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新画意风格的样册设计
作者: 刘满福   来源: 人像摄影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置   设计   自然衔接   图层蒙版   画面   混合模式   画意   风格   不透明度   彩色照片  
描述: 此组画意照片的拍摄融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油画的创作手法。画面在古典主义风格中,流露着浪漫的情调,风格深邃、静谧、色调凝重、细腻……本着忠实于摄影所表达的思想,从版面设计上不做较大改变只给予一定的点题和再拓展的思路,就可使其意境鲜明,风格典型。
数码品质控制之实施篇
作者: 艾威   来源: 人像摄影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门市部   固定模式   化妆品   管理层   分析原因   品质控制   主要依据   数码   照片   摄影师  
描述: 本文主要针对影楼数码品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影楼现状——发现问题]笔者在2006年走访辅导了二十余家国内大型影楼,结果发现大部分影楼的现状基本相同。1、摄影部:曝光外景拍摄和内景所谓的油画调
《刘海粟论艺术》序言
作者: 叶圣陶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   基本功   模特儿   艺术形式   西洋画  
描述: 西洋画的基本功注重写生,描绘人体模特儿,来源极古。我国人对人体模特儿写生, 大概是李叔同先生最早。他在日本的时候画过一幅极大的裸女油画,后来他出家了,赠与夏丐尊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 夏先生的家属问我这幅油画该保存在哪儿,
雕塑的中国方式
作者: 季峰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方式   雕塑  
描述: 秦汉以降,雕塑在中国艺术发展的脉络中几经沦落,近现代以来的雕塑领域更是已经几乎找不出中国雕塑传统的影子。艺术的中国方式问题也是困扰现当代学者的主要问题之一。艺术家的身体力行,为艺术的中国方式问题作出了形式上的回应。本文试从当代几位有代表性的雕塑家的创作入手,对雕塑的中国方式问题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
信息荟萃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口退税率   出口退税政策   陶瓷砖   有限公司   佛山市   环保产业   天然气   填缝剂   梭式窑   陶瓷产品  
描述: 信息荟萃
超大型梭式窑在佛山建成投产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咸阳)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种陶瓷   负荷能力   超大型   佛山地区   卫生洁具   梭式窑   微晶玻璃   投产  
描述: 2006年8月,一座容积为200m^3的超大型梭窑在广东佛山建成投产,运行状况良好。这种梭窑可烧卫生洁具、微晶玻璃、瓷球和特种陶瓷等体积大、重量大的陶瓷,负荷能力特别大,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从《九天飞流》谈作品形式美的和谐构思
作者: 杜立华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田石雕   形式美   构思   艺术作品   艺术创新   自然美   美术史   造型艺术   视觉美   意境美  
描述: 青田石雕是造型艺术,凡是造型艺术一定要讲究美,美是造型艺术的核心。造型艺术的美有多方面,它包括视觉美、自然美、形式美和意境美。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必须具备这四美缺一不可。而形式美与意境美相统一是每个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专业   职业技术学院   产品造型   社会需求   生活方式   中国美术学院   办学历史   艺术设计   工业设计   学生动手能力  
描述: 工业设计是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诞生的全新学科,旨在创造人类合理的生活方式,由于此学科所涉及领域的广泛性,要求没计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全面的设计能力来满足社会不断更新的需求。工业设计系现设产品造型设计、礼品首饰设计及家具设计三个专业,并配备有金工、礼品首饰工艺、木工、电脑雕刻、雕塑等五
印度笈多造型因素对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影响
作者: 马刚   来源: 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美术   样式   传入中国   鹿野苑   中国画   风格   印度   造型因素   佛教造像   中国工笔人物画  
描述: 笈多王朝,约公元320—550年统治北方。对笈多时代的很多知识需依靠外国观察家的资料,其中主要是中国佛僧法显(公元5世纪)的日记。法显认为笈多王朝是印度太平的时期。佛教美术发源于印度,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约公元前269年——约前232年)治世时佛教美术最早出现在中印度.尔后又波及到东印度。纪元前后,在中印度秣菟罗与北印度犍陀罗,形成两个佛教美术
浅谈青岛东海路城市雕塑
作者: 吕震波   来源: 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环境   海路   文化内涵   物质生活   标志性建筑   有效方式   青岛   生活环境质量   精神气质   城市雕塑  
描述: 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是艺术地记录国家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的最有效方式.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对城市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城市雕塑作为城市环境中点睛之笔,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1 2 3 ... 7 8 9 ... 46 47 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