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欣赏自然美点滴
作者: 黄录胜   来源: 遵义科技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   学生   自然界   点滴   审美意识   自然美   培养   海德格尔  
描述: 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自然界给人以美感,让人更好地领悟人生,同时,也能启迪人的智慧,增强人的想象力。德国的海德格尔说:人生就是焦虑,摆脱它的有效办法就是审美。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能留下千古绝唱,正是
试论海德格尔的语言观是诗化语言观
作者: 任华东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性主义语言观   诗化语言观   诗化   海德格尔  
描述: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语言观是诗化语言观,它表现在三个方面:从本体论上,认为语言本身就是根本意义上的诗;从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上,以境域式的显示关系代替了线式的揭示关系;从对语言诗化本性的思考和表述上,采用
海德格尔阐释梵高的《农鞋》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启示
作者: 陈朵朵   来源: 西江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器具之器具因素   存在者   艺术作品     海德格尔  
描述: 本文通过对海德格尔的著作《林中路》中第一章艺术作品的本源的解读,尤其是《艺术作品的本源》中的梵高的油画作品《农鞋》的分析,来阐释海德格尔对艺术的影响以及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启示。
对中国当代“精神还乡”主题油画创作的透视
作者: 韩靖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艺术论   生命家园   艺术家   主题   还乡   个体生命意识   油画创作   海德格尔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回归身心安处的家园是人类的永恒渴望。很多艺术家也都在通过艺术抒发他们"还乡"之思。艺术终其本质也在于其引领人归家的功能。然而消费时代的艺术,似乎正在引领人们越发地远离精神家园。本文通过对于当代"精神还乡"主题油画创作的透视,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还乡"之思进行一番回顾与
在艺术的情感世界中回归本体——赵云龙水彩风景艺术赏析
作者: 王瑀   王明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赵云龙   西方绘画   水彩作品   旨归   中国写意画   本体语言   水彩艺术   画格   马丁·海德格尔   系列作品  
描述: 马丁·海德格尔曾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借助水与色的互融、流变,于瞬时营设幻觉与梦境是水彩艺术语言的永恒旨归。不同于油画、国画、水粉等艺术门类,在水彩艺术中,笔触的韵律,色彩的意味,画面的肌理皆
Home-Nid-巢——跨国文化装置雕塑作品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跨国文化   精神诉求   作品展   荷尔德林   生活方式   装置   海德格尔   雕塑  
描述: 前言 海德格尔曾经引用过荷尔德林的诗句:人,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从此,诗意地居住成为了现代人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及精神诉求。“巢”是居住的场所,是生命的起点与归宿,也可以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原点与归宿。此次“巢·跨国文化雕塑装置影像展”是武汉巴黎双联展“Home-Nid-巢”的武汉站。
依于本源而居 海德格尔艺术现象学文选
作者: 德 马丁·海德格尔著   来源: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艺术哲学   1976)   研究   海德格尔   M.(1889  
描述: 本书收录了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年)讨论艺术问题的四篇重要文章,按照写作(或演讲)的时间顺序排列起来,依次是“艺术作品的本源”(1935/1936年
试论海德格尔“道说(Sage)”语言思想中的生存智慧
作者: 任华东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思想   技术世界   生存智慧   海德格尔   “Sage”  
描述: 海德格尔后期的语言思想以Sage为核心。其基本观点认为,作为Sage的语言是人生存在世的基本方式与境域。在此境域中,语言成其自身,万物自行闪现,而非仅仅是人类使用的工具。其深意不在于提出一种新的语言
隐蔽与虚空
作者: 司徒立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司空图   自然本体   写实绘画   塞尚   真理   事物对象   二十四诗品   本体论   海德格尔   隐蔽  
描述: 油画系老师各人自选五幅画,写两千字,结集出书。我选了四幅,两幅画花,两幅风景。画这几幅画时,正好在研读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一边画画,一边读诗,由诗思入画,由画品味诗,诗思交融,"自有一段活泼泼地栩栩于心胸间"的体味。大概自己画写实画的缘故,读《诗品》第十八品"实境"时,尤感亲切。诗的头两句是"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可理解为回到实事实景本身,直观直寻,即目即
重返大地——关于过程艺术、大地艺术、贫困艺术和物派艺术的哲学与诗性陈述
作者: 唐尧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地艺术   诗性   贫困   艺术家   艺术品   抽象表现主义   雕塑家   极少主义   哲学   海德格尔  
描述: 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形而上冲动达到抽象表现主义和极少主义的巅峰绝唱之后,1960--1990年的国际艺术主流发生了形而下的转折.以美国的波普艺术、欧洲的新现实主义、国际激浪运动、观念艺术和行为艺术为主要标志,艺术家重新把注意力转向了现实状态与人文处境的社会学关注.……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