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工笔花】搜索到相关结果 2014 条
-
《百鸽图》:一幅见证中美友好的名画
-
作者:
朱渝生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卢沟桥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
美国
工笔花鸟
中央大学
《百鸽图》
中国
徐悲鸿
-
描述:
1937年7月7日傍晚,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不久,南京沦陷,国立中央大学被迫奉命内迁重庆沙磁区。徐悲鸿时任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当时他在印度访问)。陈之佛先生教工笔花鸟,张书则教授写意翎毛花卉。张书博学深识,对人和蔼可亲,教学严肃认真,对学生循循善诱,其精湛的技艺,高洁的品德,使学生受益匪浅。张书是饮誉海内外的著名花鸟画家。他作画,不用生宣,用熟宣,尤以用粉著称。其画,用笔劲爽,章法巧变,题材多样,雅俗共赏。他在课堂上示范表演,思如涌泉,挥洒迅疾,顷刻而就。看他作画,不仅可学到写意花鸟技法,而且振奋精神,启发画兴,鼓舞学习花鸟画的志向。这就是张书教学的特色和高明之处。在教学上,张书十分重视写生。他在中大艺术系入学考试中,布置的试题是一枝葫豆花的写生,这在当时的艺术院校的入学考试中是很少有的。可见他重视国画写生的艺术主张和教学方法。抗战期间,张书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教书时,受曾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的王庞惠教授和中大校长罗家伦委托,站在中国国家的立场上,创作了一幅以鸟为题材的巨幅中国画——《世界和平的信使》,赠送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以争取美国尽快加入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建立世界和平新秩序的行列。...
-
读龚文桢的工笔花鸟
-
作者:
叶浅予
来源:
中国花卉园艺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龚文桢
绘画艺术
艺术形象
-
描述:
北京有个工笔画会,顾名思义,要和写意派分庭抗礼自显面貌,即使同在一个画会,同是一个画派,也要求不同一个画貌。这是中国画发展道路上突出个人风格的优良传统。据画坛中人反映,于非闇从写意转工笔,目的在于冲破吴昌硕、齐白石南北两大写意派的垄断局面。画笔一转,转到了北宋宫庭派的工笔画,既学宋徽宗的画法,也学他的书法。自来名师出高徒,于非闇带出了两位高徒,一个田世光、一个俞致贞,又带出了第三代工笔画家,龚文桢是其中一个,也以工笔花鸟为主攻方向,既和他的老师和太老师有同功之妙,也有异曲之貌。不看别的,只要看他在和毛竹、毛笋的合影中,便知他所追
-
家乡堂屋外 晨露有清香——观安春瑞书画有感
-
作者:
陈新娟
来源:
中国花卉园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绘画作品
竖轴水默画
意境
-
描述:
信步走进位于前门大栅栏街上的书画城,各式题材的绘画作品映入了人们的眼帘,其中一幅工笔花鸟的竖轴水墨画吸引了我,画中山的朦胧、雾的迷离,给人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此画的作者安春瑞是一名专职画家,1957年生于北京。下乡回城后在北京商业系统从事专职美术设计工作,他首先以蛋壳做文章,在蛋壳上进行彩绘与雕刻。小小的蛋壳在他手下变成了一件件工艺品,展翅欲飞的小
-
简议喻继高的工笔花鸟画
-
作者:
陈伟席
来源:
中国花卉园艺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铜山县
美术系
画家
中国
金陵画派
工笔花鸟画
江苏
先生
南京
-
描述:
喻继高先生不但是金陵画派中的著名画家,更是全国著名画家。中国的工笔花乌画家,陈立佛、于非闇去世后.喻继高先生是被公认为中国第一流的画家,至少说,在他们那一代人中,还很少有人能超过他。喻先生1932年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地区铜山县,1951年考入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这个系即是徐悲鸿曾主持过的中央大学艺术系,现在叫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他在美术系接受系统的美术史论和美术技法的教育,从师傅抱石、陈之佛等一代大师,后来他选择了工笔花乌画为终生之业,所以,他虽然跟随傅抱石时间较长,但
-
浅析当代语境下的工笔花鸟画
-
作者:
梁丹雯
来源:
中国花鸟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审美品格
当代语境
工笔花鸟画
民族绘画
中国绘画
语言形式
雅俗共赏
-
描述:
中国工笔花乌画作为我国民族绘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形成于唐,成熟于五代,兴盛于两宋,发展历程已经千余年。以其精工细腻形神逼肖的描绘、鲜明的色彩、装饰
-
灵境中的宁静——胡霄和他的工笔花鸟画
-
作者:
周砚钢
来源:
中国花鸟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宁静
瞬间
工笔花鸟画
-
描述:
胡霄,1979年生于湖北武汉。200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壁画系,2004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工笔画研究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师从陈运权先生。长期从事工笔花鸟教学及其创作,至今已编写国家十一五规划高校艺术系列教材6部,作品被众多国内外收藏家收藏。现为武汉工程大学艺术系教师。他努力地用工笔艺术营造一个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他的绘画方式是传统的,因为他完全遵循着以传神为核心的写实精神,以对物体的理解、领悟为前提,进而理解、感悟其生命本质。他的绘画方式又不仅仅只是传统的,因为在他的画面中,简洁而极具形式感的构成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现代感。在
-
论工笔花鸟画的装饰性
-
作者:
连旭云
来源:
中国花鸟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鸟画
早期人类
装饰性
原始彩陶
中国
工笔花鸟画
装饰艺术
绘画形式
装饰功能
-
描述:
从绘画发展史的角度看,每一种绘画形式最早都是从实用装饰艺术中分离出来的,或者说,中国画本身便是一种装饰艺术,无论其如何发展,都无法摆脱其本身具有的装饰功能和装饰性特征。中国花鸟画当然亦是如此。中国花鸟画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彩陶时期,现发掘出来较有代表性
-
变轨:工笔花鸟画的现实力量
-
作者:
袁进华
来源:
中国花鸟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工笔画
人物画
现实力量
人类
工笔花鸟画
动物
写意画
写生
吴门画派
-
描述:
一在中国古典绘画的第一个成熟期——唐朝,虽然有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边鸾)穷羽毛之变态,奋花卉之芳妍等种种的记述,但从作品实物看,尚没有独立的花鸟画(花鸟画发展与五代之末叶,至宋乃大成。唐时花鸟画之
-
棕榈花盛开的地方:郭子良工笔花鸟画赏析
-
作者:
张寅
来源:
中国花鸟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艺术
合二为一
工笔花鸟画
绘画创作
-
描述:
郭子良,1964年生于广东顺德。199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绘画已作为商品进入市场的大潮中,不少人倾心于商海沉浮、商业式的运作时,在绘画创作中很难不露出喧哗与浮躁,而艺术却恰恰需要潜其心志,耐得住寂寞。成功的绘画往往是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心灵的闪光。郭子良的
-
心灵的艺术:感悟工笔花鸟创作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
-
作者:
胡霄
来源:
中国花鸟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笔
中国花鸟画
真实情感
创作
工笔花鸟画
艺术形式
自然
感悟
情感因素
心灵
-
描述:
朋友的随笔曾写道:我常见胡霄去郊外的植物园写生,他写生的方式似乎并不乐于平淡地将对象记录在速写本中,他喜欢静静的看,看一些并不出众的花草,努力的找寻其中的味道,也许一下午都画不出一根线条,但他就是如此——没有被打动之前决不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