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后】搜索到相关结果 78 条
-
用画笔凝固历史瞬间——一幅巨型油画诞生的故事
-
作者:
肖舟
来源:
党史纵横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胜利
历史
日本
侵略者
油画
承载
抗战后
投降
军人
画笔
凝固
中国
标志
战争
人民
南京
-
描述:
用画笔凝固历史瞬间——一幅巨型油画诞生的故事
-
李向明艺术展:“土语”在“后现代”中穿行
-
作者:
王铁红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素
中国传统文化
绘画语言
土语
2005年
抽象绘画
油画
中国美术馆
文化比较
中国传统绘画
“后现代”
综合材料
艺术展
技法
语言因素
-
描述:
李向明艺术展:“土语”在“后现代”中穿行
-
徐维辛油画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刻版画
美术教育
建国后
日记
美术学院
书法艺术
绘画
草书
林风眠
油画
-
描述:
徐维辛油画
-
浅谈伦勃朗油画的光影魅力
-
作者:
刘继炜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维空间
文艺复兴
光影
14世纪
摄影艺术
伦勃朗
绘画艺术
《最后的晚餐》
油画
-
描述:
对照法”。这种明暗对照不是对自然光色的被动模拟,而是对光的规律做主动的探寻,光线被用来创造立体感。这时人们就认识到了立体世界是光照的结果,而阴影则是体现物体三维空间的重要因素。达·芬奇在他的作品《最后
-
站在19世纪与20世纪交界线上的罗丹
-
作者:
陈芳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折时期
承前启后
西方
艺术形象
高峰
罗丹
20世纪
米开朗基罗
历史影响
情感表现
技法
雕塑家
19世纪
界线
生命力
-
描述:
如果说菲狄亚斯是西方雕塑史上的第一座高峰,米开朗基罗是第二座高峰,那么,罗丹则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第三座高峰。继罗丹之后,西方虽然出现了布德尔、马约尔、亨利·摩尔等雕塑家,但就总体的博大精深和历史影响而言,还不足以形成第四座高峰。罗丹之所以伟大,除了他精
-
橡皮筋滞后特性的实验分析
-
作者:
赵雪政
胡祥青
来源:
物理实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约利弹簧秤
滞后特性
劲度系数
-
描述:
利用约利弹簧秤对橡皮筋的力的滞后特性进行了实验分析,并由此说明了不能用橡皮筋做测力计的物理机理,为检验弹簧的质量提供了一种实验途径及理论依据.
-
景德镇市建药学高端人才库
-
作者:
暂无
来源:
全国医药信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奈保尔
-
描述:
景德镇市建药学高端人才库
-
胡锦涛总书记赠连战、宋楚瑜礼品瓷瓶《源》、《脉》绘制后记
-
作者:
景台宣
来源:
台湾工作通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大历史事件
瓷瓶
胡锦涛总书记
景德镇
中国国民党
后记
宋楚瑜
礼品
连战
亲民党
-
描述:
今年4月29日、5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分别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开创了两岸对话与交流的新局面。景德镇烧制的礼品瓷瓶《源》和《脉》,见证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第一段]
-
福建艺术2005年总目录
-
作者:
暂无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美学特征
水彩画
创作与研究
舞蹈
中国画
后现代主义
雕塑
艺术追求
国画作品
-
描述:
~~
-
产后抑郁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
作者:
江慎辉
肖爱兰
来源:
山东精神医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初产妇
结果报告
母乳喂养
产后抑郁
-
描述:
为探讨产后抑郁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对206例初产妇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