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花鸟圣手 闺阁画家谢月眉
作者: 万君超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没骨花   恽寿平   工笔   陈洪绶   设色   闺阁画家  
描述: 随六弟谢稚柳旅居上海。精于工笔设色花鸟,早年从明末清初陈洪绶、恽寿平的工笔和没骨花鸟入手,后上溯师宗宋人工笔画法,所作工笔和没骨花鸟精微典丽、静逸古雅、清新高致,充满生机。
明代沉船里的平和窑青花瓷器
作者: 楼钢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合作建设   青花瓷器   香港中文大学   研究中心   拍卖公司   明代   澳大利亚   实验室   沉船  
描述: 2004年春节刚过,香港中文大学中科古物鉴证实验室的罗荫权教授打来电话,说他们得知佳士得拍卖公司受越南政府的委托,将在澳大利亚举行越南沉船中打捞出来的中国明代出口青花瓷拍卖专场的消息,由于广州今古
明清龙纹瓷器鉴识
作者: 陈颖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氏族社会   青花瓷器   东汉时期   龙纹   装饰   明清   图腾标志  
描述: 到东汉时期,宋代以后龙纹装饰出现渐多,至青花瓷器烧造成功,瓷器上的龙纹大增。龙纹很少单独使用,传说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故龙纹常与云纹、火纹、水纹衬托配合,体现其登天潜渊之特性。明清两代是龙纹
明清瓷器中的藏文化风格
作者: 达珍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西藏自治区   文化交流   五彩瓷器   中央政府   明清   文化风格   萨迦寺  
描述: 在西藏,明清瓷器的保存数量之多及质量之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最早为陶瓷界所认识的宜德五彩瓷器就是西藏萨迦寺所藏的两件青花五彩(也有称作斗彩的)鸳鸯莲池纹碗,在西藏自治区博物馆,也收藏了大量的明清瓷器。这些瓷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清两代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密切联系,是汉藏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第一段]
张浦生谈明清紫砂
作者: 水木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朝   清朝   鉴定方法   张浦生   紫砂瓷器  
描述: 》等专著,同时也是紫砂研究的大家,曾出版《宜兴紫砂鉴定与鉴赏》,我们在上海访问他时,适逢他正在举办“片瓷山房典藏
辉煌的神庙艺术:古印度文明之耆那教雕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度文明   神灵崇拜   神庙   艺术   婆罗门教   雕塑   耆那教   种姓制度  
描述: 耆那教(Jainism)是印度本土的宗教乏一,相传公元前6世纪由北印度大雄创立,以其称号耆那(Jain,胜利者)命名。耆那教的兴起几乎与佛教处于同一时代。耆那教否定当地婆罗门教主张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针锋相对地提出吠陀并非真知,祭祀杀生,只会增加罪恶,婆罗门是不学无术的祭司,宣传种姓平等,反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的神灵崇拜,崇信耆那教经典,以对抗吠陀经,强调苦行和戒杀,以对抗祭祀万能。主张灵魂解脱,业报轮回和非暴力等。并且认为,一切生物都有灵魂,
辉煌的神庙艺术:古印度文明之佛教雕刻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度文明   大英博物馆   佛教   雕刻   神庙   艺术感染力   上海博物馆   雕塑艺术  
描述: 古印度雕塑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宗教的紧密结合更是印度雕塑艺术的显著特点。宗教题材不仅赋予印度雕塑飘逸超凡的丰富意像,更启发人们去思索生命的真谛。从即日起至11月15日,由上海
“翡冷翠”的艺术宝库—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佛罗伦萨   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   意大利   16世纪   珍藏   近代文明  
描述: 史诗般的风景画 在意大利绘画中,风景曾只限用于那些涉及宗教或是异教的情景画的背景,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与神圣、世俗的历史息息相关,这在波提切利的《三博士来朝》(Adoration of the Magi)中有所体现。15世纪末,风景画开始受到重视,直至经历了漫长的17世纪,才最终成为固有的绘画艺术种类。那些对意大利全景画卷、古罗马不朽之美所倾心的外国画家,大都被富有诗意、神秘迷人的地中海风情深深打动。这批画家首度对其进行现代化创新,他们洞察大自然的奥秘,思索光线的本源,运用绘画的艺术语言显现画中活灵活现的光线效果,从而释译了那些《圣经》和神话故事中的情景及人物。当时在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大批成员热衷于收藏风景画来丰富他们的藏品内容。这种喜好始于大公科西莫二世(Cosimo II,1590-1621年),他曾购得不少北方画家的小画作。如荷兰画家柯纳利期·范·普伦堡(Cornelis van Polenburgh),这幅铜版油画是为科西莫及其夫人奥地利的玛利亚·马达莱娜(Maria Maddalena)创作的,画面内容与远古遗迹、周围的自然背景浑然一体,与光线的敏感变化和环境气氛相得益彰。
中国嘉德2011秋拍各门类珠翠纷呈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佛罗伦萨   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   意大利   16世纪   珍藏   近代文明  
描述: 货”,当年被张仲威与仇英《赤壁图》一起购入。一为黄公望《溪山雨意图》,一为清代宫廷画家曹夔音的《仿诸家山水》册。 宋元作品已可遇而不可求,明清绘画自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本场有两本册页值得一提,一是《吴中诸贤送沈禹文北上诗画》册,一是《明人诸家扇画集册》。
匡时五周年秋拍15.6亿元收槌 创历年最高单季成交纪录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佛罗伦萨   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   意大利   16世纪   珍藏   近代文明  
描述: 北京匡时五同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收槌,1633件拍品成交率为86.83%,总成交额高达15.6亿元,相较今年春拍10.85亿元上涨44%,较去年秋拍的7亿元上涨123%,创历年最高单季成交纪录。推出的15个专场中,7个专场成交率达到百分之百,创历史新高,再一次彰显了北京匡时“量少而精”的一贯方针。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古董珍玩、油画雕塑等艺术门类高价拍品层出不穷,屡屡打破各项成交纪录,并出现了27件过千万拍品。 王铎巨作轻松破亿 为古代书法市场立新标杆 古代书画是北京匡时传统的优势项目,2010年秋拍更是汇聚了著录于《石渠宝笈》的两件扛鼎之作、四僧专题和王铎的传世名作。其中王铎《雒州香山作》、邹一桂《竹石梅花》、尤求《秋窗博弈图》、宋懋晋《摹诸家树谱》、吴心来《黄山百景图册》、冯宁《平安驈图》、陆深《白雁诗册》等均以不俗的成绩成功打破个人作品的成交纪录。 古代书法专场成交率高达95.65%,成交总额高达近1.6亿元。四件王铎巨作的亮相令藏家激动不已,成交额轻松破亿,为古代书法市场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成为了整个拍场的关注焦点。其中《雒州香山作》是王铎把“涨墨法”运用得炉火纯青的登峰造极之作,拍场更是以4536万元的成交价刷新了王铎的个人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 1 2 3 ... 661 662 663 ... 679 680 68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