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工笔花】搜索到相关结果 2014 条
-
虚幻中的华丽 现代下的自我
-
作者:
马静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感觉
对等关系
虚幻
现代气息
构思
自我
画面
工笔花鸟画
出发点
莫兰迪
-
描述:
很多人看到我的画,总不免会说上一句:"很有现代气息嘛。"而我对自己的画与"现代"这词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不是简单的符号上的对等关系,最起码我不是为了要表现"现代",而去构思这些作品。至于画完后的效果,使人有这方面的感受,我想这是自然而然的事,因为我的出发点是尊重自我,尊重生活在当下而产生的能触摸到心灵上的一些感受。最简单的,当构思一个画面时,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完全由我自己说了算。当然,对于一种艺术感觉的酝酿,是有个过程的。对于现代的画工笔的人,一味地避开西方的东西,是不可能
-
工而有意——文人工笔花鸟画的基本特征
-
作者:
刘海青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
抒情言志
“心”
基本特征
重要地位
个性情感
中国美术史
工笔花鸟画
“写意”
“意”
文人画
创作主体
-
描述:
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人画由工笔和写意两大部分构成,文人工笔花鸟画在继承宋代院体花鸟画成就的基础上,将院体花鸟画的注重再现客观、注重对象形神的刻画发展为文人花鸟画的注重表现主观、注重作者心性的抒写。文人参与工笔花鸟画创作的目的是借花鸟抒情言志,即文人通过工笔花鸟表达了创作主体的个性情感。这种个性情感古代称之为“意”、“心”、“情”,故有“写意”、“写心”、“写情”诸说。意、心、情都指主体精神,但也有区别,心更多地表现为思想、格调,情则为情感,二者结合为意,泛指思想情感。那么我们可以将文人工笔花鸟的特征归结为具有写意性,或简称为“工而有意”。关于“写意”通常
-
野阔·草露·苍茫——工笔花鸟画创作点滴
-
作者:
杨天问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题材
造型
工笔花鸟画
美术创作
-
描述:
纷繁的植物,奇异的花卉,千姿百态的禽鸟,自然界的芸芸众生为画家无偿提供了创作表现的素材。审美视角及对大自然敏感和关注程度的不同,形成了画家表现题材的个体差异。我对北方的荒野杂卉情有独钟,虽然身住画室,心却徜徉于孤寂安闲的荒原之间。在有些人看来,这么说不免有做秀之嫌,但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的心确确实实可以从荒野杂卉中体悟到安宁与平和,这是我颇引以自慰的。终日寄情于旷野疏草杂卉的描绘之中,我便时时想起庄子的话:“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我在草野中自在逍遥,亦与草野彼此相忘。人适性而为,随缘即是至
-
精彩铭昶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系
无锡市
硕士生导师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省
工笔花鸟画
-
描述:
江宏伟 1957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74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7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留校从事工笔花鸟画教学。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
为花鸟传神
-
作者:
万伟民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工笔画
构图
水仙
视野
艺术表现
创作
工笔花鸟画
作品
石头
-
描述:
现代的花鸟画家,画写意者居多,工笔次之。也许是因为工笔画耗费时间太多,能专注于工笔画创作可谓一件难事。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我一直抱着对艺术负责的态度,认真绘制每一幅作品。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每当想起我
-
淡然专注的心境 幽雅精绝的艺术
-
作者:
孙克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系
现代中国画
感受力
作画
自然式
素质
艺术表现
工笔花鸟画
南京
艺术学院
-
描述:
网址:www.wfmchl.com北京铭昶艺苑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50号豪柏公寓A1座102室电话:010—68430061 18663601616江宏伟1957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74年考入
-
格物致知 穷神达化:写生精神的花鸟画创作
-
作者:
吴彩好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褐马鸡
梅花
格物致知
绘画语言
审美取向
创作
工笔花鸟画
作品
写生
精神
-
描述:
传统花鸟画的学习方法是从临摹入手,经过理解消化之后就到自然界中写生,深入生活然后进行创作。大自然处处都有美景,从发现美到表现美是每个艺术家的实践必修课。优秀的绘画作品一定有作者独特的感受,传统的花鸟题材从古至今都在重复地描绘,今天的花鸟画家则要画出前人没画到的新意和内涵。前人没画过的题材要有新的意境,这一切都要深入生活,到自然界中去发现。宋代的工笔花鸟画是花鸟史上的一个高峰,宋代的花鸟画家对自然深入细致的观察,将其写实能力发挥到极致,创立了经典的图式语言,至今宋人花鸟画仍是我们学习花鸟画的经典
-
七十变法 晚来风急
-
作者:
邱正伦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写意
画家
变法
批评家
工笔花鸟画
艺术取向
-
描述:
对于方凤富70岁开始花鸟画变法,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和看法:圈内画家们更看重他在工笔花鸟画上达到炉火纯青的技法,艺术批评家更看重他的70变法。方凤富本人则认为,他自己此前的画法既不是单纯的工笔,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大写意,而是兼工带写的花鸟画艺术取向。有鉴于此,画家才为他的70岁开始起步变法奠定了应有的信心和坚实的地基。
-
缘物态以寓兴 寄写意于工笔——陈昭的工笔花鸟画
-
作者:
张明远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花鸟画
表现方法
寄寓
描绘
画家
物象
工笔花鸟画
写意
大自然
深邃
-
描述:
中国的花鸟画,有着悠久深邃的历史传统,它所描绘的物象及其表现方法,反映了我们中国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画家对大自然和人类自我的认识和深切关注。而借着对大自然“百卉众木的葩华秀茂,三百六十羽虫的声音颜色饮啄态度”,
-
瑰丽豪放 意境壮美:谈崔志安的工笔画
-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画艺术
瑰丽
工笔画
豪放
中国绘画史
意境
壮美
工笔花鸟画
-
描述:
谈中国绘画史应以宋为中心,宋代中国画科目齐全,百花争妍,辉煌盛隆,空前绝后。(郑振铎语)就是在这样一个书画艺术日臻完善的宋代,中国画的一支——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更是到达了一个顶峰,出现了赵佶、赵昌、崔白等大师,流传下《写生蛱蝶图》、《寒雀图》等经典之作。这时的工笔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