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三清殿
作者: 王玉平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色的   修复   人为破坏   武侠小说   游客   职业精神   道士   牌楼   后面   眼镜  
描述: 玉泉观在半山腰。进山门右转,经遇仙桥过人间天上牌楼、玉皇阁,再顺着一段盘山石阶,上去就到了三清殿。三清宝殿在最高处,年久失修加人为破坏,屋顶几乎全塌了。80年代重新修复的。看殿的是几个四川来的年轻道士,听别的老道讲,他们承包了该殿,每年交观里一些钱。工作时他们穿上道袍,一身玄色,神秘而庄重。等到傍晚下班了,便装一换,一溜烟地哼着歌曲跑出大殿,跑下山,急迫的劲像是圈了一天的孩子,让人觉得亲切了许多。
对传统油画技法的解读
作者: 王春明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架上艺术   传统   艺术价值   反艺术   解读   技法   西方后现代主义   油画  
描述: 近年来,在西方后现代主义反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消灭架上艺术等等一些思潮的强烈冲击下,人们变得狂躁起来,以前所未有的自信表现着自己的艺术价值。对于一些静下心研究和掌握先代大师穷其一生积累的传统油画技法,认为是迷恋、是模仿,模仿西方
对中国古典写实油画的理解
作者: 王占坤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绘画   20世纪80年代   古典主义   中后期   中国古典   油画   写实   美术现象  
描述: 中国古典写实油画,作为一种风格来说,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一种美术现象,它不是一个流派,而是一种有着古典主义风格的油画。我身边的一些人觉得,中国的古典写实油画有太明显的模仿气息,不喜欢。确实,古典绘画在欧洲已经几百年前就发展到了顶峰,那些历史上的巨匠们,
消费时代的大众娱乐文化
作者: 景育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文化现象   文化成果   主流文化   当代文化   消费时代   平民化   后现代文化   当代艺术   艺术创作   雕塑艺术  
描述: 山寨一词最初源于前些时候闹得沸沸扬扬的山寨手机风波,近来,山寨成为时下最为流行的网络用语之一,它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仿造名牌手机、数码产品,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快速化、平民化。山寨文化也深深地打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烙印,另一方面也因为行走在触发政策法规的边缘而引起广泛争议。文化艺术中的山寨现象越来越被人关注,那种复制、挪用别人的文化成果偷梁换柱式地成为自我品牌,是对文化成果的侵袭,也是缺乏文化自信的体现。就雕塑领域而言,山寨雕塑也不乏事例。山寨文化的兴起,契合了当下大众文化的勃兴,具有反权威、反垄断、反精英的平民化特征,然而它又带有对社会秩序的破坏性。本期推出关注当下栏目,旨在关注时下、关注当代最新的社会文化现象,目的是使雕塑艺术置于一个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考察,以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老夏的后现代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生活   步行街   东门   后现代   计量衡器   周边环境   空间氛围   中国民间   现成品   深圳  
描述: 老夏的后现代生活,是从竖立在深圳东门步行街上的那杆10m高的铜质大秤开始的。去过东门老街的人可能都对它有印象。它就竖在十字路口,并不过多占据空间,可是,由于它的楔入,周边的空间氛围发生了改变。它是一件与周边环境反差极大的传统
浅谈高更绘画的艺术启示
作者: 袁巧云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沙罗   平面化   形式感   浮世绘   塞尚   主观表现   梵高   马奈   高更   后印象主义  
描述: 保罗·高更(1848—1903),法国画家,与梵高、塞尚三人被称为印象主义的代表者。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油画、雕塑、木刻等作品,其中在油画方面艺术成就表现最为突出,始终追求着画面的形式感、平衡性、和谐性等以艺术真理,强调主观
后期印象派的“东方情结”
作者: 孙大莉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东方情结   凡·高   印象派画家   后期印象派   东方与西方   东方人   东方艺术   高更   东方绘画  
描述: 油画的故乡在西方,东方人的油画总让人觉得不正宗。因此很多艺术家都探索着将东方绘画元素融入西方油画,试图找出一个东方与西方的融合点,生成属于自己的
绘画材料的创新与综合:重庆三峡博物馆的壮丽三峡厅观后感
作者: 杨柳   许世虎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绘画材料   材料运用   现代绘画   重庆   观后感   长江三峡   壁画艺术  
描述: 。该作品气势恢弘、大气磅礴,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壮美景色。人们在享受这视觉盛宴的同时,思绪也将被带到悠久的三峡文化,为后面展厅的三峡文物展示作了很好的心理铺垫。作品呈现的艺术效果与作者在材料运用方面的大胆创新是密不可分的。
后现代语境下的石冲油画创作
作者: 黄海燕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冲   解构与建构   油画作品   文化特征   后现代语境  
描述: 作为当代画坛的一个重量级画家,石冲的画作具有特别的代表性。其创作通过高超的艺术手段,很好的传达、诠释了当代思潮的精髓,为人类当下的生存状态做了一个高妙的注解。将哲思融入艺术,这是西方艺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事实证明,石冲对西方文化精华的吸纳是成功的,其经验值得业内人士关注、研究和探讨。
“德尔夫特”情结:读曹悦系列油画作品有感
作者: 汤海涛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状态   指向性   后期作品   表达   德尔夫特   室内乐   维米尔   安乐椅   省类型   油画  
描述: 《德尔夫特》是17世纪荷兰伟大画家维米尔的油画作品。该画描绘了德尔夫特小镇迷人而宁静的风景。德尔夫特情结——它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也没有任何人定义和廓清这个概念。写曹悦,于是想起了德尔夫特,想起了德尔夫特的维米尔。在这里,不过是用德尔夫特情结来特指对于某种状态的留恋和关注,并且加以表现的绘画表达。本文原来的
< 1 2 3 ... 6 7 8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