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境】搜索到相关结果 540 条
-
澄怀味象:2010高鸣油画艺术展在沪正式开幕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灵境界
油画艺术
画展
艺术展
上海大剧院
安徽省
美术作品
澄怀味象
美术家
中国美术
-
描述:
澄怀味象——2010高鸣油画艺术展于2010年7月14日在上海大剧院画廊正式开展,本次画展展出40余幅油画作品,均为高鸣近期力作。本次画展是高鸣继3年之后第二次来上海办展。作为现任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财
-
李牧遥“美丽等待”油画作品展
-
作者:
李牧遥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风景
色彩
青年画家
审美取向
梦幻
画面
环境
乌江画廊
-
描述:
李牧遥“美丽等待”油画作品展
-
悟象化境:对传统思维的当代重述
-
作者:
曹星原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述
传统思维
化境
文化探究
丹培拉
当代
艺术语言
作品
表现语言
油画
-
描述:
从张元的创作过程看,艺术语言的认识和产生确定了他对社会生活、文化探究和实践存在的境域的形成。张元作品的最大特点是他的画境不是预设的,而唯一能够预设的是他的积淀的心象。由于张元不依赖,也不可能依赖其他现成的油画表现语言,而只能在对材料探索的过程中一
-
浅谈中国写意雕塑的若干文化特征
-
作者:
吴业明
曹潇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意境界
写意雕塑
意象本质
文化特征
-
描述:
在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中,写意雕塑一直是学界热议的话题。如何将起源于中国绘画的写意理论恰当地运用到雕塑创作中去很值得研究。中国写意雕塑的文化特征是什么?学习与实践中的思考,有助于我们清楚地知道应该怎样去做雕塑,应该做什么样的雕塑。
-
论现代环境雕塑中“情”的注入
-
作者:
杨中贵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雕塑情感注入
-
描述:
文章从现代环境雕塑作品使观赏者“先入为主”及“意余于象”的规律入手,并从赋予作品生命力、材料与构思交融两个方面论述了现代环境雕塑中“情”的注入方法。
-
在当代文化环境中构建中国式雕塑体系
-
作者:
朱连城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四大文明古国
体系
演进历程
当代
传统雕塑
文化环境
中国式
-
描述:
中国古代传统雕塑以其独具的品质风貌历经几千年岁月的洗礼,不仅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同时形象地呈现出整个华夏文明的演进历程。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形成了绚丽多姿、生生不息的文化生态。遍及祖国大地的雕塑遗迹,犹如一座座蕴藏丰富的艺术宝矿,期待着人们对它进行开掘和利用。
-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创造”:介绍北京城市景观雕塑的一例“中国创造”实践
-
作者:
刘颖芳
宋如意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创造”
传统文明
景观雕塑
西方文明
实践
城市
北京
全球化语境
-
描述:
文章以中国城市建筑环境的全球化趋势为大背景,提出了我们只有摆正对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态度,完成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的对接,并从自身文明中汲取营养,才能实现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富于强劲文化创造力的中国
-
米澄质作品选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装饰设计
现代环境
在读博士生
大学美术
雕塑系
-
描述:
米澄质,男,1964年生,198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在读博士生,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环境与现代装饰设计。
-
流动的印象——关于我近期创作的体会
-
作者:
陈辉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能源危机
空气污染
生活环境
视觉感受
城市生活
印象
作品创作
水危机
-
描述:
其带来的便利;另一面城市也带来了我们现代人种种的忧虑,譬如水危机、空气污染、能源危机等等。我想通过作品表现生活环境给我带来的这种虚无缥缈、晃动眩晕的感觉,表现人和城市这种若即若离、爱恨交织的感受。
-
公共艺术的概念之争与发展策略
-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家
公共性
城市文化环境
四个问题
发展研讨
雕塑家
环境艺术
城市雕塑
概念
公共艺术
-
描述:
9月26日下午举行的“从城市雕塑到公共艺术——城市文化环境发展研讨会”,围绕着“如何界定、评价公共艺术,发展中国公共艺术”展开深入讨论。会议由王中、张浩达、任世民三位教授共同主持。讨论的内容基本
<
1
2
3
...
27
28
29
...
52
53
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