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米巧铭 用油画展现国粹的美女画家
作者: 韩永茂   来源: 人物周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器   生平事迹   中国   雕塑  
描述: 米巧铭,一位思想与艺术对话,色彩与心灵碰撞的艺术家。画布上跳跃的色彩是她情感的表达,锐意创新和追求神韵是她的人生轨迹。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通过她的油画作品弘扬和展示中国悠久的文化艺术。 少年时期的文化熏陶 米巧铭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爷爷奶奶是老红军,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接受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熏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柏林寺铜钟
作者: 曹静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铜钟   万善寺   往生净土   陀罗尼   雕塑工艺   普贤行愿品   火珠   两条龙   康熙皇帝   遒劲有力  
描述: 钮为常见的双龙头蒲牢雕塑造型(见图2),构思巧妙,两条龙的龙头垂首俯瞰,龙身上下交叠缠绕在一起,龙的尾部分别缠绕于对方的左前肢上,双龙身体区分明显,均为五爪龙,双龙共捧一火珠。雕塑工艺细腻、龙身整体线条流畅,龙纹清晰可见,四肢遒劲有力,
孤寂的世界,美丽的忧伤——读怀斯作品中的隐约美
作者: 孙培培   来源: 南风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百科全书   玉米   书包   不妥协   美妇人   家伙   运筹帷幄   男人   企鹅   雕塑  
描述: 的彩陶,到奴隶社会就出现的青铜器,到秦汉时期的宫廷建筑,书法艺术,以及明清的瓷器,无不展现和阐释了中国传统美.而在西方,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米罗,罗丹的雕塑,再到莫奈,毕加索,马蒂斯,还是当代艺术中的杜
最后的巴别塔
作者: 黔山石   来源: 南风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百科全书   玉米   书包   不妥协   美妇人   家伙   运筹帷幄   男人   企鹅   雕塑  
描述: ,以及四个方向的大门,和29道侧门,长80公里的厂区围墙,长12公里高4米厚两米布满了各种先进监视器的实验室围墙,甚至包括实验室里的一个小型锅炉房,还有仍然开着鲜花的花台、喷泉、十个不锈钢雕塑和七十个水泥塑像
雕塑创作的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 尹悟铭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   创作习惯   情感   基本功   雕塑  
描述: 雕塑课程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技法,也要培养其艺术上的审美感受能力。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创作习惯的培养、基本功训练、情感激发以及明确学习目标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并获得预期的良好教学效果。
平民化与戏谑性——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物雕塑创作特色
作者: 徐飞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波普   戏谑性   艳俗   平民化   中国人物雕塑  
描述: 深刻的社会观念。笔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人物雕塑在题材上是平民化的,而在雕塑语言上也出现了通俗化倾向。在观念表达上,雕塑家在表达自己观念的时候却采取了一种戏谑性的方式,而波普和艳俗也成为90年代人物雕塑中最常见的两大艺术手法。
尹悟铭作品欣赏
作者: 尹悟铭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雷同化   随意性   城市景观雕塑   符号化  
描述: 尹悟铭作品欣赏
从周萨神庙看吴哥窟宗教艺术特征
作者: 尚莲霞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萨神庙   吴哥窟   雕塑艺术   风格特征  
描述: 周萨神庙是中国政府直接参与修复的吴哥古迹保护工程,周萨神庙的成功修复是中柬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见证。周萨神庙作为吴哥古迹现存六座小吴哥风格寺庙之一,除了具有吴哥窟艺术的共性之外,在宗教、建筑与雕塑艺术等方面又具有自身独特特征。
精神的乐土:中国意象性雕塑审美意识探析
作者: 董乐意   来源: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意识   意象性   雕塑  
描述: ”的精神气象,中国雕塑艺术也以这种充满了传统哲学魅力的审美特征满足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审美需求。及至当代,中国雕塑的发展承受着各种文化的冲击,如何使中国意象性审美特征与当代艺术的文化大环境相融合,成为当代雕塑家探索和践行的重要使命。
精神的乐土:中同意象性雕塑审美意识探析
作者: 董乐意   来源: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陕会馆   儒商文化   典故   雕塑  
描述: 精神的乐土:中同意象性雕塑审美意识探析
< 1 2 3 ... 31 32 33 ... 190 191 19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