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对话中的雕塑与建筑——黛安娜·撒特访谈
作者: 梅林达·巴洛   凤子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访谈   黛安娜·撒特   装置   建筑   雕塑   录像艺术家  
描述: 装置作品《节点+表面》(2001)将在20021月在纽约的DIA艺术中心展出,其他的3件新装置作品最近也将在纽约的大卫·茨威那(David Zwimer)画廊安装。撒特本人居住于洛杉矶,在帕萨底纳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任教。
格林伯格的梦想——现代主义雕塑之沉浮
作者: 马修·坎加斯   沈莹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流派   美国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   艺术成就   现代主义雕塑   表现形式   雕塑艺术  
描述: 当前,雕塑和绘画之间的关系要远比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更为密切。——克莱门特·格林伯格
印度神奇的卡基拉浩及其雕塑艺术
作者: 章红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生活内容   卫生状况   人的灵魂   寺庙   雕塑作品   性生活   印度教   宗教信仰   雕塑艺术  
描述: 去印度旅行一定要去卡基拉浩,尽管交通不便(除非坐飞机),但其历史与艺术价值确实值得一去.来印度看的就是这些地方。我们一行3人从早上5点钟从新德里出发,由印度司机开车.经过近6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于傍晚6点才到达这里。目前600公里在中国已不算太远.因为有了高速公路.但印度的高速公路里程还很少.五六十公里确实有长途跋涉的感觉。所以到达的当天晚上哪儿都没去.找了个旅店便休息了。别看印度卫生状况并不好.但旅店里似乎还可以.五六百鲁比一天(合一百元人民币)的旅店还住得过去。其实这里是一个很小的
开放的空间——极少主义之后的抽象艺术
作者: 沈莹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摄影   画展   传达   抽象绘画   艺术家   展览   抽象艺术   批评家   极少主义   雕塑  
描述: 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由韦科纳中心举办的“作为绘画划分与移置展”向人们展示了抽象绘画的景观。展览表面上看起来很平常——绘画被重新定义、分裂、瓦解乔装成雕塑、摄影和建筑的姿态从墙壁上走下来,蔓延出
心灵的活的雕塑——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评介
作者: 王韶华   来源: 写作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保姆   形象   对象   艾青   内在节奏   黑格尔   心灵   雕塑   中国现代诗   艺术表达  
描述: 诗,作为一种精粹而崇高的艺术,内容繁复,形式万千,但有其突出的特质。黑格尔在《美学》中讲:“诗把其它艺术的外在对象转化为内在对象,心灵把这种内在对象呈现给观念本身去看,就采取它原来在心灵里始要采取的那个样式。”诗要完成“内在对象”,一是要心灵的孕育,一是寻求与其相适
解析现代诗的审美意象
作者: 孙飞龙   来源: 写作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体   律动   回旋   现代诗   感情   解析   审美意象   动作   展示   雕塑  
描述: 现代诗的中间环节是意象,因而解析现代诗的关键也就是打开意象之门。内在律动即意象之流,只有在感情发生沉淀、解体或化为躁动不宁的情绪之后才可以见到意象流的回旋,并逐渐展示出诗的圆心,使牵引着意象动作轨道的感情得以凝固,定位为雕塑的姿态。但那是审美者的错觉,
诗的平衡
作者: 张军   来源: 写作:高级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   文学   主旨   蕴藉   艺术作品   审美   思想意义   艺术门类   雕塑   音乐  
描述: 艺术作品的肯要前提,就是其完整性。完整的艺术作品。才可谈其主旨的表达.思想意义的深刻,材料的蕴藉.表现的艺术。才可以上升到审美层面上去欣赏。应该说完整性是艺术作品的基础。文学、音乐.绘厕、雕塑乃至于园林.建筑等艺术门类莫不如此。
语象、意象与散文的艺术形象
作者: 孙春曼   来源: 写作:高级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描绘   语象   散文   艺术形象   绘画   艺术形式   文学样式   意象   雕塑  
描述: 跟其它文学样式一样,散文也要以语言为媒介来描绘艺术形象,而不像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那样直接显现艺术形象。语言只是一种语音符号或文字符号,它为什么能够呈现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呢?这确实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三十六计》演义:关于我的水墨雕塑
作者: 周京新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语言   擒贼擒王   雕塑感   “形”   《三十六计》   苦肉计   暗渡陈仓   演义   生命质量   年轻女人  
描述: 《三十六计》实在是一部精彩的“画论”,我在“水墨雕塑”的建造中,试以各计举一反三地思想,随机应变地运用,竟然发现,它们可以令我灵活地在画里画外、心里手里占据许许多多有利的因素,使自己能抓住画机,主动出击,立于不败。
杨年宝雕塑新作方案在抽象与意象之间
作者: 陈孝信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喷泉工程   雕塑作品   环境雕塑   《文心雕龙》   国际学术研讨会   彩色不锈钢   公共空间   设计方案   意象   钢雕塑  
描述: 杨年宝雕塑新作方案在抽象与意象之间
< 1 2 3 ... 17 18 19 ... 70 71 7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