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重构黑人文化身份:民俗文化视野下的二十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作品解读
作者: 唐俊芳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方言土语   民俗文化   黑人民间故事   黑人宗教  
描述: 20世纪黑人女性作家们具有强烈的黑人民俗文化意识,她们把传播黑人民俗文化视为己任,在她们的作品中黑人民俗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尝试对她们的一些代表作进行民俗文化的研究,指出独特的黑人民俗文化表征,是这些作家重构美国黑人文化身份、解构美国社会中的白人文化霸权的媒介。
李向明艺术展:“土语”在“后现代”中穿行
作者: 王铁红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素   中国传统文化   绘画语言   土语   2005年   抽象绘画   油画   中国美术馆   文化比较   中国传统绘画   “后现代”   综合材料   艺术展   技法   语言因素  
描述: 李向明艺术展:“土语”在“后现代”中穿行
底色与底色作画——陈和西的油画风景
作者: 曾彬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油画风景   自我价值   作画   底色   美学思潮   本土语言   个性化  
描述: 油画传入中国的历史,也同时是中国油画家寻找自我价值定位和探索本土语言的历史。所谓“笔墨当随时代”,当西方的美学思潮和观念手法进一步影响到当代油画家的创作时,许多画家也将视角转入到对本土技法语言的探索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本土概述
作者: 尹子丹   张晓童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验意味   本土语境   女性主义艺术  
描述: 女性主义艺术的概念源自西方后女性主义理论,阿纳森的《西方现代艺术史雕塑·绘画·建筑》中认为,作为后现代主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与艺术的关系从上世纪70—80年代在西方开始呈现独特的面貌。女性主义艺术史一般分为传统女性主义艺术史与后女性主义艺术史。短短30多年的女性主义艺术史给中国女性主义艺术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女性主义艺术作为西方思想移植的产物,其发生的背景带有强烈的本土气息与独特气质。
西洋油画的“东方化”衍变——从“入境问俗”到“曲意宫廷”再到贸易画兴盛
作者: 杜少虎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郎世宁   曲意   油画家   社会语言学研究   文化特质   绘画观念   本土语言   东方化   西方   调适策略  
描述: 在遭遇异质文化的抵抗或者在新的人文土壤中成长时,必然会发生位置变异。而这种变异,往往表现为外来文化对本土语言的主动适应,以及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主动消化、吸收与改造。
论广西上思民歌的音调框架
作者: 梁甫基   来源: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音调构成   历史渊源   民歌   五彩缤纷   十万大山   音乐文化   性格   各民族   方言土语   框架  
描述: 巍巍十万大山,像个巨大的屏障,把随风南来的民歌花朵挡住而散落点缀在上思境内。世代居此的壮、汉、瑶兄弟民族的音乐文化长期交流浸润,逐渐形成了一个如团花锦簇、五彩缤纷的民歌宝地。对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民歌地区的探讨,除了对各民族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进行研究,以及了解各民族的特性外,主要是通过对此地区的各族民歌进行比较,既看到它们的
走进沙漠
作者: 武子楠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平面设计   本土语言   发展  
描述: 她是一个温和的艺术家,她创造了梦幻般的人物和一个被施了魔法的世界,她的雕塑语言像毕加索后期的陶瓷作品,能够唤起色彩强烈的创新。她的作品有时是紧闭着双眼的女人的脸,那苍白的肤色更加完美的创造的对比,像某种黑乌鸦在飞行。有时是深色的树干与树枝交织,以便他们重复,成为底座的图像。她选择了她的小盒子观赏主题,乳白的底座是她的光板。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