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1984 条
-
马尾松的染色体研究Ⅰ
-
作者:
何纪星
来源: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染色体体积
景德镇
马尾松
频率
染色体组
安徽黄山
不同种源
广西宁明
贵州黄平
地方种群
-
描述:
为了探讨马尾松种内变异的细胞学基础,本文研究了六个地方种群马尾松的染色体,结果如下: 马尾松的核型公式2n=20m+4sm,按Stebbins的核型分类均属“1A”型,各地方种群问染色体组的平均臂宽
-
福建平和窑外销瓷初探
-
作者:
唐蔚莼
喻志芳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出土器物
装饰图案
景德镇民窑
海上贸易
福建平和
景德镇窑
九龙江流域
福建沿海地区
外销瓷
-
描述:
福建平和窑外销瓷初探唐蔚莼,喻志芳明末清初之际,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以陶瓷为主要输出品之一的海上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海外市场对景德镇窑的产品之需求猛增。利之所趋,再加种种原因,在海上贸易本就较为繁盛的华南沿海地区,仿景瓷业迅速发展起来,并以其价廉...
-
宜兴均山青瓷古窑发现记
-
作者:
刘汝醴
来源:
文物
年份:
196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器
烧制
宜兴
发现
青瓷
紫砂
窑具
古窑址
明代
工艺品
-
描述:
宜兴是烧制实用陶器和紫砂工艺品的地点,明代有名的欧窑,就是在这里开烧的.关于欧窑,景德镇陶录中说:"欧窑明代烧造,为江南常州府宜兴人,以其姓欧,皆呼为欧窑,有仿哥窑纹片者,有仿官、均窑色者,彩色甚多,俱花盘奁架诸器.……"饮流斋说瓷说:"欧窑一名宜均,乃明代宜兴人欧子明所制,
-
试论明清时期江西四大工商市镇发展的特点
-
作者:
萧放
来源:
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朝
市场
清朝
生产技术
工商业市镇
贸易
江西
资源
发展
-
描述:
明清时期江西兴起了一批较具特色的新型市镇,其中景德镇、河口镇、吴城镇、樟树镇人口约达万人以上,商业活动遍及全国,在江西工商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清人誉为江西四大镇。(同治《清江县志》卷四)江西四大工商市镇的形成和发展,是宋元以来农村商品生产、商品交换长期发展和城乡交流日益扩大的结果。对四大
-
地缘标记研究——以地理标志为中心
-
作者:
孟筠
朱崇实
来源: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朝
市场
清朝
生产技术
工商业市镇
贸易
江西
资源
发展
-
描述:
引言我国地大物博,出产众多特色产品,其中许多产品以产地的地理名称冠名,其品质与该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大家都能举出一些耳熟能详的例子:杭州西湖龙井、江西景德镇瓷器等,一般说来这类产品的标识蕴含着较大的经济价值。现实中。许多著名的土特产品被假冒仿制,声誉受到极大损害,甚至成为某种商品的通用名称,如原产于云南大理的大理石如今已
-
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开展“发创一流班组”竞赛
-
作者:
汪金林
陈火松
来源:
大众企业管理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光明瓷厂
班组建设
质量管理
景德镇市
劳动竞赛
-
描述:
,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班组竞赛方案,这个方案的特点是:把劳动竞赛与班组建设结合在一起,使班组建设工作同产品质量指标,生产计划任务,双增双节指标、安全文明生产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统一起来,把定量指标
-
坯泥精制新工艺——干粉练泥
-
作者:
江德太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7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产能力
陶瓷生产
两条路线
真空练泥机
新工艺
干粉
原料精制
坯泥
技术人员
实践证明
-
描述:
干粉练泥是我厂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在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激烈斗争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坯泥精制新工艺。四年多的生产实践证明,这一新工艺是“多、快、好、省”地发展陶瓷生产的有效途经。一九六九年我厂年产量跃到3000万件,为设计能力的2.5倍。这时,原料精制的生产能力远远适应不了新的形势。虽然
-
古版画与古陶瓷中莺莺与红娘的形象设计
-
作者:
孔铮桢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西厢记
元末明初
古陶瓷
崔莺莺
红娘
插图版画
题材
人物形象
形象设计
-
描述:
戏曲《西厢记》自元代开始流行,至明清达到鼎盛。而这一时期的版画及陶瓷装饰中,亦出现了大量的《西厢记》内容。目前已知最早的《西厢记》版画,当为元末明初刊刻的《新编校正西厢记》残页中的插画。以目前的传世
-
瓷之珍品:青花玲珑红绿斗彩描金瓷
-
作者:
霍光旭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邢窑白瓷
青花瓷
景德镇
隋唐时期
商周时期
玲珑瓷
越窑青瓷
明清时期
描金
中国瓷器
-
描述: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青瓷,隋唐时期又产生了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进入宋代又形成了五大名窑"官、哥、定、汝、钧"以及磁州窑和耀州窑等。元代烧制的青花瓷备受世人瞩目,明清时期江西景德镇创烧的青花玲珑瓷、青花玲珑红彩、斗彩及描金瓷为中国瓷器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浅谈如何学习将国画技法运用于陶瓷绘画之中
-
作者:
成晓宏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艺术创作
透明釉
玻璃白
磁州窑
陶瓷绘画
陶瓷彩绘
景德镇窑
白地黑花瓷
国画技法
一次烧成
-
描述:
以国画工具之毛笔在瓷上彩绘,装饰陶瓷,启于宋代磁州窑创烧的白地黑花瓷。白地黑花瓷,先在土黄色的瓷坯上施一层洁白的化妆土,并在其上用毛笔蘸细墨料描绘图案纹饰,然后再施一层薄而透明的玻璃釉,再入窑烧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