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式】搜索到相关结果 364 条
-
公共景观艺术与雕塑
-
作者:
温洋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环境
人文环境
公共雕塑
整体景观
人工环境
景观雕塑
洛克菲勒
空间关系
艺术形式
公共艺术
-
描述:
公共景观艺术在城市建设的发展中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我们的视野中,雕塑是公共景观中无法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是艺术在公共景观中最直观的表达形式。公共景观作为视觉美的感知对象,是基于物我分离的基础之上的,即人
-
“第九届中国雕塑论坛”纪要
-
作者:
陈炼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的形式
工艺美术学
社区
形式规律
雷峰塔
美术史
雕塑家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公共艺术
-
描述:
岁末年初,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杂志社主办的,浙江天成造型艺术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九届中国雕塑论坛”于12月27日至28日在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长、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浙江省
-
一分为三与中国写意雕塑
-
作者:
翟墨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新”与“旧”
思维方式
一分为三
西方哲学
冷战时期
斗争哲学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雕塑
科学思维
-
描述:
“一分为二”,是对事物简单粗疏的理解;它直接导致“非此即彼”的极端对立和“你死我活”的斗争哲学。事事讲定量定性分析的西方科学思维十分认同这一思维方式;冷战时期的世界和文革期间的中国亦热衷于运用这一思维方式——对立,是西方哲学的第一原则。
-
再谈《抄袭、模仿、学习、借鉴》——《从“有意味的形式”评两件〈大拇指〉雕塑》及其它
-
作者:
华灵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派艺术
艺术家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有意味的形式”
表现形式
艺术形象
造型艺术
艺术形式
社会生活
雕塑
-
描述:
一、两件《大拇指》雕塑引起争议 《雕塑世界》(试刊号)2003年10月28日第四版刊发了拙文:《抄袭、模仿、学习、借鉴——获奖雕塑<人拇指>引起的思考》。介绍了建立在巴黎新区的西塞尔·巴尔达
-
从“有意味的形式”评两件《大拇指》雕塑
-
作者:
士俊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终极实在
雕塑语言
表现手法
审美情感
艺术作品
艺术家
“有意味的形式”
艺术语言
雕塑艺术
获奖作品
-
描述: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作为内部交流的《雕塑世界》报,在其试刊号上曾发表了华灵先生题为《抄袭、模仿;学习,借鉴-获奖雕塑:引起的思考》一文(全文请浏览中国雕塑平台网)。该文刊出后,本刊曾收到另一位读者寄来的对该文持不同意见的文稿,为引发有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现特将全文登出。
-
漫谈肖像雕塑艺术
-
作者:
曹春生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雕塑
结构造型
规律性
造型能力
黑白灰
中国历史
宗教艺术
艺术形式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
描述:
漫谈肖像雕塑艺术
-
世界文化背景下的中国雕塑走向
-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界
校园文化
城市文化
后殖民主义
苏联模式
社会的影响
初级阶段
“五四运动”
文化背景
雕塑艺术
-
描述:
学术主持人语:本栏目在前两期围绕“雕塑与校园文化”、“雕塑与城市文化”的主题发表了专家们的观点。与其说它是来自多方面对雕塑的认识、期望,毋宁说它反映了雕塑在思想界、学术界、艺术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同时也佐证了“雕塑的文化”和“文化的雕塑”之意义。
-
公众·环境·时代——谈雕塑自身以外的几个问题
-
作者:
贾方舟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公共空间
博物馆
公众参与
几个问题
环境雕塑
文字雕刻
室外雕塑
人环境
私人空间
存在方式
-
描述:
的各种关系之中。 从雕塑的功能和存在方式看,不外以下种:1、为陪伴亡灵的墓室雕塑(被发掘后大多成为博物馆里的陈列品)和陵园雕塑;2、为信仰而造的神、佛——寺庙和教堂雕塑;3、作为建筑附属物或美化都市公共空间的室外雕塑(也称环境雕塑);4、作为纯艺术而创作的架上雕塑(大多陈列在博物馆和私人空间)。
-
雕塑艺术形式语言之我见
-
作者:
钱绍武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亨利·摩尔
宇宙生命
基本形式
形式语言
“生命力”
形式感
形式规律
艺术家
生命体
雕塑艺术
-
描述:
本次论坛对于形式感问题,大家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新看法,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形式,都有着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生命力。众所周知,亨利·摩尔的作品是非常抽象的,但是他仍强调他的作品是表现“人性”与“生命力”的。那么作为人类的艺术,表现宇宙生命的力量,必然会增加生命的毅力与张力,不管是有无意识的,它在人
-
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的门面
-
作者:
施鸣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表述方式
意象美
const
城市的公共空间
设计创作
城市文化建设
雕塑家
城市雕塑
城市建设
公共艺术
-
描述:
众所周知,当代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主体的语言表述方式,同时又极具大众化特征。公共艺术涉及生活环境的每一个角落,其所谓的“形式”已完全超越了传统“艺术形式”的分类方式,构成了多重性、包容性、复合
<
1
2
3
...
19
20
21
...
35
36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