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明清景德镇官窑制度初探
作者: 李松杰   刘红娜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制度   景德镇   明清  
描述: 明清时期,景德镇官窑生产达到了顶峰。在长期陶瓷生产中,形成了完善的陶瓷用工制度、人员管理制度、瓷器烧造制度、破损瓷器处理制度等。本文从景德镇官窑制度来探讨景德镇瓷业生产辉煌背后制度因素。
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的文献考察
作者: 陈宁   徐波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御窑厂   督陶官   明清时期  
描述: 在景德镇设官监造,宋时已有,元代还成立了专门的官办监陶机构"浮梁磁局"。但是宋元时期监陶官的主要职责是收取地方瓷器生产税,设置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这与明清时期御窑厂督陶官有很大不同。明清
影响景德镇明代民窑青花线条特征形成的物质媒材研究
作者: 李雪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线条特征   物质材料   “线”艺术   明代民窑青花  
描述: 物质材料、生产方式、商品属性、产品定位、创作者与社会文化情境等多种力量共同成就了景德镇明代民窑青花"线"与"线性"艺术的产生、发展和最终风貌的形成。本文对绘制民窑青花所使用的物质媒材(包括青花笔、青花料、泥坯、釉和器型)进行研究,并分析它们在其线条艺术特征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苏州博物馆藏明清官窑瓷器选赏
作者: 王振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珐琅器   剔红   官窑瓷器   馆藏   明清   佛教造像   苏州   台阁体  
描述: 明清两代,国家的强大、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复兴透过遗存后世的经典文物仍然辉映出夺目的光彩:繁艳丰润的剔红漆器、端丽的台阁体书法、闲雅清新的御笔书画、灿烂华美的铜鎏金佛教造像、耀目的金玉器与莹润富贵
国画\瓷器\二轮转
作者: 杨晓茅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珐琅器   剔红   官窑瓷器   馆藏   明清   佛教造像   苏州   台阁体  
描述: 豫章城内,画家圈中能够排在前列的朋友,树平兄算是认识有些年头且交情颇深的一位。那时的他,没有现时饶舌欢喜说俏皮话。属萍乡人的他,一头长发颇具艺术家范儿。上世纪80年代初,树平供职于江西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组。经他手绘制的《小猕猴》画刊,栩栩如生的人物画深得国内众多小读者喜爱。那些80后的粉丝成了最早一批树平兄的拥趸。 世事难料、人生有缘。上世纪90年代初,我和树平兄成了“业余”同事。两个已经不再年轻装嫩的纯爷们,确为生计与职业所累,学着拉腔拉调,仿佛回到未变声期的花季,为祖国的花朵如法炮制催其成长的精神佳酿。我充满少年体的文章,树平兄艺术味十足的连环画,随着《小猕猴》画刊的出版发行,让国内外天真烂漫的80后少年爱不释手,可以说他们是读着树平兄连环画长大的一代。 十年前,树平兄势力范围还未波及影响到千年瓷都景德镇,瓷上作画还是他个人,一个没有孕育成熟的胚胎和梦想。 记忆中,有次在南昌滕王阁朋友雅聚。时隔七八年未见,树平兄略微显得有些发福,酒量却依旧如初,满桌的老朋友怀旧谈笑风生。道上业内常有关于树平兄的艺术信息贮存脑海:由他参与绘画的《画说资本论》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南昌画院举办画展;北京中南海收藏国画作品,树平兄的绘画艺术无孔不入真是了得,影响改变着都市人们的生活品味与质量。
浅谈瓷质茶具的装饰设计
作者: 余朝霞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茶具   装饰设计   中华文明   装饰美   进步与发展   造型   发展变化   完美结合   瓷质  
描述: 和装饰也在不断的改善。陶瓷装饰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凝聚着古代陶瓷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表现着中国人民的审美心理,再现中华文明的演化、进步与发展历史。
四川崇州万家镇明代窖藏
作者: 卢引科   李绪成   李开   刘雨茂   易立   来源: 文物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出土器物   崇州市   景德镇   果枝叶   窖藏   四川   标本   明代   瓷器  
描述: 2005年4月,在四川省崇州市万家镇发现一处明代窖藏,出土器物49件。器物按质地分为瓷器、锡器、铜器三大类。其中瓷器44件,另有锡执壶3件、铜盆1件、海螺杯1件。瓷器以青花瓷为主,另有少量青釉、白釉
明清青花麒麟纹概述
作者: 陈磊   来源: 中国商界(上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青花   麒麟纹  
描述: 麒麟作为一种祥瑞的象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从现存最早的文献记载来说,它的传承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其中就有一篇是关于麒麟的早期歌谣。《礼论·运礼》又将其与龙、凤、龟一起并称为“四灵”。在其后的二千多年里,有关麒麟的记载日益丰富起来,但不同历史时期的记载与描述,都有或多或少的出入。直至清代,著名文字学家段玉裁在为《说文解字》作注时,才综合各家所述之长,将麒麟释为:“状如麋,一角,戴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所以为仁也”。这才使其在文字学上有了一个相对固定的定位。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赣鄱艺术
作者: 戴维丝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赣鄱艺术   鄱阳湖   生态文明  
描述: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鄱阳湖上承赣、抚、信
文人瓷画:曹淦源陶瓷艺术
作者: 胡晶晶   来源: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法家   文明进步   炎黄子孙   江西省   精神文化   怡情   陶瓷艺术   陶瓷美术   文物鉴定   景德镇陶瓷  
描述: 香茶怡情,美瓷陶人。陶瓷是中华文明进步的化身,是炎黄子孙精神文化的结晶。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有着悠久而辉煌的陶艺史,瓷都景德镇更是名扬中外。曹淦源,号桐荫轩主人,工金石诗画。曾任景德镇陶瓷馆学术总监、江西省文物鉴定组成员、原景德镇书法家协会主席、景德镇书画院高级画师等职。
< 1 2 3 ... 18 19 20 ... 58 59 6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