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何为雕塑
作者: 顾丞峰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因素   广义   狭义   雕塑概念   雕塑理论  
描述: 在二十世纪末,新世纪初的年代里,对于中国艺术家来说,雕塑,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手段,还能做些什么? 这个问题乍听起来问得有些多余,只要看看至今还忙于教学的各大艺术院校的雕塑系、雕塑专业的仍然按部就班的严格教学,再看看个城市中雨后春笋般地矗立起来的城市雕塑,提这个问题不是有些杞人忧天吗?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在世界的范围里,你很难给雕塑再下一个令人信服的定义:传统的、手工放大的雕琢和塑造手段在今日的新材料、新方式充斥制作空间中,传统的架上雕塑在今日纷繁的后现代艺术大格局中已显得微不足道。传统写实雕塑龟缩在美术学院的高阁上,满目不堪的城市雕塑占据着我们的生活空间日益缩小的楼群和广场,更多的“泛雕塑”则活跃在前卫艺术舞台上。自八十年代国人
当代雕塑二题
作者: 顾丞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因素   前卫艺术   当代意义   形式分类   作品   城市雕塑   传统雕塑   二十世纪   现成品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九十年代行将过去,充分显示人类的智慧的艺术昭示给我们什么呢?看来人类的智慧有时也会为其自身所缠绕——不少横亘在二十世纪的问题看来还要带如二十一世纪,比如雕塑,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它一直以某种不可或缺的配角方式存在——传统写实雕塑龟缩在美术学院的高阁上,满目不堪的城市雕塑占据着生活空间日益缩小的楼群和广场,更多的“泛雕塑”却活跃在前卫艺术舞台上。自八十年代国人引入了装置艺术方式后,雕塑的概念比任何时候都来得令人捉摸不定。尽管从当代艺术角度看形式分类已不具有本质意义,尽管我们可以用艺术的名义命名一切具有当代意义的创作,但在中国这还远不是大家的共识,由于形式的分类所引出的问题仍然困扰着许多人,看来应象在艺术的其它领域一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