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现场扫描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建构   书法创作   当代中国   展览   作品   学术研讨会   寻源   美术家   美术馆   中国美术  
描述: 油画家赴中国西部源写生“油画艺术家神州源——西部行作品展”于2005年11月13日至19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杨飞云、王鑫、王晓宏、冉劲松、朱春林、李贵君、梵梵、阿良、杨宝柱、杨光涛、杨沛
诗意的创造——陈若晖近作简评
作者: 周卫民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语言   陌生化   艺术实践   绘画方式   寻觅和探索   插图艺术   现代观念   近作   中国画   艺术形式  
描述: 极为容易,亦相当熟练的艺术形式,近两年他一直致力于营造“他的世界”,在各画种边缘艺术中寻觅和探索的一种新的艺术语汇,通过绘画方式重新阐述曾经想表达的主题。他改变了以往的具象因素、色彩、线条趣味及世俗
“焰火”照澄明——管朴学的油画
作者: 恩存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性   青年女性   生存现实   画家   焰火   新生代   寻找自我   作品   形式结构   朴学  
描述: “焰火”,是一个极富诗意的,想象性极强的词,它让人想到严寒中的温暖、黑暗中的明亮、困惑中的希望,总之,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活力,在当今的艺术中,“焰火”作为精神性词语,它依然被讴歌,并被主观化与神圣化了。 在青年画家管朴学的作品中,“焰火”是她永远的情结。
在真挚与单纯中追寻生命的底蕴:我的油画艺术创作追求
作者: 栗启龙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单纯   底蕴   真挚   追寻  
描述: 我是1978年5月生,辽宁省丹东市人,2003年毕业于大连大学美术学院,现在大连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任教。我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用心感悟自然万象,希望通过油画有限的画面表达无穷的生命空间,用画笔在真挚与单纯中演绎生命的底蕴、本文通过对我的三幅油画作品的创作风格进行分析,以期和同行们交流。
在真挚与单纯中追寻生命的底蕴:我的油画艺市创作追求
作者: 粟启龙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单纯   底蕴   真挚   追寻  
描述: 我是1978年5月生,辽宁省丹东市人,2003年毕业于大连大学美术学院,现在大连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任教。我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用心感悟自然万象,希望通过油画有限的画面表达无穷的生命空间,用画笔在真挚与单纯中演绎生命的底蕴、。本文通过对我的三幅油画作品的创作风格进行分析,以期和同行们交流。
大美寻源 太湖雅集:丹墨青花瓷画精品展开笔仪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
作者: 萧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兴   湖雅   副院长   丹墨   美术创作   王乃壮   中国艺术研究院   艺术交流   寻源   文化艺术发展  
描述: 2014年9月1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无锡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院美术创作中心、无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海邻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大美源太湖雅集——丹墨青花瓷画精品展
漆艺的创新与超越——新大漆雕塑创作手记
作者: 李世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贵族气质   创作题材   黑漆   审美趣味   温柔敦厚   雕塑创作   世界艺术   形式美感   现代雕塑   寻求突破  
描述: “传统”是一个伟大的词汇,她仿佛一座宝藏,有待我们细心找寻,细细辨识。复活传统经验并不是因循守旧,而是要做到融会贯通。现在,我沉浸于传统漆艺与现代雕塑的结合中,苦苦探索,如痴如醉。在多年的雕塑创作中
观察家
作者: 孟繁   玮祝帅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编辑部   组稿   述评   耐人寻味   专题报告   社会调查活动   选题   雕塑  
描述: ,也发现该选题:是一个谈不完又耐人寻味的话题。组稿过程中,编辑部把倾听公众的意见和看法作为重点,特别策划了一次较广泛的社会调查活动,扼要并撰写了专题报告。以此反映来自民间的真实的声音。
消除“本土主义”情结
作者: 鲁虹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   自身   建构   情结   主持人   寻找   猜想   西方现代主义   中突   本土  
描述: 与85时期强调建构“现代性”而盲目追赶西方现代艺术的潮流不同,雕塑界不少人自90年代以来比较注重的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出路。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西方现代主义的雕塑话语乃是建立在对自身历史与现实的考察之上。简单地挪用,既不利于我们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突出自身文化的个性,也不利于我们表达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