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府主】搜索到相关结果 24 条
-
艺术家罗伯特·戴尔夫德·布朗逝世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行为艺术家
宗教领袖
无政府主义
戴尔夫德·
60年代
罗伯特·
布朗
-
描述:
;戴尔夫德·布朗是纽约1960年代初期无政府主义艺术界的核心人物,其作品在媒材及主题上都具有强烈的一实验性.他所运用的原材料包括建筑、色情照片、甚至是动物尸体等。
-
瀛江独秀——记陆丰甲子经典山普光寺
-
作者:
汕文
来源:
广东佛教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府主管部门
先进单位
寺院
1986年
经典
1989年
2000年度
宗教
主要表现
优美
信众
-
描述:
普光寺位于陆丰市甲子东部濒临沿海,背靠经典山,寺院依山而建,面朝甲子港口,交通方便,环境优美,既不处于深山僻野,又不近于繁华闹市。1986年10月始建,1989年1月经政府主管部门登记发证。现在
-
中国人三种活法
-
作者:
王开林
来源:
北方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屡败屡战
金字塔尖
不死鸟
人生走向
见其
香喝
艰难困苦
牺牲精神
国民政府主席
历劫
-
描述:
中国人有三种迥然不同的活法:一是混,二是挺,三是拼。 “混”字派的心目中多半只有利,没有义,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这种混子往往能够吃香喝辣,一旦参透个中奥妙,升官发财绝非难事。 在上个世纪20年代,谭延闿担任过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被人讥为八面玲珑的“水晶球”,也被人誉为“药中甘草”。身居高位,谭延闿抱定的居然是典型的“三不主义”:一不负责,二不建言,三不得罪人。他只活到50岁,却早早地混到政坛的金字塔尖,足见其功力高深莫测。
-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
-
作者:
陈金圣
来源:
经济导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5Cs标准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
特殊资源型模式
政府主导
-
描述:
在近年来国内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务院批准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瓷都景德镇要‘培育陶瓷文化创意产业’"。
-
火辣野兽派:琐语巴黎《弗拉曼克画展》
-
作者:
沈大力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巴黎
野兽派
参展画家
画展
印象派
15世纪
无政府主义者
-
描述:
1905年,巴黎秋季美术沙龙展出一批无政府主义者火焰燃烧般的绘画,其中一幅作品中的顽童胸像格外新奇,因而惹人瞩目。有观众对参展画家马蒂斯说:瞧!这是野兽笼子里的多纳泰洛。此处提及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雕塑家多纳泰洛,更值得注意的是野兽笼子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这个画展的总体印象。评
-
’97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绚丽多彩
-
作者:
邵杰明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钱币
个展
府主
广州人
博览会
文化艺术交流
国际化大都市
艺术精品
艺术品
油画
-
描述:
由广州人民政府主办的’97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将于12月6日至10日在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举行,这是旨在促进文化艺术交流,繁荣艺术品交易,为把广州建设成国际化大都市而举办的文化盛事。 本届艺术博览会参展者来自全国各地及港、澳、日、美、俄、挪、葡、印、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近400名艺术家,共设有380个展位,展出近万件艺术精品。其海内外参展艺术家人数、参展艺术品数量、种类均为历届艺术博览会之冠。 参展的艺术品中不少是极有欣赏和收藏价值的,如:中外书画名家的精品、我国清朝的第一枚火花、古代的一些珍稀钱币、意大利、
-
一个纳粹出身的艺术狂人——博伊斯批判
-
作者:
邱春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创造力
无政府主义
艺术家
艺术概念
行为艺术
纳粹
非理性
后现代艺术
二十世纪
雕塑
-
描述:
(一)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艺术女神所遭遇到的污水恐怕远非其它神灵所能及。艺术家这一职业或称呼,越来越失去其内在的价值尺度,因为许多后现代主义者打着这一旗号,制造了层出不穷的丑闻闹剧,干下了许多类似疯子的行为,他们正以各种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事件,玷污着艺术的名声。艺术是什么?艺术家的职能是什么?未来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又是什么?后现代艺术家们把这些问题的答案推向虚妄。这迫使我们不得不对这股后现代文化潮流作出价值判断。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一个“曾是德国艺术舞台上活生生的神话”,①一个影响
-
转型期媒体与环保NGO关系研究
-
作者:
冯敏
来源:
声屏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保
市场经济
环境保护政策
转型期
媒体
政府作用
环境问题
社会转型
非政府组织
政府主导型
-
描述:
一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环境保护政策,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深化,政府主导型环境保护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于是,我国政府在继续改进并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开始寻找推进环境保护的新的力量之源,环保NGO(非政府组织)开始进入公众视线。 媒体与环保NGO关系的生成:简单宣传报道为主 我国环保NGO起步晚,发育慢。1973年8月,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以后,新中国的环保事业揭开了序幕,环保NGO也在政府的引导下真正投入到对环境本身的宣传和实践活动上。1978年5月,最早由政府部门发起的第一家环保NGO——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1994年,梁从诫在民政部正式注册“自然之友”,这是中国第一家民间的环保NGO,其创始人梁从诫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的儿子。在此期间,我国由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NGO相继成立。 可以说,媒体见证了环保NGO的诞生和兴起。最早的是1993年6月《光明日报》记者梁若冰在“文化与生活”版面上头条发表了《世界只有一个地球——记一次环境问题恳谈会》,并配发了大幅照片。北京广播电台康雪也对此次“玲珑园会议”进行了报道。
-
人民币上印毛主席像一事的回忆
-
作者:
石雷
左宝昌
石大振
来源:
金融经济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50元券
天安门
毛主席
人民群众
财经委员会
晋察冀边区
毛泽东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人民银行
人民币
-
描述:
1988年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通告,“自1988年5月10日起,发行面值壹佰圆的人民币”该币的主要特征是,“使用固定毛泽东浮雕侧面头像水印纸印刷。……
-
中国油画方兴未艾
-
作者:
吴建安
来源:
黄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政府主义
现代艺术
西方当代艺术
后现代艺术
虚无主义
中国油画
-
描述:
面对西方当代艺术的冲击,当代中国油画面临着困境和发展机遇。振兴中国油画、振兴民族艺术成了中国艺术界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