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关于隧道窑烧氧化焰转烧还原焰问题的答疑
作者: 程昭华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煤气   氧化焰   隧道窑   银灰色   烧成   梭式窑   金属光泽   煅烧   还原焰   红色  
描述: 问:我厂一条水煤气烧成隧道窑,一直以来是以氧化焰煅烧。现在我厂有一种红坯砖,氧化焰下烧成呈艳红色,通过梭窑还原焰烧成则呈黑红色。且表面泛银灰色金属光泽。这种砖面效果得到很多客户的青睐.所以我厂计划采用隧道窑烧还原焰。请问程工:氧化焰转还原焰.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第一段]
浅谈梭式窑烧成曲线的控制方式
作者: 史双宏   史志平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控制方式   烧成曲线   梭式窑   调节  
描述: 本文简要介绍了梭窑烧成曲线的控制方式及调节方法.
梭式窑烧成制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作者: 秦威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度   烧成制度   气氛   梭式窑  
描述: 本文主要以梭窑炉为例,分析色料生产过程中的烧成制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措施.
日研制出可调节窑顶高度的隧道窑
作者: 刘志国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调节   隧道窑   烧成带   窑顶   连续式   研制   坯体   气流状态   陶瓷窑炉   冷却速度   冷却带   分布范围   烧成温度   预热带   子公司   高度  
描述: 近来.日本碍子公司研制出一种可调节窑顶高度的隧道窑。众所周知.隧道窑属于一种连续烧成的陶瓷窑炉,但是由于其窑顶固定.无法满足烧成高度较高的产品。另外,在烧成时。难于及时改变窑内气流状态,以及预热
对建立中国油画评价体系的再思考
作者: 黄文中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价体系   九十年代   八十年代   前卫性   新媒体   油画展览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艺术形式   油画创作  
描述: 油画,原产于西方,从引进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初具形态,形成气候。从近年的专项油画展览来看(如2003年的第三届中国油画展),至少说明在中国从事油画创作的队伍数量是如此之多,而且他们的手艺确实不低,如果暂不思考是否依赖照相机等新媒体因素的话。然而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如果说中国油画的强劲势头或日前卫性在八十年代还是如日中天,那么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油画的强势地位及其前
绘画艺术的审美
作者: 王永钊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观世界   形式语言   艺术造型   具体形象   艺术家   意味   绘画艺术   审美趣味   观赏者   审美理想   情感传递  
描述: 绘画通过可见、可触的具体形象和线色构成的某种有意味的“形式语言”,以静止、凝炼的瞬间平面和艺术造型来表现客观世界的美与丑,揭示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把蕴藏在作者心灵的思想情感传递给观赏者。绘画
成都双年展
作者: 吴梦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投资艺术   构成方式   特别展   现代艺术馆   当代艺术展   架上绘画   邓鸿   画如其人   范迪安  
描述: 成都双年展由90余位艺术家构成的"主题展"和50位青年艺术家构成的"新人特别展"两大块组成,艺术家来自中国各个省市,也邀请了少数海外的艺术家。作品有装置、雕塑、架上作品、油画,版画、摄影,还有中国画,这样的构成方式在一般的当代艺术展中很少看到,更像是传统的展览。文图吴梦
邵帆:“把玩”中国古典元素
作者: 潘真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能性   明式家具   性功能   椅子   中国古典艺术   设计师   古典家具   艺术品   设计元素   实用功能  
描述: "我是拿椅子当艺术品来做的,虽然用了一部分设计的方法,但与真正的设计不一样。我的椅子保留了一点实用性功能,以区别于雕塑。不过,这实用功能只是一种可能性,在我的观念里,并不真正为实用。"文潘真图片提供对比窗艺廊
程派京剧艺术的美学原则
作者: 孙焕英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程砚秋   蔡文姬   故事情节   京剧艺术   叙事方式   艺术创作   人物塑造   反面人物   美学原则  
描述: 的对比;在故事情节、叙事方式上,有详细和简略的对比。在绘画中特别在国画中,在构图上,有虚与实的对比;在具象显示上,有工笔和写意的对比——齐白石笔下的虾,就是典型这种对比。在摄影上,有明暗对比、色调对比。在建筑上,有参差错落、勾心斗角对比;苏州园林还讲究水与陆的对比、流动与静止的对比,等等。
学会欣赏音乐剧
作者: 齐德才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方式   欣赏音乐   大众文化   戏剧   观众   舞台艺术   美学   创作者   审美效应   音乐剧  
描述: 的绝大多数艺术品 种——从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到幽 默艺术、滑稽表演和声光艺术,甚至也包括了电影、杂技、魔术 等等。音乐剧将这些不同美学范畴、不同审美方式、不同艺术
< 1 2 3 4 ... 41 42 4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