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建川博物馆”纪事陶瓷的艺术价值
作者: 杨冰   蒋懿丹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革时期   博物馆   密切联系   艺术价值   陶瓷表面   毛泽东   历史意义   重大事件   纪念性   瓷器  
描述: 纪事陶瓷是具有纪念意义、资料价值的陶瓷艺术品,此类作品纪念性质明显。纪事陶瓷主要以在陶瓷表面绘画,或写有纪念性的文字和小型雕塑为主。由于其有历史意义,它越来越受陶艺收藏家的青睐;不同时期都有重大事件的发生,文革时期的纪念瓷成为了我国纪念陶瓷领域的一朵奇葩。一、纪事陶瓷的起源与概念纪事陶瓷顾名思义就是纪念某一重大事件而制作的陶瓷,它涉及政治、军事、生活等多方面的情况,展示出纪事陶瓷和人民群众,社会现实的密切联系,为后来研究有关史、事、人,及陶
黄山作品欣赏
作者: 黄山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革时期   博物馆   密切联系   艺术价值   陶瓷表面   毛泽东   历史意义   重大事件   纪念性   瓷器  
描述: 黄山作品欣赏
詹火龙陶瓷艺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江西省   古瓷     陶瓷艺术   青花   工艺美术  
描述: 詹火龙:1978年出生于江西都昌,江西省工艺美术师,主攻釉下青花、山水,尤善仿古康熙青花。其青花仿古瓷多件作品被省级博物馆收藏
作者介绍及陶瓷艺术欣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   历史博物馆   作品展示   景德镇市   陶瓷艺术   唐山市   美术师   澳门回归   美术家   河北省  
描述: 作者介绍及陶瓷艺术欣赏
江建新·谈明御厂遗址出土的仿宋官窑瓷器及相关问题(上)
作者: 暂无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青釉   景德镇   出土资料   故宫博物院   钧窑   遗址   南宋官窑   口径   蓝釉   瓷器  
描述: 宋代官窑,不仅其制度被后世官窑继承,其产品也对后世官窑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明官窑的烧造活动中,出现了高度模仿北宋汝、钧窑及南宋官窑的产品,这种模仿只重釉色,不重造型,这股仿烧之风甚至影响到了之后的清官窑。通过对明御厂遗址出土的仿宋官窑瓷器的考察,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制瓷工艺水平的提高,以及瓷器新品种的繁衍。同时,还可以领略那种对宋代汉文化传统追慕的心态与审美情趣。
洪武青花釉里红之悖论
作者: 曲永建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洪武   景德镇   人类活动   永乐帝   陶瓷文化   文化景观   上海博物馆   釉里红   出土  
描述: 陶瓷文化是某一群体利用自然资源的产物,其文化成果聚集并影响着相应地域的人类活动,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景观。然而万变皆离不开各自的生存环境和思想潮流。随着陶瓷流通范围不断地扩展、传播,它们或主动或被动地记录
兔年《收藏》最给力活动 访名窑 藏名瓷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活动时间   生产现场   景德镇   收藏   陶瓷文化   陈列馆   截止时间   游览   寻访  
描述:2011年第1期《收藏》杂志报道2010年12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当代十大名窑"颁奖典礼后,杂志社接到很多读者电话询问有关十大名窑的情况和作品价格等问题。为了让喜欢收藏瓷器的读者有机
赝品江湖:文物仿制的灰色产业链
作者: 石玉   张晓理   来源: 东西南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景德镇   记者   唐三彩   文物市场   真品   中国文物   仿制   文物鉴定   瓷器  
描述: 文物鉴定行业的水平远远落后于造假者;为追逐灰色利益,鉴定行业的相当多的人失去了道德操守。中国文物仿制行业已呈现高度的专业化和组织化,其生产之专业、流通之隐蔽令人咋舌。而文物鉴定行业之落后与无序,又助推仿品大肆泛滥。这是一个充满奇异故事的灰色江湖。
古陶瓷鉴识举例之一 人面鱼纹彩陶盆
作者: 王健华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元青花   景德镇   收藏   古瓷   改革开放   人面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   黄河流域   中国古陶瓷  
描述: 万人从事古瓷的收藏和流通,然而真正的古代陶瓷却越来越少,"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各路仿品铺天盖地,充斥着所有的流通市场,偶见个别零星真货也被席卷而来的仿古狂潮所吞没……?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王健华女史,将陆续
一枕清凉入梦来
作者: 张东   来源: 厦门航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枕   宋金时期   陶瓷   景德镇   磁州窑   故宫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动物   化妆土   装饰手法  
描述: "久夏天难暮,纱幮(音同‘除’,chu)正午时,忘机堪昼寝,一枕最幽宜。"这是一首题记在瓷枕上的诗。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在没有电扇空调的古代,一个小小的瓷枕,却能给人一抹清凉,使人安然入睡。以陶瓷制作的枕头,是我国古代夏令时节的寝具之一。瓷枕出现于隋唐,宋金元最为兴盛,明代衰落,长达七八百年的流行时间,为今人留下了众多造型各异、装饰多样和文化内涵丰富的瓷枕。
< 1 2 3 ... 14 15 16 ... 67 68 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