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速写与素描教学谈
作者: 杨岩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场面速写   静态速写   素描教学   速写   绘画   风格样式   素描训练   动态速写  
描述: 速写是以作画的简便性和记录性来定名的。油画、水彩、雕塑等其他艺术样式都可以作为速写来表现。此外,速写可以是风景速写、静物速写、人物速写、动物速写等等,可以分为静态速写与动态速写等不同类型,其方法可以是以“全因素素描”的观察方式和表现手法画的速写,也可以是以结构素描的方法画的速写,此外还有“表现性速写”以及“异态速写”等多种样式。
中国油画市场二十年
作者: 林松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艺术市场   八十年代   艺术作品   艺术家   传统理念   艺术品市场   拍卖行   中国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一、中国油画市场发避孕历程回顾1、油画市场的开端中国油画市场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国内与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一些常驻中国的外交家、外企工作人员,还有部分游客
油画市场,异军突起
作者: 林松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经济   收藏家   油画艺术   艺术市场   投资者   艺术作品   艺术家   书画市场   艺术品   中国油画  
描述: 一、油画艺术市场的异军突起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文化生活与精神需求的不断提升,促使艺术品的收藏与投资日趋升温。收藏艺术品成为人们精神与财富的双重象征,成为高品质生活格调的最佳
中国香港油画市场最新动态(一)
作者: 方莆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收藏家   中国内地   成交额   中国香港   成交价   艺术品市场   作品   林风眠   中国油画  
描述: %。反观中国香港艺术品市场,油画拍卖场面异常火爆,不少实力强劲的买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香港佳士得今秋共推出两场中国油画专
“非典”难挡艺术品魅力——华辰春拍七月热卖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市场   决澜社   吴冠中   倪贻德   艺术品   李可染   张大千   作品   雕塑   中国油画  
描述: 华辰2003年春拍会,虽受“非典”疫情的影响而推迟到7月11日至12日,但其六个专场、三千余件拍品的阵势却不输以往。在59件油画雕塑的拍品中,前辈画家的作品占40%。除了关良、潘玉良、颜文粱、余
永远的黄河与民族收藏情结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经济人   艺术市场   经纪人   艺术创作   自己负责   江南水乡   作品   黄河   经济价值  
描述: 油画家王兆中先生和他的经济人鲍克强先生,收藏家赵端先生谈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王兆中:我最早进入艺术市场是1993年山西省首届赴新加坡美术展,结果画卖了。说是市场,其实只说明画有经济价值了,这以前都是
莫晓松画展在大连东南画廊举办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南   艺术市场   中山区   文化局   创作研究   工笔花鸟画   大连市   精品   作品   中国美术  
描述: 由大连市中山区文化局、大连东南画廊、艺术市场杂志、大连市收藏协会主办的“故园·秋声奠晓松工笔花鸟画作品展”于2003年8月15日至20日在大连东南画廊展出,这次展出的40余幅作品是莫晓松先生多年来所创作的精品。
明宣德青花瓷器市场调查
作者: 马继东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口   市场行情   瓷器收藏   感觉   生意  
描述: 明宣德青花瓷器市场调查
玲珑小语
作者: 马辉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玉器   玲珑   文化积累   艺术市场   平台   筹划   爱玉   小栏目   表现形式  
描述: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几个月前就一直筹划在刊物中辟出一个小栏目作为爱玉者们赏析玉器、交流心得的平台。今秋10月,一个秋风瑟瑟的晚上,在北京的某个Starbuks Coffee里,与从南京远道而来的玉之痴人马辉进行了几个小
本自天然汗青材 裁为玲珑几上器——文竹器物的收藏市场谈
作者: 周京南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办处   市场   收藏   竹子   特殊偏好   岁寒三友   竹刻   发展历史   文竹   工艺美术  
描述: ”、“汗青留名”之说,甚至将临冬不凋的松、竹、梅比作岁寒三友,赋予了其拟人化的涵意。从不少反映古人隐居生活的图轴里,时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高人雅士坐于茅舍前的竹林之中,吹萧抚琴,陶然自乐,发出了“宁可食
< 1 2 3 ... 8 9 10 ... 24 25 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