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肖像画的凝视:对自我空白的可能性填补与修复
作者: 罗奇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部世界   可能性   凝视   修复   艺术家   自我   图像   绘画   空白   肖像画  
描述: 由于绘画的实用主义,肖像画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艺术的边缘或次等类型,即使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它也是屈从在历史画之下的。我们可以从Edouard Pommier的《肖像画理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时代》(巴黎,伽利玛,1998)中找到这段历史的文献。而黑格尔对此却是不认可的,他以其卓越的洞察力力图说明肖像画的完成取决于"内在生命"或"精神性特征"的传达,绘画的真理性的实现。肖像画本来是在那里的,在本文中我无意将之放大或缩小,只是对于存在的关注与研究,以期通过肖像画与人的映射关系,照亮某个小小的角落。
新视觉时代的油画系建构与教学
作者: 王维加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   视觉形式   视觉时代   主流文化   当代文化   美术学院   外部环境   油画  
描述: 步入21世纪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觉时代,它的丰富复杂和多元化彻底打破了所谓主流文化一统的坚冰,视觉形式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格局,从平面到空间,从二维到三维,当代文化触手可及,并处在不断快速更新中,虽然更新并不
取精用宏(徐悲鸿研究之七)
作者: 艾中信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文艺复兴   西洋素描   形式美   现实主义   外部形式   中国画家   造型基础   中国画   徐悲鸿   油画  
描述: 融会中西——学习欧洲文艺复兴精神——艺术与科学相通——形与神的辩证统一——形式美问题——中国画的创新
马纳西埃:从宗教内容到政治内容
作者: 马蒂娜·马丹   徐伟民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部世界   纳西   画家   政治内容   宗教信仰   双重性   相似性   耶稣基督   作品   耶稣受难日  
描述: 根据巴黎第一大学美术史学报《评沦—欣赏》(《Ecrit-voir》) 主编埃里克·展艺科(Eric JANICOT)先生的建议,本刊将从这一期开始与其建立交流关系,互相发表对方10篇论文。将在《评论—欣赏》上发表的本刊论文为:《油画传入中国及其早期的发展》,水天中;《油画今昔与教学》,闻立鹏;《淘尽黄沙始见金——论贾又福》,杜哲森,《美术史系三十年》,薛永年;《论齐白石在艺术上的革新精神》,朱丹;《我的老师除悲鸿》,冯法祀;《近代美术的先驱者李叔同》毕克官;《忆蒋兆和先生》,韩国榛;《陈抱一和中国早期的油画运动》陈端林;《选择,立足于我们的脚下》,皮道竖。这10篇论文将作为专号同时发表。本刊将陆续发表《评论—欣赏》杂志推荐的10篇论文。
文艺理论专题·什么是艺术
作者: 朱兰芝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离骚   外部世界   喜剧   乐之   论语   孔夫子   艺术品   屈原   别林斯基   社会生活  
描述: 艺术有偌大魅力,它令人神往、迷恋和陶醉。即使颇重人伦哲理的孔夫子也莫能外,以至在参观《韶》之后“三月不知肉味”,慨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艺术何以如此呢?答:就因为它是艺术。只是应该了解:什么是艺术?说到艺术,人们也许会想到古代东方巍峨壮观的殿字,古代希腊神态活现的雕塑,也许会想到屈原恣意驰骋的《离骚》,巴尔扎克痛快淋漓的《人间喜剧》……。自然,这都是艺术。但是,就象不能指柜台上的电视机和纽扣以回答什么是商品一样,这种感性直观的罗列也
什么是艺术
作者: 朱兰芝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离骚   外部世界   喜剧   乐之   论语   孔夫子   艺术品   屈原   社会生活   别林斯基  
描述: 艺术有偌大魅力,它令人神往、迷恋和陶醉。即使颇重人伦哲理的孔夫子也莫能外,以至在参观《韶》之后“三月不知肉味”,慨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艺术何以如此呢?答:就因为它是艺术。只是应该了解:什么是艺术?说到艺术,人们也许会想到古代东方巍峨壮观的殿字,古代希腊神态活现的雕塑,也许会想到屈原恣意驰骋的《离骚》,巴尔扎克痛快淋漓的《人间喜剧》……。自然,这都是艺术。但是,就象不能指柜台上的电视机和纽扣以回答什么是商品一样,这种感性直观的罗列也
谈服装空间构建
作者: 王霄月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部空间   人体   外部空间   服装材料   建筑空间论   建筑学派   服装空间   三度空间   服装设计者   空间语  
描述: 意利大有机建筑学派理论家塞维(Bruno Zeri)在他的《建筑空间论》中谈到:“一个人哪怕只是稍微思考一下问题就会懂得,建筑的特性——使它与所有其它艺术区别开来的特征——就在于它所使用的是一种人包围在内的三度空间‘语汇’。绘画所使用的是两度空间语汇,尽管所表现的是三度或四度的空间。雕刻是三度空间的,但都与人分离,人是从它的外面来观看它的。而建筑则象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的效果。”塞维将建筑与绘画、雕塑加以比较,把建筑视作“空心雕刻品”,强调“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
建构哲学空间,雕塑思维个性(访杨耕博士)
作者: 《学术研究》记者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部空间   人体   外部空间   服装材料   建筑空间论   建筑学派   服装空间   三度空间   服装设计者   空间语  
描述: 建构哲学空间,雕塑思维个性(访杨耕博士)
随她去荡漾
作者: 翁星宇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部世界   任伯年   潘天寿   系列   吴昌硕   横向扩展   八大山人   作品   文化现象   实用主义  
描述: 挖掘,或横向扩晨开来,今天会成为一系列更有价值和影响的作品。然而,对一个自己感悟到的文化现象做解构,或对当下社会、文化现象徽的切片错位式的批评和揭示,以表达多层隐喻的行为和思考方式却突然戛然而止。外部
砚边拾得——工笔花鸟画创作的思考与实践(节选)
作者: 张伟民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部世界   自身   历史环境   欣赏   传统   画家   艺术创作   工笔花鸟画   母体   现代  
描述: 作为一个现代画家,他孕育于过去的传统,但无法永远依赖于过去.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婴儿离开母体是必然的,也是生存与发展的必须.进一步吸收外部世界养料才能拓展自身,当固有传统的历史环境在变化,生产力关系在转变,艺术创作的目的与欣赏对象和历史上的情况有了相当变化的今天
< 1 2 3 ... 9 10 11 ...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