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式】搜索到相关结果 642 条
-
中国工笔人物画程式论
-
作者:
董强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
程式
自然
-
描述:
工笔人物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各种流派和风格样式。这些样式、技法值得我们去认真的研究、学习、借鉴。但是这些样式,技法所形成的程式对人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如果仅从固有的程式入手而泯灭自己的艺术感受与创作激情,丧失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硬套前人的程式法则,这样的作品只能流于平庸、乏味。
-
对油画写生中几种观察方式的体验
-
作者:
杨琳
来源:
艺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经验
观察方式
写生观念
“看”
自然主义
字面意义
“生”
油画
-
描述:
以往对写生观念的理解,重在写字上,可是何谓生呢?笔者认为,写生的生,不仅有生活、生命、生物之意,更有陌生的意思,即如何通过技艺转写事物之陌生情境,而绝不是以熟练却苍白的技术复写所见的事物。对写生的训练
-
浅谈油画中笔触使用的重要性
-
作者:
隋晓栋
来源:
艺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理
修饰词
暗示性
判断标准
油画作品
绘画形式
笔触
写实
-
描述:
油画以写实为主要特征,许多人对一幅油画作品好坏的判断标准还是基于像或不像,写实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油画的固有修饰词。的确,油画有别于其他绘画形式的地方正在于它能表现物品的质感、纹理、光泽的
-
京剧油画入藏博物馆
-
作者:
未青
来源:
中国京剧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入藏
油画家
山东省
京剧艺术
省博物馆
油画作品
艺术形式
美术
-
描述: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京剧的延伸艺术形式——京剧美术也伴随着京剧的发展异彩纷呈。近些年来,京剧美术队伍不断壮大,他们从另一个角度诠释着京剧的美,促进着京剧的繁荣与推广。山东省枣庄学院教师、青年油画家李伟
-
浅析城市的雕塑
-
作者:
侯伟伟
来源:
山西建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美
整体性
雕塑
功能性
-
描述:
对南京建邺区南湖公园玻璃灯柱雕塑进行了分析,指出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记录历史、反映现在、昭示未来,从雕塑的形式美、基本功能以及雕塑与环境景观的整体协调性研究了城市雕塑的魅力,以提高人们对雕塑的认识。
-
德国老年人居住建筑探讨
-
作者:
徐慧敏
曾燕玲
来源:
山西建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障碍设施
老年公寓
居住方式
老年人居住建筑
-
描述:
通过对拜恩格里斯老年医疗活动中心等四个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资料完善细节,从建筑选址、规模、居住户型、辅助设施、配套功能等方面作了分析讨论,以提高我国老年人居住建筑的建设质量。
-
行业资讯
-
作者:
暂无
来源:
商品混凝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混凝土套箱
高速公路
建筑师
国际建筑展
立式破碎机
现代建筑设计
装饰混凝土
透水混凝土
水泥行业
混凝土搅拌站
-
描述:
装饰混凝土给建筑添新衣在10月14日开幕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建筑展上,装饰混凝土大放异彩,备受关注。装饰混凝土(Decorative Concrete)用废石粉等材料制成,除了具备普通混凝土的优点之外,还具有装饰、防水、保温、隔热、吸音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市政、交通、园林、水利的土建工程以及雕塑工艺制品等。
-
布袋戏的回忆
-
作者:
王东城
来源:
就业与保障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南亚地区
出镜率
二弦
戏曲样式
闽南文化
于家乡
木偶造型
黄发
唱念
布袋木偶
-
描述:
在闽南,或者是一些流行闽南文化的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精美玲珑的木偶戏向来不缺少喜爱它的观众。尤其是在祖辈、父辈那些个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里,木偶戏成了一种最为普及的戏曲样式,可谓是街知巷闻。一场小小的演出,便可造成万人空巷。大人们喜欢,黄发垂髫者尤其耽悦其中。
-
中国当代油画语言对写意精神的借鉴
-
作者:
江秋红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表现样式
中国传统绘画
写意精神
宋代理学
政治服务
中国当代
借鉴
-
描述: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性自宋代起开始有了初具规模的面貌,在山水、花鸟、人物画中都有较为突出的表现样式和画家。宋代的绘画在较为理性的儒家文化的政治强压下所展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大多是较写实的工笔画,作品整体来看都是理法森严,
-
形色各异的冰上活动
-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园林艺术
文化艺术
形色
艺术形式
雕塑艺术
60年代
民间传统
-
描述:
看冰灯 哈尔滨的冰灯始于60年代初期,是在民间传统简陋艺术形式上发展起来的。它以园林艺术为依托,以建筑和雕塑艺术为表现手法,用电灯光为光源,制作成各种冰的景物。上世纪下半叶,冰灯逐步发展成哈尔滨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