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式】搜索到相关结果 203 条
-
户内的荒原
-
作者:
吴亮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照相机
无聊赖
户内
穿衣镜
兴味
视镜
领地
寡趣
姿式
油画
-
描述:
的镜头以及门上的窥视镜,被反复呈现出来。耐人寻味的是,这种呈现是如此的兴味盎然,尽管所描绘的场景是那样单调和索然寡趣:找不到戏剧情节,没有女人和奇花异果,寥寥几样冰凉的器物,百无聊赖的姿式,乖
-
直面全新的生存经验——看李季近作有感
-
作者:
鲁虹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呈现方式
人物造型
宠物
生存经验
二奶
消费社会
李季
近作
畸型
油画
-
描述:
画家李季一直将青年女性作为他的表现对象,但在不同阶段、他的图象呈现方式却是完全不同的,这显然与他的表现观念发生变化有关。在1995年,也就是他的第一阶段,他常把既艳丽又性感的摩登女郎放在中景上,其时,人物造型是夸张、刺激的,用色则是主观、随意的。进入创作的第二阶
-
《步行者》兰州六人展评述
-
作者:
陈孝信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区域性
边缘性
兰州
艺术家
国际规范
海军
步行者
图式
人文传统
油画
-
描述:
在纷繁复杂的九十年代艺术现象中,“边缘性”与“区城性”(不能把这两个概念简单地重叠在一起,虽然它们也时有交叉和关联,但二者所针对的靶子却各有不同;“边缘性” 一般是针对中心而言;“区域性”所针
-
卢昊 王强作品
-
作者:
卢昊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蒸肉
式样
胡同
物体
二醛
随笔
撞入
作品
街道
油画
-
描述:
创作随笔生在北京 经常撞入眼中的胡同、街道、奔流流不息的人群、高大、雄伟且神秘的各种建筑令我赞叹不已,赞叹这种文化孕育出的充满智慧的人。 在各种式样的建筑物上,建筑里焦灼的表演使原本单纯的物体变得复
-
根深叶茂 于斯为盛——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大型画册《中国工笔画》
-
作者:
陈慰民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工笔画
民间绘画
工笔重彩画
艺术语言
作品
湖南美术出版社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流行模式
画册
-
描述:
中国工笔画在唐宋以前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元、明、清文人画跃居中国画坛的主流,水墨逸笔画盛行,使独领风骚的工笔画,失去了以往的光彩。我们所说的这一时期工笔画的衰落,主要指在卷轴画的领域中,但在民间绘画中,诸如年画、刺绣画屏、瓷器装饰上的工笔绘画,却依然有不少生机勃勃、生趣盎然的作品,仍然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
-
真·善·美——《美术鉴赏》导论(续)
-
作者:
迟轲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
形式美
真·善·美
中国古代
艺术家
写意画
中国画
绘画
美术鉴赏
《忏悔录》
-
描述: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艺术文化的特色。 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和观众们,对于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戏曲等等,更看重作品中所表现的“善”和“美”,并不要求艺术达到与生活中的事物完全相似的“真”。 西方中世纪号称“四大教父”之一的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曾认为:只有承认演戏是假的,才能达到真正感人的艺术效果。他说:“一幅画中的马不是假的话,这幅画又怎么称得上是真正的绘画呢?”(《忏悔录》)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和观众很早就懂得一个道理:
-
构建实验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多课型实验课弹性教学模式初探
-
作者:
陈和丽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课型实验
弹性教学模式
-
描述:
此文立足在本人十多年从事物理教学的实践基础上,通过不断探索、总结,提出了“多课型实验课弹性教学模式”。文中根据五种课型的不同特点、对其弹性运用均用实例进行了论述,力求其能成为一个系统的、有利于实验教学的模式推荐给同仁探讨。
-
关于Ky Fan不等式的起源和延拓
-
作者:
吴丹桂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KyFan不等式
凸函数
延拓
加权
-
描述:
当xi∈(0,1)的两种情形,对KyFan不等式进行了延拓和加权,并给出了凸函数方法的简洁证明。
-
Kantorovich不等式的归纳证明
-
作者:
董小军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等式
数学归纳法
-
描述:
给出Kantorvich不等式的初等证明(归纳法)
-
从雕塑语言的永恒性谈起:看“行动艺术”昙花一现与联想
-
作者:
张友明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雕塑语言
中国现代艺术
艺术自身
复印报刊资料
行动
艺术形式
美术家
中国美术
永恒性
-
描述:
在艺术领域有音乐、戏剧、舞蹈、绘画和雕塑,而能传留久远的莫过于雕塑。只要它自身的耐久性强,而又不受自然的和人为的破坏,那它就能永久存在下去。 当我看到1971年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的那件史前“玉龙”时,便立即感到是何等的美啊!它扬起长长的鬣毛,高昂而威严,卷曲成半圆形的龙
<
1
2
3
...
11
12
13
...
19
20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