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博】搜索到相关结果 95 条
-
坚决关闭无证小煤窑
-
作者:
暂无
来源:
经济政策信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策展人
国际
艺术作品
艺术家
雕塑展
城市
-
描述:
坚决关闭无证小煤窑
-
南京举办“六朝风采”专题陈列
-
作者:
西林
来源:
考古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鹦鹉螺
专题陈列
陈列馆
釉下彩
六朝时期
六朝文化
展示
南京市
出土
-
描述:
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近300万元,经两年多的精心准备,建成国内第一座集中展示六朝文化的专题陈列馆——六朝风采陈列馆,并于
-
网页介绍七
-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类
摄影技巧
网页
艺术博物馆
卢浮宫
艺术品
Interne
工程计划
资讯服务
作品欣赏
-
描述:
一、艺术类 1.法国卢浮宫 http://www.paris.org/Musees/Louvre 法国卢浮宫可能是世界上名气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它在Internet上面设置的资讯服务站同样也大名鼎鼎
-
洪迈读书方法漫谈
-
作者:
冯春
来源: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读书方法
洪迈
学识渊博
绝句
《容斋诗话》
毛泽东
文学著作
史学
《容斋随笔》
-
描述:
洪迈(1123—1202),字景庐,号容斋,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是宋代著名的学者。洪迈一生,勤奋好学、学识渊博,著作等身。共编纂《节资治通鉴》等史学著作11部918卷,撰写《万首唐人绝句诗
-
名作欣赏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里斯蒂
博物馆
尼德兰
绘画语言
画家
蒙娜丽莎
15世纪
林达
肖像画
油画
-
描述:
《少女像》,板面油画,28×21厘米,柏林达勒姆博物馆藏。 这幅肖像画,长期以来一直被人称作《北方的蒙娜丽莎》,它是15世纪尼德兰画家佩特吕斯·克里斯蒂斯(Petrus Christus?-1473
-
外国雕塑欣赏
-
作者:
李宏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亨利·摩尔
超现实主义绘画
未来派
雕塑作品
现代主义艺术
现代艺术博物馆
未来主义
雕塑家
胜利女神
人物形象
-
描述:
在空间里连续性的独特形式,波丘尼作,1913年,青铜,高110.5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 意大利的未来主义,是本世纪初现代主义艺术潮流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该派艺术家主张与过去的艺术彻底决裂
-
女建筑师 林璎
-
作者:
暂无
来源:
建筑工人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复利用
结构材料
拱形屋面
降低成本
现代艺术博物馆
环境保护
板成型
临时性建筑物
建筑物拆除
施工速度
-
描述:
现年36岁的美籍华裔女建筑师兼雕塑艺术家林璎,今天已成为美国纪念碑及园林的杰出建筑师。在美国,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因为北京香山饭店所作的设计而得到美国建筑协会的“荣誉奖”,林璎则因近年来的设计成绩而成为继贝聿铭之后该奖的又一华裔得主。林璎祖籍上海,父母亲于1948年移民美国。父亲林恒原
-
明初青花瓷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
作者:
王健华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郑和下西洋
伊斯兰世界
景德镇
永乐
阿拉伯
外交政策
故宫博物院
叙利亚
宣德
-
描述:
明初永乐、宣德时期(1403-1435年)青花瓷器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典雅瑰丽的色调、优美生动的纹饰被公认为我国制瓷史上“发前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被称之为“青花瓷之冠”。在短短的三十余年里,青花瓷器远播于东南亚、中亚、西亚及非洲南部,甚至远达西非海岸,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现出中华民族伟大的物质文明。 那么,明初青花瓷如此辉煌的原因何在?其艺术风格又是怎样的?笔者通过对明初社会状况、外交政策、文化交流诸方面的研究,
-
辉煌而沉重的步履:对中国古代雕塑的反思(二)
-
作者:
王蒨
来源:
碑林集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字
云瑞
《文苑英华》
希烈
上柱国
缠枝牡丹
孝经
如玉
碑林博物馆
玄宗
-
描述:
东汉魏晋陵墓石刻开了中国古代陵墓神道石雕刻艺术之先河。在此以前,西汉具有代表性的陕西兴平茂陵陪冢大将军霍去病墓冢上设置有中国陵墓石刻的第一批杰作:这些马、虎、牛、象等动物形象将巨型顽石跃动起生命的脉膊,堪称中国雕塑史上的石雕精品。它的
-
从出土文物看西周的服饰与发型
-
作者:
田小娟
来源:
碑林集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字
云瑞
《文苑英华》
希烈
上柱国
缠枝牡丹
孝经
如玉
碑林博物馆
玄宗
-
描述:
有关西周人们的服饰、发型在《礼记》、《周礼》、《仪礼》、《左传》等古籍中已有较详细的记载。不过,我们今天欲想根据文献具体考察、复原西周人物的形象已有较大的困难。所幸的是,各地考古发现所出的人物形象雕塑为我们今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