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卢沟桥事变】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为和平祈祷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明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卢沟桥事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南京大屠杀
花园口事件
中国抗日战争
青铜
作品
和平
雕塑
石头
-
描述:
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花园口事件、重庆大轰炸等事件的发生地——长春、北京、南京、郑州、重庆、厦门等地举办了“和平·繁荣”雕塑展。60余件巡展作品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痛镌刻于石头、熔铸于青铜,让一代代中国人永远铭记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并向世界传达了中国人的和平之声。
-
《百鸽图》:一幅见证中美友好的名画
-
作者:
朱渝生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卢沟桥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
美国
工笔花鸟
中央大学
《百鸽图》
中国
徐悲鸿
-
描述:
1937年7月7日傍晚,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不久,南京沦陷,国立中央大学被迫奉命内迁重庆沙磁区。徐悲鸿时任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当时他在印度访问)。陈之佛先生教工笔花鸟,张书则教授写意翎毛花卉。张书博学深识,对人和蔼可亲,教学严肃认真,对学生循循善诱,其精湛的技艺,高洁的品德,使学生受益匪浅。张书是饮誉海内外的著名花鸟画家。他作画,不用生宣,用熟宣,尤以用粉著称。其画,用笔劲爽,章法巧变,题材多样,雅俗共赏。他在课堂上示范表演,思如涌泉,挥洒迅疾,顷刻而就。看他作画,不仅可学到写意花鸟技法,而且振奋精神,启发画兴,鼓舞学习花鸟画的志向。这就是张书教学的特色和高明之处。在教学上,张书十分重视写生。他在中大艺术系入学考试中,布置的试题是一枝葫豆花的写生,这在当时的艺术院校的入学考试中是很少有的。可见他重视国画写生的艺术主张和教学方法。抗战期间,张书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教书时,受曾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的王庞惠教授和中大校长罗家伦委托,站在中国国家的立场上,创作了一幅以鸟为题材的巨幅中国画——《世界和平的信使》,赠送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以争取美国尽快加入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建立世界和平新秩序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