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变】搜索到相关结果 101 条
-
鸡娃灯趣话:兼谈我国壶形灯具的源流与演变
-
作者:
杜文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雏鸡
灯具
演变
造型
趣话
源流
-
描述:
历史上,陕西民窑曾烧造出形形色色的瓷灯以供民间日用,其中有一种别致的灯具称作“鸡娃灯”(图1),它一般长10厘米左右,可握手掌中,造型小巧可爱,酷似一只雏鸡,在装饰上多采用朴实无华的黑釉和酱釉,也有青花制品。[第一段]
-
抗战中的文化责任
-
作者:
罗宏才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文物资料
收藏活动
文化责任
艺术家
“七七”事变
民族文化遗产
-
描述:
“七七”事变后,日本加速侵略中国步伐,大片国土沦陷敌千,无数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遭到空前蹂躏与破坏。值此关键时刻,国民政府教育部接受留法归来的著名雕塑艺术家王子云的建议,于1940年6月正式组建教育部
-
利用青花菜单倍体茎尖筛选耐热变异体
-
作者:
陆瑞菊
王亦菲
孙月芳
周润梅
黄剑华
来源:
核农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耐热变异体
平阳霉素
电导率
青花菜
单倍体茎尖
热胁迫
-
描述:
用平阳霉素对青花菜"上海4号"和"东村交配"的单倍体茎尖进行诱变处理,以高温作为选择压力,获得一批耐热性明显比原始品种提高的单倍体变异体.经过染色体加倍后,通过热胁迫条件下电导率的测定,筛选出9份细胞膜热稳定性比原始品种明显提高的变异体材料.
-
环境雕塑的形式语言的发展规律
-
作者:
刘强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
滥觞
形式
变革
-
描述:
本文通过对环境雕塑艺术的形式语言作出了深刻地分析,并通过其交融和变革的过程透过期纷繁复杂的现象了解其深刻微妙的内在本质。
-
南宋大足石刻的艺术特色——以大佛湾第15、20号造像为中心
-
作者:
司开国
来源:
民族艺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母恩重经变相
地狱变相
现实美
大足宝顶山大佛湾
-
描述:
在中国雕塑发展史中,宋代雕塑与北魏、唐相比较而言风格上是现实性的,它有自身的美学范式。长期以来唐盛宋衰的言论或是宋代雕塑流俗的看法流于片面而有失公允,值得我们审视。以南宋大足宝顶山石刻为代表的佛教雕塑写实性强,情节丰富,表现世俗伦理,展现了宋代社会生活,是现实美的典型,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然而宋代以后图像热点逐渐由雕塑向绘画的转型,水墨画大兴,大足宝顶山雕塑在占据现实性艺术高峰的同时遂成典范
-
谈鸡首壶的造型功能演变
-
作者:
张亚林
王苗苗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功能
鸡首壶
演变
造型
-
描述:
从鸡首壶由开始的纯装饰性向实用性转化,并达到实用与审美的统一的造型演变过程,论证了鸡首壶的结构与功能演变和人类的生活及需要之间的关系。
-
明中后期社会变迁与景德镇陶瓷生产
-
作者:
付火水
罗亨江
胡澄清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变迁
景德镇瓷器生产
明代中后期
风格
-
描述:
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对社会生产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明代中后期的社会趋向奢侈之风、国家对外贸易管制的放松、俗文化的勃兴和市民意识的觉醒等四个方面讨论社会变迁对景德镇陶瓷生产和风格的影响。
-
半固态AlSi6Mg2铝合金的触变性
-
作者:
汤国兴
毛卫民
周志华
来源: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半固态
触变特性
表观粘度
铝合金
-
描述:
利用Couette型同轴圆桶流变仪研究了等温搅拌的半固态AlSi6Mg2铝合金浆料的触变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连续冷却和等温搅拌,半固态AlSi6Mg2铝合金浆料的表观粘度逐渐降低,并达到一个稳态
-
景德镇市望龙陶瓷艺术研究院(3)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变迁
相互作用
整体精神
艺术才能
陶瓷艺术
生活陶艺
美学意义
文化世界
-
描述:
景德镇市望龙陶瓷艺术研究院(3)
-
羟基磷灰石料浆流变性及注浆成型工艺的研究
-
作者:
王辛龙
陈欣
罗龙
范红松
张兴栋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料浆
羟基磷灰石
流变性
注浆成型
-
描述:
选用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丙烯酸、甲基纤维素等为分散剂,研究其用量对羟基磷灰石(HA)陶瓷料浆流变性能和电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浆都呈现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特性,其中添加0.5%甲基纤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