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实】搜索到相关结果 428 条
-
传达中国文化精神——蔡居的抽象画
-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表现语言
绘画作品
客观物象
抽象画
表现方法
中国文化精神
写实绘画
艺术追求
-
描述:
是抽象的,画面上已无具体物象的痕迹,全靠自由挥洒的点线面和色彩来传达某种情绪:他的另外一部分作品是写实和具象的,在尊重客观物象的基础上,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从具象写实到意象、抽象的表现方法,蔡居何以
-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美学观比较
-
作者:
郑勇强
来源:
广东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希腊美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
密切相关
古希腊艺术
艺术世界
理念世界
文化发展
艺术问题
现实世界
-
描述:
古希腊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希腊艺术处于极盛时期,除产生于原始公社时期的神话的广泛传播外,戏剧、雕塑、建筑、绘画、音乐等都取得
-
浅析广告中的人体摄影
-
作者:
田欣欣
来源:
广告大观(综合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实用价值
人体摄影
艺术形式
-
描述:
人的裸体出现在比如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中已有悠久的历史。但人体摄影与广告的结合却始终举步维艰。虽然有过种种尝试,但真正能够做到艺术、技术加实用价值完美结合的成功作品并不多。现代广告为使传播至效
-
轮椅上雕琢超值的人生:南漳县水镜庄风景区残疾工金江自强不息的人生写实
-
作者:
刘书勇
来源:
工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残疾职工
风景区
南漳县
轮椅
人生
写实
雕琢
自强不息
-
描述:
他终年与轮椅为伴,却在艰难的探索中寻求着超值的人生。他会绘画与书法,会修无线电和摄影器材,他结缘于山野的枯树与残桩,雕塑出重量超过自己体重200倍、高度超过身高5倍的“耕牛”、“威狮”、“雄鹰”、“骏马”,成为湖北荆山根雕艺术届一颗闪亮的明星。百折不挠、永不言败,是他的座右铭;奋发图强、愈挫愈勇,是他的立身法宝。他,就是湖北省南漳县水镜庄风景区残疾职工金江。
-
动画专业实验性教学专题研究与探讨
-
作者:
康修机
王万兴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验性教学
动画专业
-
描述:
,积极培养动画专门性人才是解决瓶颈问题的根本,因此,加强动画专业的实验性教学,培养动画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动脑能力成为整个动画教学的关键点和突破点。
-
论当代中国写实雕塑创作的观念革新
-
作者:
刘海峰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波普
调侃
观念
写实雕塑
艳俗
-
描述:
20世纪初期,西方写实雕塑和技术的引入,使我国雕塑史开始改变,写实主义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现象,它似乎更能体现20世纪中国的时代文化精神。直到改革开放后,尤其是
-
电工电子实习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
作者:
洪超
陈昌虎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段
管理
改革
电工电子实习
内容
-
描述:
电工电子实习是电工电子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建立学生对电工电子课感性认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所学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我校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对工科专业统一开设了电工电子实习这门课程。本文主要对电工电子实习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的改革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
俄国公社解体证实了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设想
-
作者:
黄靖
周太山
来源:
理论导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逻辑论证
马克思
“跨越”设想
恩格斯
证实
-
描述:
。俄国公社事实上解体而没有实现跨越,是因为没有同时具备实现跨越的四个条件。俄国公社事实上解体是证实而不是证伪了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设想。
-
牟柏岩:"折腾"胖子
-
作者:
张慧子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化
感觉
艺术作品
手法
艺术家
洗浴中心
环境
空间意识
实体
雕塑
-
描述:
从2003年的"洗浴中心",到2005年岁末在3818库的"坏孩子的天空",再到2007年的"胖子在aye画廊",牟柏岩的"胖子"日渐脱离再现而转向表现,由开始比真人略大的形象迅速膨胀,到了2007年,它已经"长"到无法顺利搬运到aye画廊。如今"胖子"雕塑已经成了老牟艺术上
-
面对《面对》:陈浩波访谈
-
作者:
陈浩波
Sylvia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呈现方式
判断
思考问题
社会环境
宇宙时空
人生
现实世界
作品
雕塑
思维模式
-
描述:
Sylvia:看到您最近的一批新作.感觉它们是在立足于架上雕塑形式语言基础之上.并与新的图像呈现方式相融合之后所作出的一种寓言式判断。陈浩波(以下简称陈):我想是这样.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都有不同.早年对于传统美学的崇尚到如今已经转化为一种内省,自觉的方式。语言上.我越来
<
1
2
3
...
5
6
7
...
41
42
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