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博】搜索到相关结果 95 条
-
慧质兰心,绣艺超群:记台湾刺绣艺术家陈嗣雪
-
作者:
乐逸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刺绣
中国传统文化
台湾
吕凤子
艺术家
高等艺术教育
工笔花鸟画
作品
艺术特色
-
描述:
陈嗣雪,原名雅范。1924年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许山镇。她是我国早期工艺图案大师,著名工笔花鸟画家、艺术教育家陈之佛先生的长女,自幼爱家庭的熏陶,爱好绘画。五岁时的涂鸦之作被选入当时的儿童画指导刊物,显示了她的艺术天赋。及长,经常随同父亲赴各地参观画展,深得其父的挚爱。抗日战争期间,全家迁至重庆沙坪。陈之佛先生见爱女受虐疾困扰,身体羸弱而对艺术的弥笃,便建议她进著名国画家、艺术教育家吕凤子创办的正则艺专绘绣科(当时正则艺专从丹阳迁至四川壁山),从此便
-
布鲁塞尔地铁——地下美术博览会
-
作者:
朱祖熹
来源:
上海集邮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览会
布鲁塞尔
地铁车站
莫斯科
斯德哥尔摩
建筑艺术
交通设施
磁砖壁画
美术
雕塑
-
描述:
地铁车站作为都市的现代化交通设施,其建筑艺术十分讲究。不少都市地铁车站内及出入口附近更有精美的绘画雕塑作品。就上海地铁车站而言,站内的磁砖壁画、不锈钢浮雕,出入口附近的雕塑,都给旅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最著名的还数布鲁塞尔、莫斯科、斯德哥尔摩、里尔等城市地铁站。其中莫斯科地铁站
-
面壁十年苦作舟:记船模艺术家徐滨杰
-
作者:
吴少华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旧书店
博物馆
木帆船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国古代
艺术家
航海船
文化艺术遗产
郑成功收复台湾
古朴典雅
-
描述:
徐滨杰是上海滩上的一位船模艺术家,他创办了我国独一无二的“船模博物馆”。 走进这个船模博物馆,犹如步入一个五彩缤纷的帆船世界,樯桅如林,篷帆高挂,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航海船系,无不在此占有一席之地。橱
-
毕加索的中国知音
-
作者:
李兆忠
来源:
中华散文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装饰画
法国
毕加索
张仃
美术史研究
中国画
中国与西方
发展历史
国际博览会
-
描述:
五十年代,张仃多次被中央委以重任,出国主持了一系列国际博览会中国馆的设计,到过德国、瑞士、捷克、波兰、苏联、法国和意大利。这使他有机会亲眼接触了欧洲各个时期的绘画名作,了解世界美术的发展历史及其最新
-
茜比耶·佛里耶代尔作品
-
作者:
茜比耶·佛里耶代尔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1953年
水彩画
书法
李安
里耶
犊皮
雕塑家
绘画
自然历史博物馆
-
描述:
茜比耶·佛里耶代尔简历 1953年出生于法国巴黎。她先在雕塑家德尔·德比欧画室学习雕塑和绘画,后进入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师承布封和居维埃的传统,研习犊皮水彩画。1983年在巴黎朝鲜籍画家李安诺大师指导下,开始了对东方书法、绘画的学习和研究至今。
-
《血肉长城》创作经过
-
作者:
侯一民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博物馆
现代艺术
蓬皮杜中心
长城
-
描述:
1983年,我奉命到巴黎去为法国来京的现代艺术展选作品,同时处理潘玉良的遗物以运回北京。这是我第一次去巴黎,自然如饥似渴地看了大量的博物馆的画廊,也特别想看看过去接触不多的现代艺术以从中学些有益
-
美术史研究与博物馆的使命——访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 从基础做起,少一点空谈——访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刘曦林
-
作者:
邵彦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研究部
副院长
故宫博物院
现代美术史
美术史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画
美术馆
中国美术
-
描述: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宋元书法讨论会”,1996年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物讨论会”,二是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如1994、1995年间赴台湾参观了一个私人藏品展“纯玉别藏”,1997年9月又去参观了“雕塑别藏”展。
-
创作札记
-
作者:
李林琢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数据
博物馆
艺术家
毕加索
理性认识
环境艺术
作品
创作札记
浮雕壁画
钢结构
-
描述:
搞壁画,搞环境艺术,一种很强的感觉就是要不断地迎接一种新的带挑战性的课题。不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一开始有些看起来十分困难的环境,处理好了会别出一种特别效果。常想起可染先生讲的“可贵者胆,所要者魄”此话在指导创作上确有深意。胆,不是傻大胆,不是鲁莽而是心中有数。创作唐山“新生凤凰”时,在加工时碰到不少麻烦。面对别人的议论”这样加工上就会倒”,“此雕塑不能起过6米,否则就得倒”(实际度高14.5米)自己能“一意孤行”一是对钢结构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二是请教了这方面的专家进行测算,有科学数据在那保证——总是四平八稳,往往出的是平庸作品。很怕人把一些不知所云的作品自称为“超前”。真的是“前”吗?想起看风水先生的笑话“您老埋在这儿,五百年后还不发家打我嘴巴来”!在巴黎时,听到有人称赞“你对汉画的研究,比我们中许多人都深入”。我有些高兴不起来,不少知名艺术家对传统的学习不重视,常见两种现象,艺人学传统流于俗,匠气。有的艺术家搞的学传统的东西,不深入,味又不对,总感到不太象样。学传统问题也在于重视,套那句话:为之,则难才亦易也,不为,则易者难亦难矣。我以为,做为一个艺术家为之,则难才
-
力与美的完美结合──话说米隆的《掷铁饼者》
-
作者:
肖晴
来源:
体育文史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刻家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
脸部表情
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掷铁饼者
运动员
雕像
力与美
完美结合
雕塑艺术
-
描述:
力与美的完美结合话说米隆的︽掷铁饼者︾肖晴1996年6月23日为纪念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诞生100周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图案以希腊著名雕塑《掷铁饼者》及奥运五环为标志,这也是我国首次采用外国的雕塑作为体育邮票图案。这座雕塑塑造了一个力与美完...
-
汉绣古朴庄重 唐绣华丽富贵──记苏绣艺术博物馆复制的汉唐刺绣
-
作者:
乐逸
来源:
丝绸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中国刺绣
佛教
苏绣
艺术博物馆
刺绣针法
汉唐
四经绞罗
武则天
法门寺
-
描述:
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是国内复制刺绣文物的中心。日前,在博物馆馆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文霞的领导与参与下成功地复制了汉、唐时期的6件古代刺绣。这6讲古绣分别是江苏省东海县尹湾村汉墓群中MZ号墓出土的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