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艺融“徐黄”神妙皆备——论窦申清的工笔花鸟画艺术
作者: 左庄伟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窦申   中国工笔画   贾平西   李魁正   工笔花鸟画   艺术语言   画家作品   中央美院   中国美协   中国画系  
描述: 窦申清,字绅卿,1966年生于黑龙江,祖籍山东。师承贾平西、李魁正先生。1995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深造于中央美院中国画系。作品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27次画展,获金奖一次、银奖一次、优秀奖三次,特邀作品四次;参加首届工笔山水画展获金奖,参加“牡丹杯”国际书画大奖赛获金奖,参加首届中国青年国画家作品大展获金奖,参加1999年首届中原艺术博览会获金奖。《春天里的云》入编《1900—1997中国工笔画》,《乡情》《春天里的云》入
功力与修养——周午生的工笔花鸟画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津美术学院   1975年   修养   美术家协会   中国画学院   功力   协会会员   工笔花鸟画  
描述: 周午生,1975年生于内蒙古包头市,祖籍河北任丘,200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兼花乌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国家“131”创新型人材。人们品评绘画,犹如欣赏一切文艺创作一样,主要在乎作品的艺术质量。艺术作品的质量包括两大要素:一是艺术家的功力,二是艺术家的修养。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必须有基本的技艺能力:运用点线面和色彩的造型本领和
大风起兮云飞扬
作者: 乌峰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省   评审委员会   济宁市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副主席   专业职务   中国美术   研究生班   师范大学  
描述: 读学兄秦云飞先生画,恰如北宋翰林们言柳永与东坡词一般:一个如二八女执红牙板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个如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初识云飞兄时是在十几年前,当时他正全身心致力于大写意花鸟,用如椽之笔,线如百年老藤,力则如犁耕地,色彩单纯绚丽,布局上多大块面构成,强化画面的体量感和整体感。画面上没有无意味的平涂,任何大块面都是充满变化的用笔,体现了中国画“线’的本质。 忽一日晚间,学兄夫妇造访,示我以新画,时已一年多未曾见面,画卷展开,令我大吃一惊,所见居然全是大幅面工笔花鸟!从大写意到极工的对面去寻求开发,或者说到决然相反的领域去寻求生存,这是何等的胆略呀!并且由此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入选了近年来许多全国性的专业美展并获奖,得到全国花鸟画界的广泛认可。
水墨工笔花鸟画的审美发展进程
作者: 张冉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进程   水墨工笔花鸟画   审美需要   审美特点  
描述: 水墨工笔花鸟画的出现和发展,是花鸟画史上由“富丽堂皇”的院体工笔花鸟画向“以写胸中逸气”的明清大写意花鸟画的转折。水墨工笔花鸟画形态是伴随着整个中国画的水墨审美发展进程,并结合花鸟画给观者视觉美感的特点发展起来的。水墨工笔花鸟画在元代成为花鸟画表现的主流形式,到了当代,由于现实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人们开始追求纯粹精神,水墨笔工花鸟画因其特有的花鸟美感和水墨的本真特点重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水墨工笔花鸟画形态,是审美发生的产物。
工笔花鸟画在初中美术课中的“偏科”现象
作者: 陈春燕   来源: 文理导航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偏科   初中美术   工笔花鸟画  
描述: 中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很大程度取决于老师对该课内容的如何呈现,同时我们也发现,中国工笔画的课堂体验非常少,我们称之为“偏科”。
工笔花鸟画在初中美术课中的“偏科”现象
作者: 陈春燕   来源: 文理导航(下旬)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偏科   初中美术   工笔花鸟画  
描述: 中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很大程度取决于老师对该课内容的如何呈现,同时我们也发现,中国工笔画的课堂体验非常少,我们称之为"偏科"。
林静纯书法作品欣赏
作者: 林静纯   来源: 文史春秋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国家领导人   广告宣传画   园林设计   书法   “龙”   林静   作品欣赏  
描述: 林静纯,广西龙州人,中国十大电影广告宣传画创作人之一。一位神奇的书画界“怪才”,书法、油画、水粉、水墨、工笔花鸟人物,篆刻、木雕、石雕、易经、风水、园林设计和室内外设计等无所不通。大概是生肖属龙的缘故,他将“龙”文化参透骨髓,“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笔法上下左右逢缘,泼墨挥毫间使“龙”和“易经”两贤相得易彰,尽显“龙”之百态。作品被国家领导人、企业家、文人墨客等广泛收藏。他凭已之力捐助慈善活动,并希望把广西书画文化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伍端:画有内美
作者: 任辛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内美   一本   工笔重彩   文史研究馆   伍端   书画名家   写意画   伍瘦梅   蜀中  
描述: 最近我喜获伍端和她父亲——蜀中书画名家伍瘦梅先生的画册两本。我同伍端原在一个单位工作,彼此知道一些情况,但没有直接的交往。近些时在书店闲逛,猛见她的一本工笔花鸟画册已由天
流光溢彩的气韵——陈仲年先生画艺评述
作者: 康济民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院体   现代型   绘画样式   西洋绘画   陈仲   艺术品味   工笔花鸟画   写意画   个人风格  
描述: 百年以来的中国工笔画,经历了从传统型到现代型的创造性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画家从自身条件出发,做了一些观念、媒材与技法上的尝试,也由此形成了以不同地域特点与个人风格为代表的画风。在这个转化的实践者中,陈仲年先生是巴蜀画坛的先行者,是承前启后的名家。陈仲年先生的作品,特别是他的工笔花鸟画,继承院体,兼收西洋绘画之长,将新的艺术品味创造性地注入到传统的绘画样式,既得传统工笔画的典雅、明丽,又
流光溢彩的气韵
作者: 康济民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院体   现代型   绘画样式   西洋绘画   陈仲   艺术品味   工笔花鸟画   写意画   个人风格  
描述: 百年以来的中国工笔画,经历了从传统型到现代型的创造性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画家从自身条件出发,做了一些观念、媒材与技法上的尝试,也由此形成了以不同地域特点与个人风格为代表的画风。在这个转化的实践者中,陈仲年先生是巴蜀画坛的先行者,是承前启后的名家。陈仲年先生的作品,特别是他的工笔花鸟画,继承院体,兼收西洋绘画之长,将新的艺术品味创造性地注入到传统的绘画样式,既得传统工笔画的典雅、明丽,又有文人写意画的雅致、清疏,同时兼具源于巴蜀地域性情的细腻、丰富、秀润的个人风格。
< 1 2 3 ... 182 183 184 ... 200 201 20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