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后】搜索到相关结果 107 条
-
印象派半个世纪的交易沉浮
-
作者:
杜卡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价格
印象派绘画
现代艺术
伦敦
好莱坞
美元
作品
莫奈
拍卖行
后印象派
-
描述:
从伦敦苏富比2月拍出的德加雕塑切入,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印象派如何占领市场,确立主流地位,并在历经数次经济动荡时,名作的成交,交易的起伏。最后得出结论,印象派的市场价格整体呈上扬趋势,并不会因为经济危机
-
地标建筑群中的雕塑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行政中心
东莞市
城市园林景观
后现代主义
地标
中心广场
建筑群
雕塑
-
描述:
信鸿投资总部定址于东莞市八大地标建筑群之盘,又居于标志东莞新形象的新行政中心广场之中,此广场汇聚八大新建筑及由此带来的城市园林景观整体风貌,东莞将蜕变成现代化、国际化和科技化的一级城市。
-
家是母亲的博物馆
-
作者:
王发财
来源:
现代青年·细节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清洁工
垃圾袋
发现
电话
情感
孔雀
听后
母亲
北京
-
描述:
我刚到北京那一年,临近过年的时候,在往回赶的途中,在路边一个小商贩的摊位前,我发现了一块做工和样式很别致的木质蒸碟,蒸碟的中间是用几行线穿起来的,上面不仅刻了一只五彩孔雀,而且蒸碟的一半还可以像扇子一样折起来,慢慢打开时,就如孔雀摆尾。
-
中国千古柴窑神秘现身日本
-
作者:
暂无
来源:
经营者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
文化传达
标识设计
90后
年轻人
豆瓣
-
描述:
"盛世藏古董,乱世藏黄金."近年来,随着民众对收藏的兴趣高涨,各大电视台关于藏宝、鉴宝的栏目也日渐增多,其中,官哥定汝钧等几大名窑传世精品以及瓷中新秀元青花,以其工艺价值、文化底蕴、时代特征、传世精品有限等特点而备受关注.
-
诗情画意 浪漫色彩:谭涤夫的油画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知识画报:B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总后勤部
浪漫色彩
政府特殊津贴
协会会员
诗情画意
油画作品
执行委员会
解放军总政治部
-
描述:
谭涤夫.1940年5月生于湖南长沙.1961年入伍1973年进入全军创作班油画班学习现为总后勤部政治部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解放军总政治部聘为全军艺术系统高级职称评审执行委员会委员。
-
唐薛元嘏夫妇墓发掘简报
-
作者:
段毅
王小垒
徐小平
刘军幸
来源:
考古与文物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掘简报
陕西师范大学
发掘工作
夫妇
唐墓
后勤基地
家族成员
水泥路面
-
描述:
2007年4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配合陕西师范大学后勤基地14号楼的建设中,发现了一座唐墓,墓主人薛元嘏,为魏晋以来的河东望族、汾阴薛氏家族成员。该墓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大居安村,发掘工作
-
宋代名窑—广西藤县“中和窑”史毁窑亡之谜
-
作者:
岑沫
来源:
文史春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水平
专家学者
宋代
北宋中后期
景德镇瓷器
藤县
广西
中国瓷器
-
描述:
广西有一种精美绝伦的瓷器,大约产于北宋中后期,堪与同期景德镇瓷器相媲美,某些工艺水平甚至超过了景德镇。这就是藤县中和窑青白瓷。它的发现,在考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从此扩大了中国瓷器的产地范围,并改变
-
从观察到直观:论巴巴对传统观察方法的变革及其意义
-
作者:
黄良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欧
人与物
传统
原因
巴巴
变革
二战以后
观察方法
-
描述:
巴巴(1906—1997年)是东欧重黑画派油画的杰出代表,他把写实传统成功地带到了二战以后复杂多变的东欧,执着研究而不受外界纷扰。究其根源,他将之归结为自身的
-
“众乐乐”的公共艺术
-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大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社会
年代
艺术家
浪漫主义
雕塑家
后现代主义
城市雕塑
艺术时代
概念
公共艺术
-
描述:
这些年公共艺术这个词在中国社会越来越流行。如果我们对市民做一个测试,公共艺术是什么?恐怕大多数人会回答说,公共艺术啊,不就是城市雕塑吗?这或许表达了一种直观的印象,但这么回答是不对的。在西方社会,并没有城市雕
-
坚韧如竹:记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候选人汤太平
-
作者:
胡海斌
来源:
老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
翠竹
江西省
老人
手术后
母亲
胃癌
太平经
昌江
模范
-
描述:
在风景如画的江西省浮梁县昌江边的大石口村,有一个为四乡邻里称道的人,他十几年如一日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自己得了胃癌动了手术后,依然像一棵坚韧的翠竹,悉心呵护陪伴在母亲身旁,直至母亲安然离开人世。他就是孝子汤太平。汤太平有三弟一妹。上世纪70年代初,21岁的汤太平经族人说合,与村中姑娘王腊香(幼时过继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