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消费社会的视觉魔术师:评陈文令的具象雕塑
作者: 高岭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令   当代雕塑   语言特征   中国艺术家   英勇奋斗   拟人化   艺术评论家   红色记忆   隋建国   具象雕塑  
描述: 在最近几年的当代雕塑领域里,陈文令是一个热门人物,在许多国内外的重要展览上都能看到他富有个性化语言特征的作品,他也是艺术评论家们和艺术媒体广泛关注的对象。陈文令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如此引人注目,究其原因,有这么几个层面:首先,他非常注重对表现对象的表情神态的把握和表现。无论是他早先在厦门时创作
中国石窟造像的转折点——须弥山石窟
作者: 高岭   来源: 中国国家地理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须弥山石窟   佛教   雕塑工艺   中国   石窟造像  
描述: 除了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丝绸之路上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窟,它们也都记载了历代王朝对佛教的诠释和雕塑工艺的造诣。以佛家谶语“须弥”为名的须弥山石窟,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代表。
花岗岩风化土铺筑路面基层的施工
作者: 骆石平   来源: 广东公路交通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采掘   颜色   塑性指数   高岭   长石   花岗岩风化土   粘土   表层   路面基层   细砂   主要成份   片麻岩   珠江三角洲   石英砂   分布   弱酸性   残积土  
描述: 花岗岩风化土是花岗岩或片麻岩经久风化成松脆状的残积土。其主要成份是石英砂,长石、细砂和高岭粘土,颜色大致成青灰色或红灰色,PH值检验约为5.2~5.8,呈弱酸性,塑性指数一般是10~18。这种土
四边简支单向预应力双向配筋混凝土叠合楼板试验研究
作者: 吴方伯   邓利斌   刘彪   李钧   陈赛国   来源: 建筑结构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破坏模式   叠合楼板   塑性铰线   试验   预应力混凝土  
描述: 荷载,但降低了楼板的延性,楼板首次开裂便出现了大量斜裂缝;楼板破坏时的裂缝分布和破坏形态具有典型的塑性铰线特征。基于塑性绞线理论,推导了均布荷载作用下四边简支单向预应力双向配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极限承载力公式与塑性绞线形成位置,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一种适用于饱和黏土循环动力分析边界面塑性模型的隐式积分算法
作者: 刘艳秋   胡存   刘海笑   来源: 岩土力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隐式回映算法   循环动力特性   边界面塑性模型   饱和黏土  
描述:重塑程度的损伤变量以反映循环载荷作用下饱和黏土的各向异性、刚度、强度软化及塑性变形累积等特征。针对等压固结0K?1.0和偏压固结0K?0.67的饱和高岭黏土的不排水三轴试验进行模拟,采用不同的应变增量
虚实线勾连 柔韧钢传情 读郝友的线性雕塑
作者: 高岭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语言   空间环境   雕塑实体   艺术家   线性   形体结构   自然事物   造型艺术   作品   编织  
描述: 在中国的《辞海·艺术分册》中对雕塑的解释是:"‘造型艺术’之一。是雕、刻、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以各种可塑的(如黏土等)或可雕可刻的(如金属、石、木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一般分为
当雕塑与城市发生遭遇时
作者: 高岭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管理   城市居民   创作模式   以人为本   雕塑家   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雕塑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管理者  
描述: 在今天,雕塑所发生的变化正如美术领域中的其他门类一样,是深刻和广泛的,不仅在创作模式上许多中青年雕塑家超越了法国古典主义和前苏联的写实手法,而且在媒介材料和空间展示方式上都拓展了传统雕塑的基本概念
修复导电橡胶触点的简捷方法
作者: 高岭   来源: 家电检修技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使用时间   修复   铝塑包装   铝箔   磨损   维修方法   导电橡胶按键   计算器   功能失效   遥控器  
描述: 电脑键盘、手机、遥控器、计算器等的按键用的是导电橡胶,使用时间长了,由于磨损使导电功能失效。现介绍一种维修方法。用料采用废弃的铝箔,如大部分药品为铝包装
高岭土精加工及其产品市场
作者: 蔡晓峰   来源: 陶瓷杂志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地   塑料制品工业   市场   造纸工业   高岭土   精加工   陶瓷工业   橡胶制品工业  
描述: 高岭土主要是由高岭石矿物组成的纯净粘土,得名于我国江西省浮梁县高岭村。高岭土由长石、云母等碱金属铝硅酸盐转化而成,主要有2种生成类型,一种是地壳深处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型”;另一种是地壳上层的“风化型”。前者产于地壳深处,后者以各种形式产于地表或不太深的风化壳以下。
中国古代陶瓷雕塑艺术简述
作者: 高建新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棱   陶瓷雕塑   声振   琼玖   陶瓷制品   定窑   雕塑艺术   古代陶瓷   烧瓷   中国历史博物馆  
描述: 中国的陶瓷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上溯,可追至新石器时代。智慧的祖先在那时已知利用陶土材料来制作各种器皿,捏生像。下沿,秦汉瓦器、唐宋名窑,莫不宝含金棱,声振哀玉,史册传载。元、明、清初,更是名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