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博】搜索到相关结果 54 条
-
国外雕塑艺术瓷市场一瞥——意大利米兰玛契夫国际博览会展销归来
-
作者:
刘远长
陈雨前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陶瓷雕塑
艺术瓷
意大利
产品合同
购买心理
民族特色
世界市场
贸易展销会
国际博览会
-
描述:
作为景德镇雕塑瓷厂的代表,我们有幸参加了由中国贸促会组织的赴意大利米兰玛契夫国际博览会的展销活动。该博览会是一种综合性国际贸易展销会,每年春秋两季各举行一次。在短短五天展销时间内,我们参展的五十
-
明嘉靖黄釉红彩缠枝莲葫芦瓶
-
作者:
陈润民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景德镇
御窑厂
釉上彩
嘉靖
故宫博物院
主题纹饰
葫芦
明代瓷器
制作工艺
-
描述:
我国釉上彩瓷器的制作自宋代开始,到明代嘉靖时期形成独特的风格。现藏故宫博物院的黄釉红彩缠枝莲葫芦瓶为明嘉靖年间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瓶体葫芦形,直口,圈足。口径5.1、足径13.4、高45.1厘米。足内书"大明嘉靖年制"青花楷书六字款(彩色插页)。
-
元釉里红人物瓷瓶
-
作者:
温秋明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釉
颈部
景德镇
修复
收敛
上海博物馆
胎体
釉里红
腹径
椭圆形
-
描述:
上海博物馆在文物出口鉴定工作中征得1件元景德镇窑青白釉釉里红人物瓶(图一)。瓶残高33、腹径17、足径11.5~12厘米。口沿残,后经修复。口微侈,颈部较长略收敛,椭圆形腹,圈足微外撇,肩腹各有明显
-
故宫珍藏的天字罐
-
作者:
吕成龙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水
陶瓷
景德镇
故宫博物院
明代
乾隆二十二年
造型
成化
青花
腹部
-
描述:
在故宫博物院三十多萬件陶瓷藏品中,有几件明代成化年间景德镇御窑廠生产的鬥彩天字罐,堪稱一代绝品。这种天字罐,造型相同,尺寸相近,均为直口,短頸,丰肩,圆腹,肩以下稍敛,圈足,高度为8至13厘米左右
-
真假象耳折方瓶辨析
-
作者:
王健华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景德镇
牵牛花
故宫博物院
器身
晚明
胎骨
造型
釉面
真品
-
描述:
宣德窑是明宣宗在位时的景德镇御窑,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年,却烧制出许许多多名扬四海的艺术珍品。宣德青花瓷器造型奇特,色彩浓丽,为世人所推崇。故宫博物院目前仅有的一件宣德象耳折方瓶,口径5.5,足径
-
明永樂甜白釉劃花梅瓶
-
作者:
呂成龍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呈色
景德镇
白瓷
故宫博物院
明代
越窑青瓷
梅瓶
主要元素
甜白釉
瓷器
-
描述:
青瓷和白瓷是我国古代瓷器生产中的两大主流产品。青瓷发明於东汉时期;白瓷北齐时即开始生产。唐代,北方的邢窖白瓷“类银似雪”,南方的越窑青瓷“千峰翠色”,一青一白,有“南青北白”之说。化学分析表明,影响瓷器呈色的主要元素为铁、锰、钛、钴等,另外,烧成时窖内气氛的性质与瓷器的呈色也有直接关系。所以,要想生产出洁白如玉的白瓷,首先要选用含呈色元素很少的优质原料,尤其是含铁量低的原料。明代水乐时期,景德镇御厂的制瓷工匠,利用当地产的优质瓷土,采用多次精细淘洗的方法提高其白度,创烧出一种胎质洁白,釉质细腻的白瓷
-
两件流失海外的唐英铭款青花烛台
-
作者:
刘炜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
景德镇
历史博物馆
重要地位
陶瓷发展史
养心殿
唐英
青花
工艺
瓷器
-
描述:
唐英是清代著名督陶官,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就最近在海外发现的一对写有唐英铭款的青花烛台略述一二(图一),希望能为深入研究唐英的督陶历史提供一点新的材料。 这对烛台现藏于英国国立工艺博物馆(Vicloria and Albert Museum),通体青花纹饰,
-
展讯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展
艺术博物馆
新加坡
政协礼堂
日本
粉画
美术
院画家
油画
国画作品
-
描述:
应丹麦兰内斯艺术博物馆邀请,河北画家铁场于1991年8月至10月间在丹麦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个人画展,展出水粉画、油画和中国画作品70幅。
-
中国陶瓷在外国博物馆
-
作者:
漆德三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
外国博物馆
-
描述:
中国陶瓷在外国博物馆
-
中国油画年展在京展出
-
作者:
艺友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评选
历史博物馆
东方
展览
规模
获奖作品
油画创作
全国性
中国油画
-
描述:
《中国油画年展》于1991年11月15日至12月6日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东方油画艺术厅展出。这是自1987年以来规模较大的全国性的油画展览。展出的177幅作品(其中包括15幅获奖作品)是评委会从全国各地选送的4000余幅作品中评选出来,反映了参展作者近年创作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