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马端临与《文献通考》
作者: 梁怡   来源: 文献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末元初   马端临   学识渊博   学习计划   元英宗   宋朝   文献通考   乐平   四库全书总目   国史  
描述: 马端临(1254—?),字贵与,号竹州,饶州乐平人(今江西乐平),宋末元初学者。马端临出身于官僚世家。其父马廷弯官至宋朝右丞相,又学识渊博,曾任国史院编修官和实录院检讨官。家藏坟索,积书连楹。端临自幼勤奋好学,常寝馈其中,终日苦读。或默诵沉思,自问自答。他曾与当时休宁精深朱子之学的曹经结为好友,师承有自。并学后梁袁峻,自定学习计划,日抄经史五十张。于是,学业猛进。十九岁袭父荫做承事郎。二十岁中漕试第一。
马端临与《文献通考》
作者: 梁怡   来源: 文献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末元初   马端临   学识渊博   学习计划   文献通考   乐平  
描述: 马端临(1254-?),字贵与,号竹州,饶州乐平人(今江西乐平),宋末元初学者.马端临出身于官僚世家.其父马廷弯官至宋朝右丞相,又学识渊博,曾任国史院编修官和实录院检讨官."家藏坟索",积书连楹.端临自幼勤奋好学,常"寝馈其中,终日苦读".或默诵沉思,自问自答.他曾与当时休...
戏剧舞台一枕收 元青白釉戏剧舞台枕概述
作者: 杜岳松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末元初   成书年代   戏剧舞台   《醉花阴》   景德镇窑   元代   瓷业   李清照词  
描述: 李清照在名作《醉花阴》中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由于在元代蒋祈所著的《陶纪》称:“景德陶,昔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关于《陶纪》一书,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考证认为该书成书年代早于元代,书中记述的是南宋或南宋末元初的景德镇瓷业历史,《陶纪》中景德镇瓷有“饶玉”美誉的记载,也使陶瓷研究界认
一座因钧瓷而出彩的千年古镇 ——禹州神垕古镇访问记
作者: 李华云   来源: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末元初   成书年代   戏剧舞台   《醉花阴》   景德镇窑   元代   瓷业   李清照词  
描述: 相传,唐玄宗喜爱钧瓷,封赐产地为神垕.据记载,宋徽宗喜爱钧瓷,设大宋官窑为御用贡品.清朝乾隆皇帝有多首吟咏钧瓷的诗作,对钧瓷的喜爱溢于言表,更是了得. 钧瓷?钧瓷有什么不同?神垕?神垕在哪里?在中原大地之上,还有这么一座古镇,因钧瓷而兴,千年窑火不息,被誉为中国钧瓷之都,知道和了解的人却并不多.世人大多知道景德镇,却不知道古时神垕镇的名气一点也不输景德镇.
论瓷石和高岭土的联系与区别
作者: 律海明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末元初   原料   景德镇   矿物   成分   高岭土  
描述: 景德镇地区的制瓷原料从历史上来分析,大致可以分为瓷石和高岭土两大类。从五代开始一直到宋末元初,景德镇地区基本上是用瓷石单独制瓷。到宋末元初,由于上层瓷石原料的匮乏而导致的原料危机,引出影响和改变中国制瓷史的高岭土,从而形成“二元配方”,即“瓷石加高岭土”。那么什么是瓷石,什么是高岭土,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的矿物组成都是什么?其矿物组成的各种成分在成瓷过程中都起什么作用?我们下面就瓷石和高岭土的定义及使用情况,瓷石和高岭土的受热情况分析,瓷石和高岭土所含主要矿物成分在成瓷过程中各起的作用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
实物佐证: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创烧时间应在宋末元初
作者: 张金彬   来源: 理财(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末元初   青花瓷   制作年代   时间   图案纹饰   景德镇   元代   风土人情  
描述: 胎、釉、器形、纹饰及绘画用料和画法代表各个时期的陶艺特征,特别是人物纹饰较其他诸如动物、山水、花草、图案纹饰,更能反映当时的风土人情,对于判断器物的烧造年代尤为珍贵.观察人物纹饰的发式、服饰、五官、姿态等绘画细节,可以大致判断出器物的制作年代.
浓墨重彩绘英雄:读长篇小说《张弘范》
作者: 郭湛芳   来源: 出版参考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末元初   中华民族   英雄   忽必烈   元世祖   画像   张弘范   长篇小说   战争   小说作者  
描述: 一部长篇小说,封面是威武的元代大将军张弘范雕塑画像,黑色衬底,沉稳,大气,凝重,散发着新鲜的油墨芳香.迫不及待地打开书页看下去,面前浮现出宋末元初那场载人中华民族史册的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 张弘范是元朝河北东西路都元帅、昭毅大将军、蔡国公张柔的第九个儿子.他在那场战争中"据鞍纵横,横槊酾酒",叱咤风云.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元世祖忽必烈封他为镇国上将军,委任为江东道宣慰使.其声名之威赫,盖一时华夏;其功勋之卓著,压一世群雄.我被作家出版社新出版的这部小说吸引,几乎一口气看完,其中有小说艺术感染力的作用,也有我对小说作者郝尊先生的钦羡之情.
张炎的水仙“情结”
作者: 邓乔彬   张秋娟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末元初   浪淘沙   杨万里   张炎   水墨画   弱水   清平乐   浣溪沙   水仙花   南宋  
描述: 一水仙是一种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六朝时被称为“雅蒜”,宋时被称为“天葱”,冬季时开放。单瓣的水仙花,花瓣洁白如同圆盘,花心副冠为黄色,形状宛如酒盏置于银台之上,因此有“金盏银台”之称。多瓣的水仙花,花瓣卷皱,上淡白下微黄,又被称为“玉玲珑”。“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这是杨万里《咏水仙》诗中的一句,写的就是水仙的独特之处。如果说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那么水仙更是远离尘埃,只需一瓢清水就可生长开花。它超然脱俗,雅致高洁,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宋末元初的张炎即是其中一位。张炎(1248—1322),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为循王张俊六世孙。其家族乃历代官宦,祖上均能诗工词,如曾祖张?是南宋中期著名文人,有诗集词集传世,其父张枢也有《寄闲集》,其中有九首留存于《绝妙好词》。生活在这样一个富奢豪华、重诗词修养的家庭中,张炎必然“好为词章”。再从南宋的文艺背景看,文人都有着书画、音乐、诗词的普遍性艺术追求,很多文人同时又都是书法家、画家、收藏家、琴师、鉴赏家。周密既长于乐章,又兼工诗文、擅长书法,还喜以梅兰竹石为题材作画。张炎的音律老师杨缵,“有《紫霞洞谱》传世。时作墨竹”(《图绘宝鉴》)。与张炎有交游...
“青花”成熟何其晚
作者: 朱方诚   来源: 书画艺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末元初   青花瓷器   审美时尚   景德镇   成熟   元代   陶瓷艺术   陶瓷业   写意画   中华文化  
描述: “青花”是世界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我国陶瓷业中的重要品类。“青花”是用含钴的矿料直接在烘干的素胎上描绘、上釉后入窑一次烧成,呈现白底蓝彩的釉下彩瓷器。无论是烧造历史之早,还是从传播范畴之广,都可以说开创了世界瓷业的奇迹。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开,把“青花”瓷种放到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上来看,就会发现“青花”发展的契机、过程和成熟的原因。一九二九年,江西玉山县发现一件带有元代至正十一年(1351年)铭款的青花象耳瓶, 引起了海内外学者“青花”研究的热潮,逐渐形成了青花成熟于元后期观点,并且把与这件象耳瓶相近的元青花瓷器,定为“至正型标准器”。然而,青花的创烧,又源于何年?有人说宋代,但迄今为止,在景德镇宋代窑址还不见“青花”影踪。有人说起于元代,可是,一九七六年在南朝鲜新安海底里,发现元中期沉船,打捞起一万多件瓷器,却不见一件“青花”。于是,又有人认为青花创烧于元后期,论据是元代景德镇的制瓷能力,完全能够创制并在短期内很快烧成比较成熟的青花瓷,更有人认为“青花”是元代从西亚引进的新瓷种,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一九七八年,浙江金沙塔基出土了北宋青花残片,终于较为确切地把“青花”创烧期提前了三百多年。(图一)假如我们联系江西吉州宋末元初窑址出土的“青花”瓷。联系云南玉溪窑址出土的摸印青釉青花瓷器。联系“唐三彩”大量应用钻料等史实来看,不仅“青花”创烧范围可以大为拓宽,而且可以推断“青花”之源还要遥远的多。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