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彩】搜索到相关结果 1041 条
-
浅谈粉彩陶瓷装饰的继承借鉴与创作
-
作者:
黄孝松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艺术欣赏
粉彩陶瓷
艺术创作
-
描述:
任何一种事物都是有其发展和停滞时期。一门艺术的历史越长,传统越深厚,必然会形成一套严格的规范程式,后学者也就愈容易被束缚。要想跳才这个圈子就越难。粉彩装饰也是一门艺术,所以也必然会出现这种情况。
-
花开富贵瓷瓶
-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瓶
江西省
《花开富贵》
粉彩
工艺美术大师
-
描述:
“香呈南国瑞,花发上林红。何物供吟兴,春光已日浓”。由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李少景先生偕其弟了高级工艺美术师邱松雯女十联袂创作绘制的《花开富贵》粉彩瓷瓶,在庚寅即去,辛卯将至之际应运而生,寓示“牡丹芳卉福微门,满庭春风醉华亭”的吉帧之象。
-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魏晓阳先生创作 天姿国色
-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貂禅
工笔
江西省
仕女
王昭君
大师
创作
工艺美术
粉彩
西施
-
描述: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魏晓阳先生精擅粉彩人物画,尤善工仕女图,其笔下的名媛美姬"尽得闺阁之态"之誉。近作《天姿国色》镶器,四帧为一套,为史上脍炙人口的四大美女写真。以时间为序
-
古树春无华——记重工粉彩瓷画艺人杜浩生
-
作者:
肖风
建新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人
古树
瓷画
粉彩
-
描述:
博大精深者无须招摇,埋头实务者绝不张扬。唐代诗人孟郊用诗的语言和质朴的意象,揭示了这一现象的本质——"古树春无华"。杜浩生(一九三一年——二00八年)就是这
-
虞人莫漫张罗网 未肯平原浅草飞——瓷器鹰纹略谈
-
作者:
汪冲云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陶
同德县
文化
形象
平原
青海省
青花
公元前
逍遥游
瓷器
-
描述:
鹰是一种猛禽,其形体挺拔矫健,威猛强悍,气势轩昂。鹰与"英"谐音,常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历来受世人的喜爱。戾天骄子鹰,在庄子《逍遥游》中是神化了的大鹏原型:"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抟扶摇而上者九
-
由山西寺庙佛教彩塑看唐宋雕塑艺术的差异
-
作者:
高鹏
来源:
文物世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南禅
法兴寺
唐代
世俗化
释迦佛
雕塑艺术
佛教彩塑
佛教造像
菩萨
-
描述:
在中国雕塑史上,宗教雕塑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而中国的宗教雕塑是以佛教造像为主流,尤其到了后期,佛教造像的发展直接决定了中国雕塑发展的兴衰演变。
-
关中西部汉唐陶俑考古学观察
-
作者:
陈亮
来源:
文物世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明器
人物俑
彩绘陶俑
党家村
汉唐
镇墓兽
重要组成部分
关中西部
出土
-
描述:
古俑是中国古代明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俑的使用是为了使死者能在冥世继续如生前一样生活,所以它真实负载了当时社会的各种信息,也为我们勾勒出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以及不同时期人们审美习俗变迁的轨迹。汉、唐是中国古代社
-
粉彩碗.青花盘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球瓶
蒜头瓶
雍正时期
珐琅彩
釉上彩
彩色插页
三彩
如意耳
釉下彩
图案化
-
描述:
粉彩碗.青花盘
-
精神合,自有入妙处
-
作者:
杨悦浦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楚墓
工笔重彩
扶桑树
色丝
矿物颜料
神话人物
墓室壁画
人物肖像
舞蹈纹彩陶盆
-
描述:
,甚至感悟到颜色的“温度”、形态的“音容”、线条的“味道”,图象的“情绪”等等非实相因素,感悟到的世界才丰富多彩。 晓松在创造中能够把握着各个环节: 首先是结构之和谐:艺术作品“完美”的基础在于结构,结构不同
-
北京地区的永宣时期官窑遗瓷(下)
-
作者:
王志军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斗彩鸡缸杯
书画精品
朱见深
香港苏富比
拍卖纪录
柔绿
中国皇帝
明成
中国瓷器
千金难买
-
描述:
器型既决定了瓷器自身的用途,又代表了当时使用者和制作者的审美取向和制作水平。永宣时期官窑的工艺流程、烧造水平,决定了当时已能寻找到最佳的胎釉配方,这对瓷器在拉坯、干燥、修坯、烧窑时完美地按设计者要求成型,提供了技术和材质的保障。永宣时期瓷器的造型在满足多种实用的基础上,体现着大气、优美和精致,与瓷器的纹饰相互结合,演绎着永宣瓷器的完美与神奇。 像其他艺术品一样,官窑瓷器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帝王统治下的执政阶层的思想意识。 帝王宗教信仰被完整清楚地呈现在瓷器上。永宣两朝崇尚藏传佛教,官窑烧制了宗教内容的青花藏文僧帽壶、青花藏文高足碗和宫式碗,还烧制有圈足内楷书“宣德年制”、碗内楷书“坛”字青花碗和“大德吉祥场”铭出戟罐。这些瓷器的残片,在皇城遗瓷中都有零星发现。而其完整器,无论是公私庋藏或是市场流通中都很难见到,市价已成“天价”。如2009年4月8日香港苏富比拍卖一青花藏文“永平安”颂高足杯,成交价2029.28万元。 执壶为永宣时期的酒器,曾见明代商喜绘《宣宗行猎图》有执壶之图,说明了此类瓷器在皇宫中的具体使用情况,而画中执壶下承八棱盘,被我们误定为八棱洗,洗内外用青花绘有行龙纹和鱼藻纹,少量完整器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