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天寿】搜索到相关结果 127 条
-
青花瓷
-
作者:
黄唯君
来源:
航空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潘天寿
工笔
艺术研究
构图
立意
古韵
绘画
张大千
作品
静穆
-
描述:
青花瓷
-
咫尺方寸中能容大世界——关于中国墨彩画艺术的再思考
-
作者:
高双洋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重彩画
潘天寿
墨彩
笔墨精神
审美形式
世界艺术
李可染
艺术语言
当代中国画
-
描述:
在探索当代中国墨彩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的同时,要重新认识中国墨彩画在历史中的地位和现实中的意义。并进一步优化、充实墨彩画内在的审美形式,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
浅谈工笔画中的诗意构成
-
作者:
孙立业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诗人
潘天寿
绘画观念
艺术创造
层叠冰绡图
画意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中国绘画
李公麟
-
描述: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画无诗意则无情韵,诗无画意则如白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诗人和画家共同追求的境界,也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品评标准。
-
“中国写意”——中国美术馆邀请展
-
作者:
本刊讯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宾虹
潘天寿
写意精神
靳尚谊
刘小东
吴长江
美术馆馆长
李可染
林风眠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类140余位艺术家的240多幅作品,既包括了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徐悲鸿、林风眠、李可染等美术界先辈,也呈现了靳尚谊、詹建俊、潘鹤、钱绍武、吴长江、刘小东等诸多当代创作力量的作品,集中展现了不同画
-
各地短信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桃花坞木版年画
潘天寿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画
木刻年画
中国美术
美术馆
油画
书画作品
山西省
-
描述:
南宁举办中国美术名家兔年专题展1月28日,"玉兔呈祥——中国美术名家兔年专题展"在南宁市望园路9号广西美术出版社美术馆开幕。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漓江画派促进会会长黄格胜以及漓江画派名家雷务武、谢森
-
宁波美术又上层楼:记宁波中国画艺术研讨会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宁波模式
美术活动
艺术本体
潘天寿
中国画家
理论家
中国画艺术
文化建设
建党80周年
美术创作
-
描述:
宁波书画作品展于5月11日至16日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展出,这是宁波市自去年庆祝建党80周年油画展后的第二个大型晋京画展,展出了一百余幅宁波及宁波籍中国画家的作品。5月11日下午,由美术理论家王仲主持,在京部分理论家、艺术家参加,召开了“宁波中国画艺术研讨会”,下面是研讨会发言摘要:王仲(中国美协《美术》杂志负责人):宁波这几年美术搞得非常活跃,去年就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搞过一个庆祝建党80周年的大型油画展,那个展览非常成功,在全国很有影响,对新世纪中国油画的发展很有促进作用。没想到时隔不到一年,又在北京举办中国画作品展览,确实令我们感到这几年宁波在美术工作上很下功夫。我看了这个画展,一是觉得宁波的中国画创作很有生气,很有潜力,很有发展势头。另一个是认识到,许多人所熟知的著名画家原来都是宁波人。这说明宁波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培养了许许多多的画家。这次展出的中国画,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既显示了宁波中国画家的新追求,也显示了他们的历史传统渊源。北京的理论家和画家看了展览以后会有许多观感,也希望借此机会与宁波的画家进行对话与交流,共同探讨宁波的中国画应该如何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的中国画应该如何发...
-
“古墨新痕”:水墨语言研究与转换
-
作者:
冯崇利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动感
徐悲鸿先生
潘天寿
水墨语言
相衬
创作奖
写意画
古墨
中国美术
画如其人
-
描述:
一滴墨随毛笔落到纸上,浸润进去,变幻层次,黑、浓、湿、干、淡——颜色呈现开来,这是中国水墨的奇妙世界,我们从小就感受着这种意境审美的愉悦。它已不是浮于纸面的笔墨,而是浸透到了精神世界里的一种和谐与自然。它似乎恍惚、似乎浑然,而这里面有物象、有形体和精神。多想在雕塑里看见这形影桕悦、象色相融的韵律,让这虚实桕生的墨色、让这变幻的形
-
张书旂年表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花鸟画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出版社
潘天寿
上海
画展
旧金山
美术品
周恩来
徐悲鸿
南京
-
描述: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张书旂,生于浙江浦江礼张,原名世忠,以字行。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八岁能摹仿叔画且极似,叔大为惊奇,便教以作画和使用笔墨。1910年宣统二年庚戌十一岁入私塾及高小读书,偶尔涂抹,尝受长辈赞赏,且多写人物,圣贤将相,描摹成帙。1922年壬戌二十三岁7月,以优等生毕业于金华七中。八月进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求学,先学油画、水彩、木炭素描。后学国画,受当代画家吴昌硕的教导,并拜丹阳吕凤子先生为师,学完了四年的课程。花鸟以自学为主。
-
谈颖人为人与颖人作画
-
作者:
徐永祥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于颖
潘天寿
绘画语言
留校工作
绘画理论
朱颖
中国画创作
人我
画如其人
-
描述:
关注原因朱颖人颖人先生1949年从苏州美专转入杭州国立艺专三年级学习时,我同年也考入了杭州国立艺专,留校工作后,我们又同在黎冰鸿研究生班学习,屈指算来,已有66年友谊了。,关于颖人我有几方面印象很深。颖人先生基本功扎实,全面,在同学中才华突出,特别是在油画的色彩方面有自己的心得,而且由于他在早年学过中国画,在中国画创作上也有自己的理解。当年朱颖人先生是被前辈老先生们一致看好的。
-
承上启下 素养全面:大道纯粹·朱颖人花鸟画作品展
-
作者:
刘大为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习
中国花鸟画
潘天寿
素养
美术教育史
中国画家
艺术家
大道
宝贵财富
作品
-
描述:
,先学油画人物画,后改学国画花鸟画,成为吴茀之先生的入室弟子。从1952年毕业留校后,一直在中国美院任教至今。他上承严文樑、林风眠、潘天寿、吴茀之等一代名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