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塑】搜索到相关结果 418 条
-
纪念性雕塑怎样出“新”?——向“抗日战争纪念群雕”进一言
-
作者:
云岗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群雕
现实主义
抗日战争
泥稿
柱形结构
座谈纪要
“新”
象征性
无中心
纪念性雕塑
-
描述:
去年第7期《美术观察》所刊由中央美院雕塑系集体创作的“抗日战争纪念群雕”图片及座谈纪要,向人们展示泥稿的同时并作了较高的自我评价。也许正是由于“抗日战争纪念群雕”的特殊意义,创作者们确是很认真深入
-
当代雕塑的问题和思考
-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雕塑
民族传统
当代中国
第三条道路
雕塑家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传统雕塑
现代雕塑
《收租院》
-
描述:
目前雕塑界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引发了我们的乐观主义情绪,而正是这种情绪遮避了我们对雕塑问题严重性的认识。《当代雕塑的问题和思考》一文认为,雕塑的非雕塑化问题,雕塑家的当代情感与传统雕塑样式的冲突
-
西方当代雕塑概述
-
作者:
易英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置艺术
现代主义艺术
雕塑家
古典主义
作品
超现实主义
传统雕塑
波普艺术
观念艺术
现成品
-
描述:
自从60年代波普艺术兴起之后,西方雕塑艺术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形态上看,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雕塑与观念艺术的结合。尽管现代主义艺术从本世纪初以来改变了传统雕塑的面貌,但是古典主义向现代主义的转变
-
当代雕塑二题
-
作者:
顾丞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因素
前卫艺术
当代意义
形式分类
作品
城市雕塑
传统雕塑
二十世纪
现成品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的配角方式存在——传统写实雕塑龟缩在美术学院的高阁上,满目不堪的城市雕塑占据着生活空间日益缩小的楼群和广场,更多的“泛雕塑”却活跃在前卫艺术舞台上。自八十年代国人引入了装置艺术方式后,雕塑的概念
-
关于雕塑与装置的界标划分
-
作者:
马钦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状态
形态学研究
生命体验
装置艺术
界标
文学批评理论
艺术家
现代艺术
造型艺术
雕塑
-
描述:
Journal of Aesthtics.Vol 24.NO.1.Wnter 1984)一文中,相对于现代造型艺术的特征,提出了三条标准:1、理解的升华(The promotion
-
世纪末中国雕塑走势
-
作者:
徐恩存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回归
世纪末
新的美学原则
雕塑作品
生存状态
雕塑家
雕塑艺术
现代雕塑
传统人文精神
意义和价值
-
描述:
世纪末在时间意义上展示了东西方文化撞击、融汇的重要历史特征,特别是此时的世界艺术潮流,为我们观察中国雕塑走势提供了参照。 总的来看,世纪末中国雕塑主要是一种有共同否定目标,然而主张却极为多样、成分
-
创作雕塑也是创造历史
-
作者:
王玉良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亨利·摩尔
立体主义
艺术家
布朗库西
雕塑家
造型艺术
超现实主义
城市雕塑
艺术魅力
现代雕塑
-
描述:
城市雕塑作为一个新的美术类别,其产生乃至发展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在这个领域中,西方的城市雕塑就其打破传统意识、突破历史模式、加强视觉冲击力等方面均趋向成熟,无疑堪为我们的楷模。城市雕塑又在作用于环境
-
当代中国雕塑的创作状态
-
作者:
王林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文化
公共雕塑
当代中国
当代艺术
现代主义
雕塑家
作品
城市雕塑
传统文化
李大钊
-
描述:
投入城市雕塑。而城雕从创作体制到工程投标,都囿于学院主义标准和惯性审美需求,很少能真正体现艺术创造力。其中比较突出的作品,是钱绍武的《李大钊》和叶毓山等的《歌乐忠魂》。《李大钊》以阿兹特克石雕头像的石材
-
《行动剧场:历史与雕塑》的行动方案
-
作者:
杨阡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活动
戏剧艺术
固定化
剧场
文化意味
学术活动
行动
艺术形式
雕塑
话剧院
-
描述:
本次戏剧活动作为展览活动的一部分也是一次学术活动。 一、这次戏剧学术活动的主题为:历史与雕塑 所以提出这一主题的理由是为了进一步深化雕塑展的学术主题,把雕塑作为一个固定化了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从其外
-
《永远的回归》——'97南山雕塑展
-
作者:
钱绍武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七”回归
改革开放精神
秦陵兵马俑
钱绍武
深圳市南山区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雕塑理论
社会主义文艺
雕塑艺术
现代雕塑
-
描述:
在人类艺史中,雕塑是一个相当古老的“品种”。其起源与人类的祭祀和纪念活动密切相关,此外,与实用性器物结合也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正象中国人会为自己的红山文化女神塑像、秦陵兵马俑、汉霍去病墓雕刻等等众多
<
1
2
3
...
34
35
36
...
40
41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