施釉后的坯、料和釉在1300℃左右的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4,呈色倾向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青花瓷具有优美庄重、幽靓明净
浓红绿翠映元明 景德镇元末明初红绿彩瓷
作者:
路杰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彩瓷
景德镇
新品种
釉上彩
红绿彩
元末明初
主题纹饰
元代
装饰艺术
描述:
成书于元末的《静斋至正直记》中记载"红绿古彩古来有之,金以来时为上物,多定烧、限烧为上用,非市烩所能得也。"宋、金时期,红绿彩瓷的装饰艺术已经被官方所重视,逐渐成为贡瓷的一部分。元明 交迭,北方的局势越发动荡,致使窑工南下,将釉上彩瓷的制作工艺带到景德镇地区。由于蒙古民
行摄景德镇 千年古窑和瓷器背后的故事
作者:
王婴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柴窑
青花瓷
烧制
景德镇
半透明
师傅
窑炉
作坊
细腻
瓷器
描述:
千年窑火铸就了“白如玉、明 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景德镇瓷器。灯光下瓷器浑身通透,用手感觉它的细腻与坚硬——食指一弹,“叮”的一声脆响,犹如久扣的心扉终于得到回应,灵犀刹那间相通…… 不知从何
刘颖睿带你看景德镇陶院 瓷意人生
作者:
刘颖睿
来源:
大学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专业
造型形态
陶瓷材料
作者
陶瓷学
陶瓷艺术
艺术设计
作品
明陶瓷
景德镇陶瓷
描述:
景德镇陶瓷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为办学特色的院校,学院所开设的专业方向涵盖了陶瓷的各个领域,尤其是陶瓷艺术、陶瓷材料研究在国内陶瓷行业内的影响力较大。陶瓷艺术设计是陶瓷学院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一门专业,该专业的目标方向有两个,一是日用陶瓷设计,二是陶瓷艺术设计。目前国内开设陶瓷艺术专业的院校并不多,陶瓷学院是少数能够保持日用陶瓷设计专业并且有
当今中国油画的思考
作者:
刘美然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散点透视
油画家
古典绘画
中国的传统
照相技术
明暗变化
色彩语言
半抽象
写意画
中国油画
描述:
一、欧洲传统古典油画和中国画各自的特点油画是从西方引进来的也叫西画,六百年前起源于欧洲。西方的传统古典绘画是有特定的环境。时间、空间、光线、强调真实,色彩变化丰富。那个时代没有照相技术,但人物的刻画,场景的描绘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非常的逼真。而我们中国的传统绘画是半抽象的、写意的、一张白纸留有许多空白。比如说画鱼,西方的画就会有桌子、桌布、盘子、盘子里放着鱼,还配有水果罐子之类。光线打过来,强调画面的立体感、质感,真实但
透纳风景画的三个审美指向:兼论水彩画与中国画审美体验的相似性
作者:
沈克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彩画技法
光色
西方绘画
透纳
山水画创作
艺术奖
透明感
画史
历史故事
视觉艺术
描述: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oseph Marroad William Turner,1775-1851),是一位天才型的画家,无论是历史故事还是绚丽的风景,或者无论是水彩还是油画,甚至是版画,他都能驾轻就熟。透纳在英国绘画史乃至西方绘画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纪念他,1984年英国特设了"透纳艺术奖",这是欧洲最权威的视觉艺术奖。或许是天性使然,笔者对透纳的绘
关于高校设计素描授课的探讨
作者:
朱佃校
汪博宇
来源:
美与时代(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感
设计素描
造型能力
课堂形式
造型方式
教学方法
传统素描
明暗关系
写实性
教授方法
描述:
由西方传入的设计素描在中国起步较晚,相对来说不同的老师会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而不同的专业也会采取不同的课堂形式,训练不同的思考方法。但是不管哪种教学方法都应该注意对学生思想的尊重以及对学生专业方向的提前性把握,这样才会有的放矢,让学生提前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定下大学中的发展方向,为以后的专业课的学习和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作者:
沈晓明
来源: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探究精神
激发兴趣
好奇心
学习兴趣
培养
教学过程
科学文明
初中物理教学
描述:
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是科学文明 的动力,只要一个人有所成就往往都是从兴趣开始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必须要从这个角度出发,让课堂产生吸引力和活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我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点大家共同探讨。 一、巧妙设疑,激发兴趣。
论圆明园对清代御瓷发展及风格的影响
作者:
刘文胜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圆明园
御瓷
风格
发展
描述:
圆明园 是清代最大的皇家园林,亦是清代政治中心之一,曾藏有数量巨大的御瓷,对于清代御瓷的发展具有极大影响,并进而对御瓷艺术风格亦形成重要影响。
试论寻根文学的“寻父”文化困境
作者:
胡菁慧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父
现代文明
作家
新文学
文化传统
民族文化
文学思潮
后殖民文化
民族传统文化
寻根文学
描述:
了重大的转折:由非主动创作到鲜明理 论指引下的主动性创作;由对传统文化的迷恋和依附到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尖锐批判;由借助传统的表现手法展现现实人生到接受西方的创作理念肢解传
<
1
2
3
...
27
28
29
...
53
54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