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工笔花】搜索到相关结果 2014 条
-
20世纪河南的写实主义绘画
-
作者:
汪俊林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实风格
中原地区
写实主义绘画
北宋时期
艺术发展
政治文化中心
河南
工笔花鸟画
-
描述:
河南写实风格的绘画在北宋时期发展繁荣,宫廷工笔花鸟画及人物风俗画等都达到了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度。但自南宋到清末的近八百年间,河南画坛没有出现一个大家。宋室南迁以来,中原地区一直是南北争战之地,百姓流离失所,艺术发展受阻。而元代以后,中国政治文化中心移至北京,也导致了河南文化精英的持续流失,难以产生高水平的绘画。
-
当代花鸟画家·崔志安
-
作者:
徐萍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鸟画家
审美传统
个性表现
生命活力
视觉感受
工笔花鸟画
时代精神
“突然”
-
描述:
崔志安先生以用笔变圆润为方峻,用色变柔美取俊美,构图变纤秀为雄强的画面特色,颠覆了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审美传统。这一变化给人的视觉感受带来的震动是强烈的、鲜明的,甚至有突变的感觉。可就在感觉突然的一瞬,一种期盼已久
-
陈之佛的绘画艺术及市场行情分析
-
作者:
周安庆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家
工艺美术教育
市场行情分析
绘画艺术
参展
陈杰
大师
工笔花鸟画
作品
美术学
-
描述:
陈之佛先生(1896—1962)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家和工艺美术教育奠基人之一。他又名陈绍本、陈杰、号雪翁,1896年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今余姚市)。他自幼开始习画,同时亦酷爱文学。17岁考入浙江工业学校机纺科学习染织图案,22岁成为我国第一个考取赴东瀛学习工艺美术的留学生,于东京美术学校师从日本工艺图案设计大师岛田佳英,并有作品在日参展、获奖。1942年回国后,他相继在东方艺专、上海艺大、广州美校任教,1930年应著名书画家刘海粟先生之邀赴任
-
工笔花鸟画创新之路
-
作者:
金鸿钧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观念
中央美术学院
工笔花鸟画
-
描述: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极有特色的画种,近十几年来有了很大发展,优秀作品和画家不断涌现,深为国内外广大群众所钟爱。回顾我十几年走过的道路,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的创作实践,有以下几点切身感受。一 坚持走深入生活之路,扩大题材范围,拓展新的意境 花鸟画家不只要深入自然生活,更需要深入社会生活,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交朋友,爱他们所爱,好他们所好。人民群众喜欢健康向上的情调,喜欢新鲜的题材、喜欢新颖的构图和浓郁的色彩。人们在艺术上的“喜新厌旧”是正常规律。经常深入社会生活,使我们能不断更新审美观念,跟上时代的节拍,才能创造出反映时代精神的,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作品。带着新的审美观念经常深入到大自然生活中去,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对新事物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在自然花鸟中发现新的题材,采集到有新意的美好形象,在深入生活同时还要酝酿新的意境,寻找新的情调趣味。
-
工笔花鸟画的形、色创意体验
-
作者:
雷家民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素异构
工艺美术学
传统工笔
色彩造型
审美意识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艺术观念
艺术形式
写实形态
-
描述:
图新求变是人类永不满足的心理,因而文明的脚步永远不可能停止。由于人类常为习惯所困扰,所以每一新创意都是在新旧观念的比较中诞生,永远需要全新的观念。中国民间艺人常说“艺术无正经,只有图新鲜”。正统永恒的“艺经”看来难寻,艺术永远在变动中,也只有变动才能培植出无尽的艺术样式。新艺术观念的创意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工笔花鸟画艺术形式的要求。 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决定着各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着各类艺术的出现,传统工笔花鸟的写实性,也是受那个时代审美意识决定的。因为从中国有绘画起,到两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希望能够准确地描画出客观物象的阶段,或可称为以写实为目的再现阶段。在今天继续开放的条件下,
-
水墨工笔花鸟画技法摭谈
-
作者:
吴东奋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技法
中国画艺术
墨法
摭谈
中国水墨画
画笔墨
表现形式
工笔花鸟画
工具与材料
新技法
-
描述:
中国水墨画不管水墨写意画,或是水墨工笔画,其表现形式上要靠笔墨来完成。笔墨包含有两层意义,首先是中国画艺术造型的工具与材料,其次是中国画的表现形式。 经过历代画家的创造,中国水墨画里的笔墨形式是十分丰富的。其笔法有正、侧、顺、逆、卧、拖、泼、扫、点、提、战、顿、转、擦、疾、缓……这些笔法的运用,能创造出变幻莫测的形态,如古代创造的人物衣纹就有十八种描法:这十八描笔法,后来又被花鸟画等其他画种所借鉴。中国画山水的笔法最为丰富,其中有画山石的皴法,画树枝的枝法、画树叶的点法、夹叶法和尖叶法。再从花鸟画各种画法来分,那就更多了,画竹有画干法、出梢法、画叶法,还有丛柳法、行云法、流水法、翎毛法、嘴爪法、
-
自强不息 原德载物——略论米春茂的工笔花鸟画
-
作者:
黄玉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绘画特色
绘画程式
独特的艺术风格
艺术创作
工笔花鸟画
艺术语言
艺术个性
艺术追求
文化性格
-
描述:
在艺术创作上,求寻者何止千万?循规蹈矩,浅尝辄止,恃才傲物,随遇而安都不能走出自己的新路,也不会留有凝重的足迹。只有真诚的艺术追求者,择一而从,许之终生者,方能形成独有的艺术个性而成气候。 米茂春的绘画特色立足于率意天真、造化自然,因而颇具独家风范:其一,格调高雅,个性独具。观其画,大有一种扑面袭人的冷峻、空灵、澄静、深沉、圣洁和略带神秘禅境的强烈气息。这种清爽莹洁
-
我的创作观
-
作者:
李魁正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中国画
审美意识
宇宙意识
构图形式
现代绘画
形式构成因素
心理境界
工笔花鸟画
中国绘画
光色效应
-
描述:
锤炼心性 艺术的本质是心灵再现,艺术创作的先觉要素是有感而发,而艺术品味的高低则由艺术家的心性和气质——心理境界所决定。当代画家尤需时时体验大自然,社会与人生,既不同流于虚荣浮华的社会时潮,又要在现实中把握良好的心态与心境,故需锤炼心性。务使自己思维宏观,视野开阔,深悟人生,与自然同步,与宇宙呼吸。此曰锤炼心性。 境界为上 花鸟画是以花鸟代言,抒情言志。大自然赋予了花鸟各种不同的体态与秉性,画家又赋予了花鸟人的品性与新的时空,从而创造和推动了花鸟画艺术。就工笔花鸟画而言,那种以吉祥题材为单一样式和加工、取舍、整理写生稿的
-
黄静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花鸟画
美术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技法研究
郭沫若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院画家
美术家
师范大学
-
描述:
黄静艺术简历 女,四川大竹人,198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获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花鸟画技法研究硕士学位;1990年受聘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工笔花鸟画;1998年结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中国画研修班。现为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郭沫若书画院特邀画师、重庆国画院画家。作品曾参加“首届中国花鸟画展”、“中国当代著名花鸟
-
在艺术的大天地中耕耘——莫建成的工笔画
-
作者:
李宝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显著特点
平淡自然
主观精神
工笔画
蕨菜
生活情感
地中
姣姣者
工笔花鸟画
国际文化交流
-
描述:
8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画坛工笔画突起,一大批实力派画家,以崭新的作品和面貌震撼美术界,莫建成就是其中的姣姣者。 莫建成的画,有两个显著特点: 其一是自然平淡、静谧闲雅,追求一种精神的超越,寻找心灵的寄托,倾诉他对花鸟这一特定艺术对象的无限情思。由于他与田园山野有着千丝万缕的生活情感,每每作画之前总要闭门谢客,纯净心灵,虔诚置笔。小幅盈尺,清爽喜人,大作数丈,气势磅礴。他画《莲界》用极淡雅的石绿罩染荷叶,现用胭脂薄粉呈出晨露凝香的氤氲荷花,充溢着画家的精神情感。他画蕨菜,把心灵触入历史深层的空间,驱使艺术家的主观精神沉缅更深的层面。横亘画中的巨石上停落的小鸟,似凝视似静听,引拨人的思绪,发怀古之幽情。蕨菜在工笔花鸟画中是极少见的题材,自然有一种新鲜感,在这小小的画幅中,充盈着沉静冷峻凝重的气氛,给以想象思索的空间。 其二,莫建成对花鸟创作善思勤作,终目不辍,通过对自己人生与艺术的领悟,精神上回归平淡自然,涤荡妄念,进入以禅作画。如获美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