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和谐宝瓷 当代红色官窑和谐宝瓷引发轰动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执政理念   官窑   领导集体   以人为本   艺术品   当代   工艺美术   红色   瓷器   和谐发展  
描述: 庆祝2012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权威监制,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套以政治为主题的宣传瓷。第一套由权威机构监制的歌颂第四代领导集体的政治瓷,第一套体现第四代
临花感时:庄子的旱金莲系列油画
作者: 屈波   来源: 头等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中文大学   校长   博士   中国文化研究   香港高校   邓小平   教职员工   政协委员   生物化学   君子  
描述: 庄子是一位少时在藏区生活过的艺术家,从天真的童年光阴到青涩的少年时代,他在藏区度过了长达15年的时光。这段经历,成为他性格与创作中一道永远抹不去的印痕。藏区光阴变化的倏忽、藏区植物疯狂生长的葳蕤,使他恋恋不忘。藏区随处可见的旱金莲,成为他对藏区生活追忆中反复纠缠、挥之不去的部分。对一位艺术家而言,这种纠缠是一种幸运,将纠缠酝酿为头脑中的意象进而发之为艺术的图像,是他进行艺术创作最好的理由。然而,这种纠缠同时也是一种烦恼,因为当他不在彼时彼地而身处另一时空时,作为一种不同时间共存领域的记忆加上异地的经验,将使他的艺术图像成为一种交汇和融合,他必须有所舍弃、有所添加、有所强化、有所减淡。问题是:置身成都的成熟男人庄子,在描绘少年时代屡屡眼见的旱金莲时,该如何取舍?该如何淡化与加强? 旱金莲,亦名金莲、旱荷,虽本是一种原产南美的植物,其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却至少已达千年以上。如今生活在成都这个阴晴暧昧的城市里的庄子,回忆起少年时代纯真之眼见到的旱金莲,成熟的心性使他在描绘旱金莲时保持了爽朗大气与细腻敏感之间、当代意识与传统诗情之间的微妙平衡。他的《花间集·问红》系列,在一片不辨花与叶的玫红色中,消褪了金莲花固有色所难免带有的火气与艳丽,同时又表现了金莲花的葱茏与华滋。
艳俗花鸟中的都市意味
作者: 皮力   来源: 头等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中文大学   校长   博士   中国文化研究   香港高校   邓小平   教职员工   政协委员   生物化学   君子  
描述: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四川地区的油画就在现当代美术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伤痕”美术到“乡土风格”,到85新潮时期以西南艺术群体为代表的“生命之流”表现主义画风,90年代,四川地区的油画创作开始不仅局限于地域特质,而是将眼光投向全球化和都市化,市场经济和都市进程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观看方式,90年代的四川油画更多地从“乡土”转而关心都市,以及都市对人在情感、生存等方面的异化和物化,在风格上则更多地受到波普艺术以及以美国艺术家杰夫·昆斯为代表的艳俗艺术启发,90年代的视角比起80年代来说更具现代性、开放性,实际上,这也是中国在整个90年代所集中关注的问题。90年代关注点的转变直接导致了2000年以来四川当代油画的风格多元化时代的来临,除去波普风和艳俗风,卡通元素、抽象等等也加入当代油画的创作脉络。在多元化时代,70年代的艺术家如何找到突破口从而奠定个人的艺术风格是至关重要的,就像70后艺术家赵弥所说的那样:“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画家处境都比较尴尬,前有60年代周春芽、何多苓这样的‘伤痕一代’,后有创作力更为旺盛的80后一代。”危机感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个人风格的形成,由此四川70年代画家发出的声音才能够使更多的人听到。
当代艺术投资之道
作者: 卜欣   来源: 头等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中文大学   校长   博士   中国文化研究   香港高校   邓小平   教职员工   政协委员   生物化学   君子  
描述: 的姿态攀升。以艺术家为例,毛焰《记忆或者舞蹈的黑玫瑰》,布面油画,2007年以1011万元拍出,10年前是1万元;尚扬《黄河船夫》,布面油画,2011年以3162万元成交,10年前是1万2千元;曾梵志
刘明孝:丙烯与水墨的嬉戏
作者: 季尾   来源: 头等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中文大学   校长   博士   中国文化研究   香港高校   邓小平   教职员工   政协委员   生物化学   君子  
描述: 等当代油画一线大家名列之中,其中有一个名字还是刘明孝。 此刘明孝难道非彼刘明孝?一个人的同一幅作品怎么能既是油画又是国画?答案果然出乎意料,刘明孝只有一个! 是似而非的语境 2012年的夏天,刘明孝
庄子被虚构的花的颜色
作者: 南宫绿   来源: 头等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中文大学   校长   博士   中国文化研究   香港高校   邓小平   教职员工   政协委员   生物化学   君子  
描述: 美术馆) 2011年 成都2011浓园年度展 (成都·天艺美术馆) 2011年 景成藏地行采风文流展 (成都·天艺美术馆) 2012年 春季艺术沙龙展 (成都·四川大学美术馆) 2012年 老裹裹美展 (成都·了了阁艺术机构) 进入“庄子油画工作室”以前,必先经过一片小小的花园。
董小庄:“画语”照见“内心”
作者: 季尾   来源: 头等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中文大学   校长   博士   中国文化研究   香港高校   邓小平   教职员工   政协委员   生物化学   君子  
描述: 倘若有心,任何题材、任何形式拿到手中都能化为艺术,艺术之灵感无处不在,哪怕屋外院前的菜畦,哪怕午后偶然的鸡鸣,哪怕守着一片荷塘,也能悟出万象。 当城市在身后渐行渐远,一片荷塘徒然映八视线,董小庄的家就在荷塘深处,这条沿荷塘而延伸的小径是他每天回家的路。伴随春夏秋冬、晨露日暮、荷开荷落、以及喜怒哀乐。当哲学家说生命本无意义,董小庄说艺术无非是精神的归宿,借由创作找到内心深处那条回家的路。版画、国画、油画、装置……无一是主打,处处皆重心,艺术家本是跨界者 自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以来,董小庄名字的前面往往会冠以“版画艺术家”的前缀定语,他以版画创作而知名诚然是个事实,但只要步入其位于三圣乡的“诗意家园”便足以发觉这是悖论。 房内有一座“董小庄国际版画收藏馆”,除了多年来自己创作的一些“非卖珍藏品”以外,更有主人出访各国交友搜罗而回的世界级艺术名家原版作品,铜板、木板以及墨西哥已故版画大师埃米利奥等等的稀世名作将此处升华得“价值连城”;房内还有董小庄的个人工作室,除了版画以外,更有他所创作的水墨国画、布面油画、甚至用毛线拼贴出来的装饰壁挂,种类繁多的艺术形式让主人不得不将这个“国际版画收藏馆”更名为“国际艺术收藏馆”。
许文融 新美学艺术
作者: 林懿仪   来源: 头等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中文大学   校长   博士   中国文化研究   香港高校   邓小平   教职员工   政协委员   生物化学   君子  
描述: 艺术最能陶冶性情,平和心境。台湾艺术大师许文融最近首度来港举行个人画展,其中展出的雕塑作品完整呈现了许教授各阶段风格的特色与延续性,从乡土诗意到入世的情怀;从书画笔墨气韵的领悟中幻化出禅、佛空灵的境界。盆景系列更从东方文人书画移情自娱的出世情怀转化成以“立体雕塑”呈现出东方文人雕塑美学的新境界。 FC:此次首度到港展出,是基于怎样的机缘? 许:今次展览基于去年上海市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与台湾实践文教基金会合办于上海美术馆的个人展览。当时在展出了《许文融320公尺台湾风物图卷》、水墨、油画复合媒材及立体雕塑等近作60余件。会中上海中国投资何莉莉董事长到场参观,赏识作品并向锦艺坊赵式和小姐推荐,于是后来得到机会到香港艺术中心展出。 FC:是次展览中展出的雕塑作品是您各阶段风格的代表作,像平面作品“气韵系列”,也以油画、压克力与其它多种媒材相融相斥的复合效果,来表现东方的内涵与情境,您觉得在现时对艺术家来说,东方的人文应该怎样与西方的美学相结合? 许:东方美学向来讲究自然美与艺术美,同时更重视“人文美”,除在乎自我本质的觉醒与体现,更强调诗性的肌理与质感与空灵、禅境的象外之象。
董小庄:愿生命如荷灿烂
作者: 季尾   来源: 头等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中文大学   校长   博士   中国文化研究   香港高校   邓小平   教职员工   政协委员   生物化学   君子  
描述: 自FCC爱心艺术家活动发起以来,董小庄恐怕算是其中最费煞心思的参与者了,这幅名为《翔》的作品是经由了他本人“一波三折”式的挑选过程才最终得以确定的。 艺术家的“纠结” 起初,董小庄决定捐赠的作品并非此画。同样是近期的个人代表题材,另一幅以荷花为“主角”的油画已经被送出以后,他却突然发出了十万火急的“召回令”,理由之一是那幅油画“过于抽象,不适于作为捐赠”;理由之二更为关键,即“还有更新更好的作品”。 原来在董小庄心目中,与爱心有关的事情皆高贵,他自认应该也必须拿出最好、最新的作品才足以“与爱心相衬”,于是召回被送出作品后,他又一次陷入了“精挑细选”的难题。有人说让艺术家自选作品是相当纠结而痛苦的,每一件都由自己精心创作、每一件都被视作心力结晶,难分彼此更难有其“最”,虽不至于像海选、复赛、决赛一样世俗但也的确要经历几番取舍与挣扎,最后才有了这幅《翔》。 “荷语者”的生命印象 明黄的基调如阳般灿烂,孕育出富有生命气息的荷花,《翔》呈现的是一个生机盎然的荷塘意境,也是董小庄用画布凝结而成的生命印象。 由于近年来的创作以荷花为主,董小庄也被誉为“荷语者”。在传统艺术范畴里,荷花自古便是具有东方哲学的代表性题材,文人墨客士大夫都为荷花赋予了一种高洁的品质,而董小庄的荷花却与之不尽相同,除了精神化的象征,他更赋予了荷花以个人化、即兴化的理解。
一个人的古巴情结
作者: 谈洁   来源: 头等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中文大学   校长   博士   中国文化研究   香港高校   邓小平   教职员工   政协委员   生物化学   君子  
描述: 雪茄、朗姆酒、绿檀、切格瓦拉…… 起初,我们的本意是想去寻找一个热爱雪茄的人。 哪知,我们最后找到的竟然是一个热爱古巴的人。 在这间房子里,确确实实藏有几千支雪茄,透着阳光的雪茄室安静而专业,恒温的雪茄柜已被塞得紧紧实实,这样的数量足以名列私人雪茄收藏榜之前列,而且其中更不乏很多难得一见的限量珍藏版顶级雪茄。而也就在这间房子里,还有神秘的朗姆酒、精美的绿檀雕刻、画着切格瓦拉头像的油画、以及悬挂如美术馆一般的数十幅美丽摄影图片……它们和雪茄一样,都来自古巴! 雪茄与古巴,有着毋庸置疑的关联,不仅仅因为那是全球惟一盛产顶级雪茄的地方,更因为有着几百年历史的雪茄文化原本就与古巴这个国度切不开、斩不断,一如房子的主人——那位迷恋雪茄多年的资深雪茄客周云(化名)所言:“要懂得雪茄必先了解古巴,要爱上雪茄请先爱上古巴。
< 1 2 3 ... 23 24 25 ... 36 37 3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