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式】搜索到相关结果 203 条
-
论人聚环境与雕塑观念的变化
-
作者:
成阳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时代
城市与建筑
建筑学专业
雕塑观
工业文明时代
以人为本
艺术形式
人聚环境
人类聚居环境学
-
描述:
人类聚居环境学(EKISTICS)的理论,是由希腊学者、城市规化学家萨迪亚斯(CC.A.Doxiadis)等人于二次大战以后首先创立的。它是一个以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基点,研究自然环境、人、社会结构、城市与建筑发展的学科体系。在人类进入现代高科技信息生态文明时代后,去寻求自然生态的保护、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营造了可持续发展的、适合人的、理想和美好的人工环境则变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
平等对话——谈环境·人·雕塑之间关系的终极趋向
-
作者:
乔迁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等对话
雕塑作品
环境雕塑
形式与内容
创造环境
审美趣味
环境艺术
雕塑艺术
艺术语言形式
艺术个性
-
描述:
环境艺术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结合。雕塑的艺术个性相对独立,在环境艺术这一大的整体现象中处于中心地位,它与周围环境及人的关系更为密切。 一般来说,人们把雕塑作为一个单独的艺术语言形式来探究,很少涉及作为综合艺术一部分的雕塑艺术是怎样与其它因素结合的。其实,在雕塑艺术的发展中,大多数
-
古代陶瓷雕塑艺术Ancient Art of Ceramic Sculpture刘春 Liu Chun赏析篇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作品
中国雕刻艺术节
艺术创作
雕塑家
艺术形式
雕塑艺术
-
描述:
古代陶瓷雕塑艺术Ancient Art of Ceramic Sculpture刘春 Liu Chun赏析篇
-
呼吸的泥土——林扬和他的雕塑
-
作者:
林钰源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困难时期
雕塑语言
历史命运
行为方式
给人深刻印象
现代陶艺
泥土
编辑工作
“怪人”
潮汕平原
-
描述:
“性格即命运”,执著的追求,常常失去随波逐流可拾得的各种好处;独特的见解和行为方式又容易在他人世俗的目光中成为一个“怪人”。 也许命定他就是个搞雕塑的,吃苦耐劳似乎与生俱来,与泥巴打交道仿佛是上天的刻意
-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
-
作者:
许正龙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容与形式
雕塑作品
环境雕塑
艺术家
审美需求
创作个性
个性化
个性特征
雕塑家
雕塑艺术
-
描述:
雕塑作为人类最早的文化现象之一,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国,便涌现了陶、铜、漆、瓷、铁、木、石等无数种材质的墓陵雕塑、寺观雕塑以及民族民间实用类雕塑,它们时时强调雕塑家统观物象的意念造型;处处体现线型色彩在雕塑中的作用,以此形成了区别于西
-
建筑与雕塑:一种背景与主体的互动
-
作者:
秦颖源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盛顿
建筑设计
审美原则
现代派
主体服务
雕塑家
艺术形式
城市建筑
美术馆
审美倾向
-
描述:
依照传统,建筑设计和雕塑创作分属美术范畴下的两个独立的专门,尽管彼此在许多审美原则(如体量,色彩,质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处,历史上也诞生过多位全能的艺术家(如米开朗基罗和柯布西耶),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创造过程和审美倾向终究是不能等同的。
-
从雕塑语言的永恒性谈起
-
作者:
张友明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雕塑语言
中国现代艺术
艺术自身
复印报刊资料
行动
艺术形式
美术家
中国美术
永恒性
-
描述:
在艺术领域有音乐、戏剧、舞蹈、绘画和雕塑,而能传留久远的莫过于雕塑。只要它自身的耐久性强,而又不受自然的和人为的破坏,那它就能永久存在下去。 当我看到1971年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的那件史前“玉龙”时,便立即感到是何等的美啊!它扬起长长的鬣毛,高昂而威严,卷曲成半圆形的龙
-
看朦胧
-
作者:
熊秉明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抽象语言
写实主义
艺术形式
调色板
排列组合
-
描述:
看朦胧
-
○叶峰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抽象语言
写实主义
艺术形式
调色板
排列组合
-
描述:
○叶峰作品
-
○柳青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抽象语言
写实主义
艺术形式
调色板
排列组合
-
描述:
○柳青作品
<
1
2
3
...
12
13
14
...
19
20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