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多功能MP3小将——百世Mh-6668 MP3播放器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众软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速复读功能   TXT格式   百世公司   Mh   6668   MP3播放器  
描述: 多功能,小体积一直是电子产品努力发展的方向之一,厂商们也一直没有停止开发的脚步。本次百世送测了一款小巧不玲珑的Mh-6668,它
小鬼当家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众摄影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夜景闪光模式   CCD   感光度   数码相机  
描述: 体积越小越好,重量越轻越好,外观越时尚越好,操作越简单越好,当然,价格也是越便宜越好。这是大众消费者对袖珍数码相机的期望和要求。其实从市场上看,数码相机小型化的进程已经大大超出老百姓的期望值了。一些时尚、超薄的袖珍机型不仅仅在外观上给消费者带来了惊喜,而且像素也有不断地攀升,同时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可以说,小巧玲珑的数码相机正在走向千家万户,并逐渐成为老百姓手中时尚的日用品。
我的中国式油画
作者: 施峥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式油画   绘画风格   笔墨语言   艺术精神   构图形式   表现形式  
描述: 一个学西画、画西画的人,喜欢逛苏州园林、买中国画全集、交书画友人,在行家看来,实在有些不可思议。也许是因为当代艺术的门道越来越叫人看不懂,也许是因为旧式“书香”的门风多少留下些烙印,久而久之,便把它视作自己“优良”的嗜好。开始只不过是陶冶性情,后来却不知不觉得益匪浅。
漫步艺术长廊
作者: 潘风全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表现形式   创作题材   艺术风格   民族文化   意境   中国画   艺术观念  
描述: 一不同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沟通交流,可以获得更广阔的表现空间,近百年中国画吸收了西画某些长处,拓展和丰富了中国画艺术表现力。殊不知,西方画坛也关注着中国画的写意形式和精神性,并且尝试着使这种手法效果
“骑马人的日记”——关于曾毅的油画
作者: 漆澜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手法   艺术风格   现代主义   创作理念   曾毅   艺术形式   油画  
描述: 曾毅的油画作品呈现出强烈的梦幻物质。他对笔者说,他画画就像写日记,并没有太多的设计意识,他最向往的就是能记录下某种瞬间的触动。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至于发表,宣传,那是他压根儿顾不上来的事儿了。在曾毅的身上,保留着对绘画文学化的理解。在传媒时代,在技术抒情时代,他坚守着最为纯正的绘画伦理,坚守着一个近似于现代主义者的创作
私隐的景色——解读黄河的油画(节选)
作者: 徐累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隐   创作理念   艺术语言   艺术形式   黄河   油画   女性画家  
描述: 虽然旅程的意义要在完结之后才会清楚地显示,但开始的时候,已经意味深长了。就像在《爱丽丝漫游仙境》中那样,她坠入了草原篱笆下的兔子洞。洞穴深邃得出奇,深得不但让女孩有足够时间左思右想,还有余暇去注视四周墙壁上的东西。宫崎骏的动画片《千与千寻》开始不久。亦有类似场景。女孩随父母先穿过林窟,又通过古庙下的隧道,焦虑,惶遽,一步步
北京华辰2004秋拍力推油画和雕塑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形式主义   雕塑作品   写实主义   风格   拍卖会   美术   林风眠   中国油画   专题  
描述: 北京华辰2004秋拍力推油画和雕塑作品,此次拍卖会分为四个专题,即:写实主义在中国,中国油画早期形式主义风梧,中国当代美术之四川现象,当代名家素描。在“中国油画早期形式主义风格”专题中,林风眠的《渔妇》最为引人注目,作品虽为当时讴歌生产的政治题材,但仍流露出强烈的形式意味和表现特质。
打开智慧的第三只眼:关于“居住在成都:2004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
作者: 覃京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活动   智慧   历史   艺术家   目的   方式   关心   艺术史   人格   油画  
描述: ,因此人的问题从来就是艺术家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而艺术家也正是以这种方式谱写着艺术史,他们用怎样的眼睛打量世界。直接影响到他们书写艺术史的方式
什么“手机”?什么方式?——从电影《手机》与李秀勤雕塑“手机”的比较说起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秀勤   导演   冯小刚   《手机》   创作理念   艺术形式   雕塑艺术   “手机”系列  
描述: 当冯小刚踌躇满志地宣布,他导演的《手机》已稳获2003年电影票房冠军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想到,早在两年多以前,李秀勤就开始了系列雕塑“手机”的创作;影像的“手机”和雕塑“手机”的创作;影像的“手机”和雕塑“手机”,它们的相遇本身就是对于消费社会的艺术方式所面临不同境遇的揭示。
融入社区的公共艺术——记第五届深圳国际当代雕塑展
作者: 曾峥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   艺术风格   社区文化   艺术形式   都市环境艺术   公共艺术  
描述: 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自1998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四届,它是何香凝美术馆在华侨城主办的大型室外国际当代艺术展。举办的初衷旨在通过邀请中国及国际知名艺术家参展,推介国内外当代雕塑艺术的最新学术成就,展示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以提升华侨城城区文化,生态环境的整体素质。从何香凝美术馆举办第一届雕塑展开始,走出美术馆,拓展美术馆以
< 1 2 3 4 5 ... 35 36 3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