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威廉·特雷弗是棵常青树
作者: 管舒宁   来源: 书城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情节   常青树   爱尔兰   陌生人   爱情   故事   读者   英国   小人物   家族史  
描述: 威廉·特雷弗写作《爱情与夏天》这本依然把"love"挂在封面上的小说时,不是六十岁,也不是七十岁,而是八十挂零了。一位作家,耄耋之年依然"谈情说爱",依然备受人们的期盼,不仅在爱尔兰,放在当代世界文坛,不消说,也是绝少的。照片上的威廉·特雷弗,更像是一位慈爱的祖父,浅笑盈盈,千沟万壑,不见烟火气,已是一副闲云野鹤的样貌。特雷弗一九二八年出生于爱尔兰科克郡一个中产阶级新教徒家庭。大学读的是历史,早年做过教师,还一度搞过雕塑。婚后两年,也就是一九五四年,
日常生活的插图
作者: 沈方   来源: 书城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插图   主要来源   水彩画   绘画史   艺术家   装饰性   艺术情调   日常生活   室内设计  
描述: 形式中消耗才华,如演员一样表现自己,打扮得标新立异,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刺激。朋友画廊巨大的店招,黑底上蓝色、白色的中、英文呈现一种不安的气氛。租下这个店面的时候,朋友拆掉原来的门面,改装成整块大玻璃
眺望1889年的凡高
作者: 夏榆   来源: 书城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漫游   左轮手枪   阅读   艺术家   书店   隐身   火车票   绘画   凡高   日常生活  
描述: 》使我感到心头猛烈的撞击,感到一瞬间涌到心头的幸福,我不敢相信,看着混杂在众多书籍中那本红蓝相间的《凡高传》很久不愿取下来,那时我已听过凡高轰响在艺术天空的名字,开始熟悉和热爱这个用生命绘画的天才画家。我一直把阅读的生活当作实在的生活,阅读常常成为我心灵和精神的漫游。我现在记得昔日怆惶离开
画无常工 以似为工 学无常师 以真为师-谈薄春雨和他的工笔花鸟画作品
作者: 吕晓岺   来源: 书画世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象   生活   无常   工笔花鸟画   作品   春雨  
描述: 薄春雨,1983年出生于山东东营,现居杭州。2003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画专业攻读学士学位,同年加入创办中国美术学院山外山水社并担任社长。2009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中国工笔画学会、中国徐悲鸿研究会等。天津杨柳青出版社出版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薄春雨工笔花鸟画作品选》等。展览与获奖:2007年中国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并获得中国美术学院优秀毕业创作奖,作品《立秋》荣获全国当代美术院校大学生提名展中国画银奖,作品《芙蓉蛱蝶》参选全国工笔重彩作品展辽河美术馆收藏。2008年纪念郭味渠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全国花鸟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作品《细风疏雨鹭鸶寒》全国青年美术家提名展,作品《清风年年此景绿》荣获情系奥运—当代中国花鸟画大展暨第十四届当代中国花鸟名家邀请展中国花鸟画精英奖,走进梨乡—花簇墨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张铨、薄春雨师生画展,作品《寒塘渡鹤影》荣获和谐家园全国工笔画作品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作品《闲云》入选2008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09年作品《鸿湾清清秋风起》荣获首届全国徐悲鸿奖中国画展优秀作品奖。
长堤柳色浓如许觅我游踪五十年
作者: 王白桥   来源: 书画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常务理事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   爱新觉罗   创作理念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中国少数民族   中国近现代   文史研究  
描述: 等各位大师的教诲,后入花鸟画科得到田世光、俞致贞、郭味蕖等名师的言传身授。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常务理事、曾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
骆宾基:“冰山”下的诗意
作者: 易惠霞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北作家群   流亡文学   乡土小说作家   “冰山”   日常叙事   萧红   骆宾基   《呼兰河传》   沈卫威   生命力  
描述: 从现代心理学的视角 ,沈卫威把十四年东北流亡文学概括为四种文学形态 ,即危机感、焦虑感、恋乡情结、新社会的企望。这四大板块的有机整合“共同营构起一个文学的独特的‘状态空间’———立体的具有层序性和自身调节机制的类似‘冰山’的完形。”① 沈卫威还从地域、历史、文化、人种等方面探寻东北精神的内涵和实质。众所周知 ,东北作家群用他们强劲的文笔雕塑了一幅幅“雄强型”人物群像 ,缔造了黑土地的文化与文明 ,如萧军笔下的铁鹰队长 ,井泉龙和刘元 ,端木蕻良笔下的抗日英雄大山、艾来头和艾老爹、铁岭 ,李辉英笔下的马宝山、王中幡等等。他们都是“东北精神”的代表与象征 ,具有强悍的英雄本色和气慨。作为这个群体的
重整旗鼓,你凭什么?
作者: 成文勇   来源: 求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薰铉   李昌镐   武宫正树   心灵鸡汤   常规思维   不计代价   凭什么   相亲相近   四季轮回   辛伯达  
描述: 。他们,是棋坛上重整旗鼓的"王者",是一再的沉沦给予了他们力量,是一再的跌打促使他们向着更远的地方翱翔。NO.1曹薰铉(韩国)韩国当代棋界,曹薰铉拥有无可置疑的崇高地位。他在韩国历年举办的大小
第一流书入眼来
作者: 蔡友   来源: 全国新书目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格拉底   建筑师   国际   广西师范大学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   人类历史   朦胧美   日常生活  
描述: 能在日常生活上加上梦的朦胧美(梦的色彩)。诗人之将日常生活加上梦的美,是诗人的天职。日常生活是平凡,故写诗时必加梦的朦胧美。二者是冲突,而大诗人能做到。李义山是最能将日常生活加上梦的朦胧美的诗人。蒋
常州梳篦的艺术造型(修改稿)
作者: 华丽珠   来源: 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羽毛   艺术造型   黄杨木   五彩缤纷   色彩   孔雀   竹子   陈列馆   修改稿   常州  
描述: 不久前,我有幸到常州梳篦厂参观,饱享了梳篦艺术造型的美。走到陈列馆门口,远远看到两只开屏的紫孔雀,高高地昂着头看着我们,各种扇形的木梳通过精心排列组成长在孔雀身上的五彩缤纷的羽毛。同行的同学们啧啧赞叹着。一走进陈列馆,这里简直是一个梳篦的世界。各种色彩、不同造型的梳篦使我目不暇接。
美妙古典修辞
作者: 张培锋   来源: 全国优秀作文选(美文精粹)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素材   日本学者   修辞   常识性   《中国文学史》   古典诗词  
描述: 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在他的《中国文学史》一书中指出:“往往常识性地理解文学素材,却依靠语言来深切感人,这可说是中国文学的理想。”这话是很有道理的。细细想来,很多古典诗词,论题材其实很平常
< 1 2 3 ... 134 135 136 ... 217 218 21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