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彩】搜索到相关结果 1484 条
-
明代彩瓷瓷苑奇葩
-
作者:
王江
来源:
中国拍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彩瓷
万历年间
明代
艺术精品
古代陶瓷
日常生活
瓷器
-
描述:
瓷器作为中国伟大发明的之一。其用途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器具.更是为历代君臣帝王.平民百姓所热衷于收藏观赏的艺术精品。明代成化年间的斗彩瓷和嘉靖、万历年间的五彩瓷.便是我国古代陶瓷百花苑中
-
王恩怀《新彩“满堂春色”瓷板》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灵魂
色彩效果
新彩
构图
艺术创作
艺术形式
粉彩花鸟
简洁
-
描述:
观此作,构图简洁明快,设色清丽秀雅,突出了自然的活力与生气。淡墨所绘树干与粉嫩的桃花、翠绿的枝叶相映成趣,引颈欢歌的小鸟将春天的气息铺满整个画面,王恩怀的粉彩有刘雨岑粉彩花鸟的养分,并突破清末遗风的构图章法,以简洁、以少胜多的艺术形式,明快、清雅的色彩效果,将前辈的艺术灵魂糅合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
析康熙釉上彩花卉草虫纹盘
-
作者:
毛晓沪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蚕豆
草虫
釉上彩
主题纹饰
花卉
拍卖公司
康熙
瓷胎
上海博物馆
珐琅
-
描述:
6月4日北京某拍卖公司春拍的预展现场,展出一件清康熙釉上彩绘折沿盘。此盘为敞口,浅腹,圈足,通体施白釉,胎质细腻,釉水肥润,盘底中心用青花绘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根据盘沿上书写的"万寿无
-
也谈洋彩 浅析一件乾隆佛八宝缠枝花卉纹荸荠瓶
-
作者:
丁山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瓷
中国古代
珐琅作
荸荠
花卉
瓷胎
乾隆朝
工艺
粉彩
瓷器
-
描述:
清三代的彩瓷工艺堪称中国古代瓷器的巅峰,从康熙到乾隆朝的五彩、斗彩、珐琅彩、"洋彩",都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五彩和斗彩是继承和发展明代成就的结果,珐琅彩和"洋彩"则属于创新的釉上彩技艺,情况也
-
当代工笔画语言的探索与研究
-
作者:
胡继艳
来源:
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笔墨语言
肌理语言
色彩语言
当代工笔画
现代构成形式
-
描述:
文章主要从当代工笔绘画语言探索的理论与实践入手,通过理论分析与作品解析,阐述当代工笔绘画语言如何在继承中创新,保持工笔画特有的韵味,运用现代绘画语言,促进工笔绘画语言的多元化与个性化,对于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并适应当代人们视觉审美需求的现代艺术作品有着理论和现实意义。
-
龙虎山道教美术研究
-
作者:
邓太平
来源: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造境
方从义
传统
道教
色彩
龙虎山
笔墨
绘画性
美术
雕塑
-
描述:
本文首先以道士画家方从义为主,从登山穷源,方能造境;以书入画,笔精墨妙;以道修画,画中见道三个方面来论述。接着研究了龙虎山道教壁画,从古代传统绘画的造型与传统色彩在壁画中的运用,到龙虎山道教雕塑,主要抓住绘画性与雕塑的结合进行研究。
-
“海上丝绸之路”的外销瓷——磁灶童子山窑的产品及其工艺
-
作者:
郭育生
来源:
海交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烧制及釉下彩工艺
磁灶童子山窑
外销瓷
-
描述:
窑的烧制时间及各地方出土的器物等各方面情况来判断,可知该窑延烧时间长,从唐五代始烧,而盛行于宋元时期。童子山窑主要生产的就是釉下彩绘器,它的釉下彩绘图案丰富多样,笔法线条流畅,内容富有生活气息,技法已非常成熟,为后世青花瓷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
色彩是我的最爱
-
作者:
华静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
感觉
思维方式
个性化
丰富情感
色彩运用
色彩表现
作品
色彩规律
油画
-
描述:
从我画第一幅油画开始,我就知道了自己对色彩的敏锐感觉。五颜六色的油彩不仅带给我视觉上的冲击,更是最直接最快速的让我对色彩运用做出准确的判断——我的色彩表现开阔、多元,没有一系列理性方面的狭隘
-
碎碎念
-
作者:
海默
来源:
海燕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子导航
抛物线
生活
语言
内蒙古
大青沟
彩石
牵牛花
误入歧途
快乐
-
描述:
一 原来,误入歧途也是一种快乐。 一踏进内蒙古境内,电子导航将50公里的路程,导成了120公里偌大的一个抛物线,我们像上帝抛给尘世的一枚五彩石,划出一道潇洒的弧线,准确地落在了甘旗卡。 沿途,车子
-
宋元诗词枕
-
作者:
黄宏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枕
宋代
磁州窑
书法
自然美
诗词
元代
釉下彩
宋元时期
文化遗产
-
描述:
诗词留枕,应始于唐代,在长沙铜官窑的执壶和瓷枕上,留下文字装饰的瓷器据说见之著录的有70多件,其中有诗词的瓷枕仅一件。在狮子背负的枕面上留有"日红衫子全罗裙,尽日看花不厌春,更向妆台重注口,无那萧郎悭煞人"。写的是少女对情郎的相思,这里用了萧史与秦穆公的女儿双双乘凤御龙升天的典故。此枕已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收入《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