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131 条
-
辨瓷三题
-
作者:
魏玉光
来源:
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西京杂记》
明代晚期
民国时期
非日常生活
元代瓷器
搜神记
小便器
印花
工艺特征
-
描述:
的景况陈述于后 ,识之对否 ,望方家教我。是人是鬼?收藏有两只明代晚期天启年间的青花瓷盘 ,盘上的绘画颇为令人费解 :一只为侧身侧面画 ,似人似猴似鬼 ,头颅甚大 ,脑后及额顶长有两撮直立的长毛。上身穿阔
-
博物馆和美术馆的照明
-
作者:
陈大华
来源:
光源与照明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天然采光照明
照明设计
灯光照明
混合照明
美术馆
-
描述:
概述照明设计主要服务于展品,但博物馆内和长廊的照明也必须引人入胜,并尽可能地与建筑风格和展品相配。因此,长廊照明装置的外观和照明效果应予以认真考虑。在有些情况下,长廊的照明和展览的照明是一个整体
-
国外点滴
-
作者:
暂无
来源:
光源与照明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室内设计学会
节能荧光灯
节能光源
照明设计
照明教育
绿色照明
照明学
照明工业
电子镇流器
申请人
-
描述:
北美照明学会奖的介绍 (五 )理查德 凯利(RichardKelly)资助金理查德 凯利资助金是由北美照明学会纽约分部为了纪念理查德 凯利而设立的。理查德 凯利是一位在照明设计领域的先驱者。资助金
-
历史性的建筑,现代化的照明技术
-
作者:
何宜生
来源:
光源与照明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辐射器
照明设计师
灯具
反光器
高层建筑
滤光片
固定装置
玻璃灯罩
照明技术
现代化
-
描述:
进行了整修和重新安装照明。用绒布和水晶作室内装璜的预期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而工艺灯具突出了石膏房顶和雕塑感。它们使环境明亮但不冷漠 ,同时又显得十分体面。由于小宴会厅的建筑方面的原因 ,顶部不能安装灯具
-
合时,实用,多样,鲜活:关于广电报“知识专版”的编辑体会与思考
-
作者:
吴维惠
来源:
声屏世界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需求
实用
绯闻
娱乐性
多样
科学文化
表现
广播电视节目
明星
电报
-
描述:
作为一张深入千家万户的报纸,广播电视报除了具有新闻性和娱乐性等诸多属性之外,还具有不可或缺的知识属性。随着读者文化需求多元化的发展.人们掏钱购买这张报纸,已不仅仅是为了看一看广播电视节目预告,也不光是为了读一读明星大腕的绯闻韵事;相反,他们对于关乎衣食住行的科学文化和知识却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
卧房电气照明纵横谈
-
作者:
代国亮
来源:
安徽建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整体照明
局部照明
荧光灯
电气照明设计
频闪效应
-
描述:
本着何种原则,怎样去进行照明设计呢?一、卧室中电气照明的一般原则睡房主要是提供睡眠与休息的场所,还需附带储物、更衣、梳妆等合理要求。因为一般楼宇面积不大,相对而言.睡房的空间毕竟有限。在这有限的空间
-
孤品不孤 无独有偶
-
作者:
胡德生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家具
图书
出版
灵芝
故宫博物院
造型
紫檀
桌面
束腰
海内外
-
描述:
我的老师,享誉海内外的古代家具专家王世襄先生编著的《明代家具珍赏》(台湾艺术图书公司1985年出版)一书中收录了一件明代紫檀有束腰几形画桌(见书169页图版110)。此画桌面171×74.4厘米,肩
-
小家电设计发展趋势
-
作者:
暂无
来源:
设计艺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透明塑料
高科技时代
家电市场
设计趋势
装饰性
创新功能
预测未来
平面设计
发展趋势
市场分析
-
描述:
半透明塑料或塑料搭配金属。设计趋势:①造型流畅、精巧;②创新功能;③装饰性强;③个性化设计风格;⑤有机追求;⑥注重环保。
-
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展精品举要
-
作者:
裴亚静
梁穗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明永乐白地红龙纹梨壶
明代官窑
瓷器
-
描述:
500年上下,没有几个瓷窑能与景德镇御窑厂媲美。迄元以降,自永、宣、成以来,那人杰地灵的江南小镇,那一方得天独厚的水土,终至独领风骚垂数百载而不衰。还有什么比遗址中相应地层中出土的器物更确凿,更令人信服的呢?因此,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的历朝历代器皿,无疑已成为藏家借鉴、参照的标准器,弥足珍贵。
-
壶天片羽
-
作者:
霍素琴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紫砂器
金属制品
明代
造型
宜兴紫砂陶
紫砂壶
脱胎漆
苏轼
香茗
-
描述:
中国的品茶艺术,从唐代开始就注重韵味、追求高雅情趣和深远意境。香茗配佳壶,佳壶倍添茶意趣,佳壶沏香茗,香茗频增壶艺,恰似红花映绿叶,相映生辉。因而,有“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之称。所以自明代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