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借景·映照·融合--论雕塑与建筑的关系中包含的易学精神
作者: 卓凡   来源: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植   观物取象   借景   映照   融合  
描述: 在肯定环境中建筑关系复杂性的同时,试图用理性的分析眼光,从现代人的视角,来重新认知这带着传统易学哲理思想的空间叙事关系,藉以解释现实空间与理性境界二元对立的两难矛盾.认为雕塑作为一种与空间、环境有密切关系的语言艺术,以其自身的特点构成了特殊的互生互动审美形式,其主要形态关系可以归纳为"借景,映照,融合"三种大关系.
冯巍油画作品
作者: 冯巍   来源: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植   观物取象   借景   映照   融合  
描述: 冯巍油画作品
俄罗斯风景油画剪辑
作者: 葛晓芳   来源: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植   观物取象   借景   映照   融合  
描述: 俄罗斯风景油画剪辑
《冰心》
作者: 李晓伟   来源: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植   观物取象   借景   映照   融合  
描述: 《冰心》
南阳地区东汉墓出土陶塑镇墓兽
作者: 李桂阁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以意取象   东汉   南阳   镇墓兽   雕塑  
描述: 在南阳地区发掘的汉墓中,出土有不同形制的动物陶塑"神兽",学术界以其埋葬在墓中,可以起到镇墓辟邪的作用而将其命名为镇墓兽。南阳地区位于南北交汇地带,这些陶质镇墓兽的形制,与东周时期楚国镇墓兽似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但造型又有所不同。类似甘肃地区及川渝地区常见的独角兽、吐舌陶塑镇墓兽(俑),南阳地区均有出土,但其造型与以上两地也有着明显不同的风格。南阳东汉墓中出土的陶塑镇墓兽,大致分为五种类型,造型艺术表现为一种以上动物的合成体,是根据以意取象的主观意象构成法创作出来的,深刻地反映了汉代人的信仰意识。同时,镇墓兽以它怪异凶猛的造型、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富有特色的陶塑艺术品,为研究汉代的葬俗及陶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周毅意象风景简评
作者: 刘淳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观物象   风景   中国传统文化   观物取象   “立象以尽意”   周毅   简评   意象  
描述: 周毅1957年生,祖籍湖北。198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1989年结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第四届进修班。中国美协会员,山西省美协副主席,山西省油画学会副会长。现任职于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教授。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美展,多次在省内获奖,并被国内博物馆以及国外个人和集体收藏。
“写”与“生”
作者: 白羽平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取象   艺术实践   油画风景   变化无穷   绘画语言   求通   北京画院   在自然中   师法自然   白羽  
描述: “师法自然”是中国画得山川的精神,是画家心合天地之理。油画风景取之于法,继承发扬,以自然为师。在写生中创造寻求更为准确的绘画语言,传达情感意境。写生不仅是油画风景创作的基础,更是艺术家面临自然写物达情的创作。我们以此为目的进行创作,不断完善。本期刊登的作品有的是他们在自然中手绘心摹的写生,也有以心化境的作品,都体现了他们一年中艺术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变化无穷,在变化中求通取象。也愿他们在“写”与“生”中不断探索,画出更感人的好作品。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