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汪建伟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习   中国花鸟画   潘天寿   素养   美术教育史   中国画家   艺术家   大道   宝贵财富   作品  
描述: 我汪建伟,1958年出生,陕西黄陵人。1987年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毕业。历任成都画院保管兼资料员,北京画
副院长 雷波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习   中国花鸟画   潘天寿   素养   美术教育史   中国画家   艺术家   大道   宝贵财富   作品  
描述: 我雷波,1965年生于广西。1991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2007年任广西省美协主席。2008年调入北京画院。现任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市美协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秘书长。我的画:这些年我的画总在变,朋友们也总在问。风格相对稳定,给
王沂东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习   中国花鸟画   潘天寿   素养   美术教育史   中国画家   艺术家   大道   宝贵财富   作品  
描述: 我王沂东,1955年生于山东省蓬莱县。1975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校美术系并留校任教。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并留校任教,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基础部主任。2004年10月起,任北京画院专职画师、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白羽平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习   中国花鸟画   潘天寿   素养   美术教育史   中国画家   艺术家   大道   宝贵财富   作品  
描述: 我白羽平,1960年生于山西右玉。1979年考入山西雁北艺术学校舞台美术专业学习,1982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86年考入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199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第9届油画研修班学习。2000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首届高级研修班学习。2004年调入北京画院任国家一级美术师。2007年任北京画院油画创作室主任。
张大千、吴冠中再推近现代书画高峰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现代书画   潘天寿   中国嘉德   保利   香港苏富比   吴冠中   李可染   张大千   春季拍卖会   起拍价  
描述: 去年近现代书画的话题榜被潘天寿、李可染先生"承包"了,今年会不会是张大千和吴冠中先生接过接力棒呢?在上个月香港苏富比2016年春季拍卖会中,张大千的《桃花源》最终以2.7亿港元成交,刷新了此前也是
张策画鹰的新境界
作者: 程义伟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象   潘天寿   境象   立象   李苦禅   张策   艺术语言   康定斯基   白鹰   审美意象  
描述: 铁岭画院院长著名画家张策以画鹰闻名。他在通往艺术的路途中,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其一,在艺术上首先达到了视觉的高度,即鹰的形象的纯粹掌握,用工笔和写意形式的高度技术。因为有创新,就必须具备传统一样的品质。其二,精神力量的最
玉石人物雕刻与现代写实人物雕塑比较
作者: 赵瑞娟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潘天寿   解剖知识   语言方式   艺术潮流   创作语言   精神载体   艺术天分   艺术形式   创作思想   艺术主题  
描述: 雕塑艺术特别是写实人物雕塑语言,作为重要的艺术主题和文化精神载体,它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反映,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信仰的体现,也是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的体现。作为两种不同的写实人物雕塑艺术,玉石人物雕刻与现代写实人物雕塑在原理上和本质上有很多是相同的,都是通过人像的刻画来表现人类的思想和感情。但是作为创作体系,它们却很不同。以严谨的比例、解剖知识为基础的现代雕塑,继承传
传统笔墨现代语境——高明宇大写意花鸟画解析
作者: 贾德江   来源: 黑龙江画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潘天寿   西方绘画   审美意趣   明宇   现代语境   文化隐喻   世界艺术   不似之似   写意花鸟画  
描述: 纵观当代花鸟画坛,工笔花鸟已是枝繁叶茂、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呈现一派明媚春光,正以面向世界艺术的态势,迎来新的繁荣盛景。而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写意花鸟画,尤其是大写意花鸟却不尽如人意。虽然涉足者不计其数,实难见得笔墨精妙之佳作。传统笔墨功力的弱化、文化含量的浅薄、难脱古人的范式、缺乏个性化的表现等等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让大多理论家和关注
浅谈中国画的现代构成——以潘天寿作品为例
作者: 郑旭彬   来源: 人民之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君子   潘天寿   形式感   吴昌硕   绘画题材   墨彩   中国美院   现代意味   中国美术   平面构成  
描述: 潘天寿先生被誉为传统绘画最后一位大师,其作品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气势磅礴,趣韵无穷。我觉得他的作品之所以吸引观众,引人入胜,现代意味的构图,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他的作品为例
“叛逆”画家赵无极,在巴黎“发现”中国
作者: 曹涵   来源: 名人传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潘天寿   艺术家   毕加索   阿尔茨海默病   绘画艺术   无极   马蒂斯   林风眠   勋章  
描述: 他同建筑大师贝聿铭、作曲家周文中一起,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 他早先是吴大羽、潘天寿和林风眠的学生,后又与米罗、马蒂斯、毕加索等是近邻挚友; 他是“外来户”,却被法国政府奉为“座上宾”,曾
< 1 2 3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