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连线
作者: 暂无 来源: 城市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雕塑规划   十二金人   纪念性雕塑  
描述: 会大喊我好爱厕所,所以这个行业只能春江水暖鸭先知,积极利用新技术自寻生路。现在,泛资讯业里眼界灵光的人士应该都已看到手机一移动互联网已是下一个必争之地,得手机者得天下。 下面请看一下T1
找乐
作者: 暂无 来源: 城市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雕塑规划   十二金人   纪念性雕塑  
描述: 文 | 王珺·图 | 兰亭乐队提供 有一天人们会尊重你们,像外滩的建筑那样 兰亭的重组之旅 关于兰亭: 上海乐队,2001年成立;2003年发表《转多云》单曲:2004年发表专辑《到灯塔去》;2005年底解散:今年兰亭原班五人决定复出,世博前夜4月30日周五晚在上海Mao举行“One Night Only”的专场演唱会。 在一小撮人眼里,兰亭是一支老乐队,拥有五个纯种上海本土乐手,在2004年新天地Ark在世时就红极一时,和“甜蜜的孩子”、 “水晶蝶”辈分类似.在大部分人眼里,兰亭是一支默默无闻的新乐队,稍显老派,且有个高傲的主唱。 问这位主唱,如何向2005年乐队解散之后才投身进音乐洪流的年轻一辈推广自己,他显得非常不屑: “没人强迫他们来看我们,他们有自由去看世博会开幕式。”可是4月23日育音堂惨逋查封的事件发生后,他表态 “我们要做登峰造极的演出。”一边看重,一边洒脱。 曾经看过5年前兰亭演出的乐迷大概能理解“登峰造极”的含义。那是兰亭和整个上海摇滚氛围由盛转衰的转折年代,那年在Ark的专场演出兰亭卖出了500张门票,专辑《转多云》销售了350张,这个数字即便在今天的Mao也是不可多得。 那时候的上海存在 家名为“兰亭印章”的连锁店,所有兰州拉面的菜单都基本出自店家之手。2001年成立的乐队在和兰亭印章的经营比拼中败下阵来,乐队于2005年先行倒闭。又过了五年,兰亭印章终于倒闭,却迎来了兰亭乐队的重组。 主唱王翼吴解释,“分开的理由是没有大唱片公司的老板背着一麻袋的人民币,在雪中不吃不喝三天三夜,跪求我们和他们签利益完全倒向我们的霸王唱片约,复合的理由是我们对这个白日梦彻底死心,决定及时行乐。” 这个故事的开端遥远而梦幻,有着和王翼吴相合的气质。14岁,重点中学,脚踏车,延安中路,一个穿皮衣卖拷贝磁带的打桩模子改变了王翼吴的人生。他要李克勤的《红日》,卖碟的人带着鄙视与推销的双重奸诈给了他封面上都是木乃伊的重金属……后来,对一个低一年级的女孩情窦初开,于是自发创造出一套以征服她为唯一目的语文自我素质教育法,开始迷恋自《楚辞》起的浪漫主义纯情悲剧,和《牡丹亭》的情人深处。 这些痕迹都在今天乐队的词曲中留有痕迹,以至于有人给他们标签“上海最英式的乐队”,或者“最代表上海气质的乐队”。在兰亭之前,曾经短暂存在过的“玲珑”和“胭脂”,都是带着妖娆气质的名称。比如,存在一个月的“胭脂”, “当时披着白色及腰长发的吉他手老妖现在是索玛的老板,桃红长发的贝司手琦琦和金丝猴发型的鼓手巢轶在‘兰色花园’,如今他们都按照自己的路线发展良好。”频繁的解散、重组,是那一辈上海乐队共同经历的宿命。解散的原因,和大部分悲剧相同,也有着基本相似的原因。 结局就是,《到灯塔去》是兰亭唯一留下的属于那个年代可以追忆的成品。有人说,在其中,有王翼吴最顶端的才气纵横和诗情画意。有人说,《转多云》单曲让人看到了上海摇滚的一种可能性。 事隔五年,王翼吴对上海的环境依然有着自己一套尖锐的评价体系 “上海根本还谈不上所谓摇滚乐环境,都是业余的、地下的、一厢情愿与小弄弄级别的自娱自乐。这么些年来,也没看到一支又娱乐又美貌又顺便懂点儿音乐的团,大多只是荷尔蒙简单燃烧的音乐运动员。” 明白这些,基于王翼昊“已经付出的厚厚一摞血淋淋的青春”。五位乐队成员,王翼吴一一描述过来, “李东(吉他)是唐僧,戴哲(贝斯手)是沙悟净,朝桢(鼓手)是孙悟空,徐璟(键盘)特别像盘丝洞那集的猪悟能。我的话,白龙马?不可能。我是吴承恩。” 为什么吴承恩的团队会在看上去最美好的年代解散? “乐队是一伙儿闲人整天面对面没事儿干,吉他手坐在墙角弹弹琴,鼓手拿了本字典跟着敲,主唱边煮咖啡边哼哼才可以开始的。这就是上海乐队都做不长的原因。”王翼吴这样分析。 五年来,分开的五人忙忙碌碌张罗自己的人生。袁朝桢在朱家角开了家手工制鼓的打击乐器店:戴哲在育音堂,也做录音棚;李东做游戏与国产电视剧编曲,徐璟还骑着自行车教钢琴,而王翼吴有了自己的女儿,曾经在唱诗班学习一年男高音,依然辗转于北京和上海,创作自己的音乐,他个人新专辑的名字叫做《今夜带我去百乐门》。按他的说法,20首歌里,“其中10首10年后会成为华语经典,另外10首要等到20年后。” 这样的自负在上海这个崇尚低调的城市招来不少异见,问他为什么做这行,王翼吴用堂吉诃德来作比喻,他最喜欢的The RollingStones, “一旦你让我开始,我将永不停止。”看上去是份不太聪明的痴念,希望痴迷以精神世界来对抗金融中心的“精明世界观”。像《几乎被拯救》的歌词总写的: “我又依稀听见了音乐/感到声音的喜悦/那些围着跳舞的夜里/我们几乎被拯救/我们在哪里丢失了/又在哪儿感到了快乐/那些看见星星的夜里/我们几乎被拯救。” 随着Mao的开张,水晶蝶再度重组演唱,接着是兰亭,上海的老乐队们好像纷纷开启了自己的第二春。4月30日,兰亭在Mao重组,有乐迷期待着他们能带来些和现在活跃的年轻一辈不同的气象。可是演出的主题却被王翼吴定为“One night only”(仅此一晚),是“无目的”的“及时行乐”,话虽如此,还是有让人敬佩的勇气。 “乐队则必须给予彼此足够的空间,要容允一些甜蜜的小摩擦存在,回报就是音乐里可被记录下来真实的气氛。这些气氛年代越久远就越是珍贵,所以做摇滚乐队最重要就是不要解散,并且一张张碟出下去。有一天人们就会尊重你们,像外滩的建筑那样。”
“物料与空间的变异”展Popping Up l布、板子、购物袋纷纷弹起
作者: 暂无 来源: 城市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雕塑规划   十二金人   纪念性雕塑  
描述: 文图/April “Pop Up”的意思是“弹起”,最常见的莫过于各种立体节庆贺卡,有本畅销书名为《香港弹起》,每打开一页都有立体纸雕,让香港各类特色建筑物摆脱平面文字、绘画的沉闷,活灵活现于读者的眼前。此次“Popping Up”展览的概念与这类书极为相似:利用新兴的艺术创作物料,探索二维与三维空间的互相转换关系。展览特别邀请了日本六本木森美术馆的馆长南条史生先生担任策展人。南条先生认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繁复多变,混合多重空间和色彩,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酝酿了生活中的诗意。参展的其中一个日本艺术家照屋勇贤,就在弃置的购物纸袋上雕出一个立体的森林,让人感觉意想之外的浪漫。展览邀请了13位艺术家,他们来自日本、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新加坡、印尼及菲律宾等地,共展出十多件形式新颖有趣的作品,包括软雕塑、立体纸雕、特殊材料绘画、数码影像及声音装置、公共艺术等。 艺术中关于“二维”与“三维”的关系有深远的渊源。自文艺复兴以来,艺术家试图以不同的技巧在画布上呈现立体感,以透视学制造错觉,模仿真实。20世纪初,立体派画家如Pablo Picasso、Georges Braque等,把事物的不同角度同时并合在同一画面上,为绘画的“平面”设立新意义,并开创了拼贴画。其后的40年代,Jasper Johns及Robert Rauschenberg把立体的对象拼合在画布上,塑造出像浮雕一样的架上绘画。至上世纪90年代,JessicaStockholder在不同形状的对象上涂上各式鲜艳色彩,并刻意以不同的对象组合和放置方式来为展场创造观众可以游历的空间,把抽象画的美学、雕塑的造型美学和建筑的空间美学结合,成就绘画装置(Painting Installation)的艺术风格。 艺术品与观众最不可分割的接触,大概是同属于某个时间、地点下的彼此交汇,因此,艺术品所处的空间,对观众来说有莫大的意义。南条史生请来日本建筑家伊东丰雄,利用“二维”物料创作“三维”空间,创作一件可让观众穿梭其中的建筑作品“消失中的洞穴”。装置由67块大小不同的中密度纤维板组成,观众从入口走进时,会看到一块一块连环的截面,细心从地面开始观察的话,可以看到某些板块比较短小,有些板块面积则较大,由地面一直延伸至天花板顶。身处的空间其实跟外部相连,整个装置好像消失于展览空间中。伊东丰雄的建筑创作理念就是. “需要反映社会的多元性,而简单的立方体建筑根本容不下这种多元性”。台湾艺术家林明弘,以其代表性花纹图案绘制可坐可卧的户外装置,令绘画变成了立体装置艺术品,放置于艺术中心的门外,保证观众在展览中可观而游之,开阔艺术视野之余,亦能享受个人化的愉悦体验。 虽然展览很强调空间的建构,但并没有落墨重点于视觉的错觉,正如南条先生所说 “重点不在于建构空间的错觉,而是展示艺术家如何以不同的物料和方法运用空间,通过作品转换空间的用途,在体现现实空间的同时,玩味平面形状和立体空间的矛盾。”物料与空间的变异 Popping Up: Revisi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2D and 3D展 时间:2010年9月18日至10月22日 地点:香港艺术中心正门及包氏画廊4至5楼
行走
作者: 暂无 来源: 城市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雕塑规划   十二金人   纪念性雕塑  
描述: momenato”,那情那景实在叫人陶醉。 西班牙队以1比0赢得南非世界杯的时候,我正在1万公尺的高空上,机长首先用西班牙语报道了喜讯,再用英语重复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淹没在一片欢腾中。半个
坐在城市的雕塑顶探险
作者: 暂无 来源: 城市画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雕塑规划   十二金人   纪念性雕塑  
描述: 坐在城市的雕塑顶探险
京沪港不容错过的艺文讯息
作者: 暂无 来源: 城市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雕塑规划   十二金人   纪念性雕塑  
描述: 内举办音乐节,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而1小时左右的车程也将吸引各种自驾族前往,一边享受音乐节带来的快乐,一边惬意消暑。沈黎晖表示: “探戈坞有长城、森林、露营,非常适合举办音乐节,我们将给观众打造从未有过
From加拿大 用玻璃占卜的精神制造者——Amy
作者: 暂无 来源: 城市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雕塑规划   十二金人   纪念性雕塑  
描述: Amy最近的主题是毕业展,她刚刚完成在纽约Hunter College的研究生课程。Amy的工作室是学校配的,在曼哈顿中城,离纽约著名的画廊区切尔西区很近。Hunter College因此有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不少画廊老板和批评家常到这些学生的工作室参观。 Amy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爸爸是加拿大有名的雕塑家,妈妈是高中的美术老师。从小看艺术、谈艺术、想艺术、做艺术,对Amy来说是稀松平常的事。长大后,Amy顺理成章成了一名做装置和雕塑的艺术家。 Amy的工作室里有一件用玻璃做的装置。底层是一个玻璃面三脚圆桌,桌下放着7盏座灯,灯光线穿过玻璃透到第二层,第二层放着一堆白色的蜡烛,由4支玻璃柱架起的第三层上放着几个玻璃球。整个装置既像吉普塞人的占卜设备,又像一座倒转的神秘吊灯。“这件作品叫‘精神制造者’( Spirit Maker)。北美文化里,很少提到生和死。4年前我的父亲去世了,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这个主题比较沉重,我想用一些轻快的材料,比如玻璃,把它轻轻带出。” Amy是班里的优等生,毕业后要面对的不光是学校里的老师和班上的20几个同学了。在纽约,成千上万的艺术家在努力竞争着为数不多的机会。“我的家乡在一个岛上,生活悠闲,没有太大的压力。作为艺术家,我还是比较喜欢留在纽约,这里节奏很快,搬来纽约的人都有成为佼佼者的愿望。毕业后,我想找一个艺术家工作室继续做艺术,最好可以找到一份教书的工作。我的阅历还浅,做大学老师为时尚早,我可以先教教小孩,或者当当侍应生什么的,只要能赚到足够的钱交房租和生活费就可以。毕业后,我和我的所有同学都面临着同一个困境,大家都得白天打一份工,晚上回到工作室做真正的事业——艺术。我并不需要太多钱,现在的房子是和几个朋友一起合租的,只要有一个睡觉的地方就可以了。我希望能省出更多时间来做艺术。” Amy Brener: http://amyybrener.com
双周历情
作者: 暂无 来源: 城市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雕塑规划   十二金人   纪念性雕塑  
描述: 文 | 王击凡 刘畅(实习生) ☆ EXHIBITIlDN·展览 北京 |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一一陈可个展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陈可个展”是艺术家两年来对生命和艺术感悟的总结。对人物内心的探索是陈可作品贯穿始终的主线,此次艺术家以具有童话色彩的人物和情节的图象构筑了通往另一世界的想像。全部作品采用圆形,既是对时间的呼应,又是对古典技法的借鉴暗合。圆形意指通过一个孔窥视一个人脑海中的世界,艺术将帮助人类度过危机,成为心灵的安慰剂。 时间/即日-5月31日 地点/星空间(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东街) 上海 | 水墨时代一一2010上海新水墨艺术大展 上海新水墨艺术大展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朱屺瞻艺术馆的传统水墨经典、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的当代水墨。朱屺瞻艺术馆的展览偏重水墨经典,且把水墨的话语权延伸到了历史的深处。多伦美术馆的展览通过影像、装置等多样的艺术形式,揭示传统水墨语言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转换、衍生。展览内部的碰撞和激荡,将为观者带来一场水墨的“前世今生”。 时间,5月15日一6月13日地点侏屺瞻艺术馆(欧阳路580号)、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多伦路27号) 上海 | 艾萨克·朱利安《浪》之中国首映 艾萨克·朱利安的最新九屏影像装置作品《浪》首次登陆中国,情节穿插在500年的时空中,探讨人类为追求美好梦想而甘心冒险的欲望。影片拍摄地点分别设在偏远而令人陶醉的广西省和上海的影视基地,以散文电影流派结合不同地点的故事,融合中国历史、传说以及山水景致,创造了全球性的诗意冥想,营造围绕生命价值而展开的复杂而华丽的评述。 时间/5月20日-6月20日13:00-18:00 地点/香格纳画廊H空间(奠干山路50号18号楼) ☆ EXHIBITION·展览 广州 | 台前幕后一一广东戏曲舞台艺术展 广东历来是我国南疆的戏曲热土,享有“南国红豆”之誉的粤剧、 “南国鲜花”美称的潮剧和“南国牡丹”雅号的广东汉剧等十多种地方戏曲至今仍活跃于舞台上且享誉中外。本次展览是广东美术馆关注戏曲视觉的大胆尝试,将运用现代展示手段向观众提供全方位视听感受,并通过观赏、聆听、触摸以及与演员零距离的互动交流,带领观众深入到戏曲的台前幕后。 时间/5月lo日一6月6日 地点/广东美术馆(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广州 | 臆想之旅:陈经毅雕塑展 由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陈经毅对于雕塑创作直不离不弃。在新近展览中,他回到了最简单、最基本的雕塑语言,如形体的节奏、比例、光影变化,此外更强调雕塑的线条感,也尝试用不同手法在不同材料上形成机理和质感,采用了木、陶、石膏、树脂等材料。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心情感也一直是他创作的主题。 时间/即日-6月13日 地点/表现咖啡(中山三路三号岭南艺术品商城五楼) 广州 | “India zoo”糖果猫猫、马蒂印度印象展 印度就像一个庞大的动物园,所有生物和人之间总是有微妙的情感,互相尊重,并以各自的姿态和谐共处,让人感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延续。本次展览由摄影师马蒂及插画师糖果猫猫以独立女艺术家的身份远赴印度,以个人角度出发,表达最直接的内心体会,并将旅途中的私摄影、私游记、私文字、私绘画一一呈现,与大家分享印度这古老而又神秘的面纱背后带来的感官刺激。 时间/即日-5月30日 地点/歌莉娅225概念会所(北京路225号) ☆ LIVE·演出 北京、上海 | 美国独立摇滚班霸COPELAND 全球告别巡演中国站 2003年至今,美国独立摇滚乐队Copeland共发行四张专辑,自始至终他们的音乐元素都运用得相当丰富。这股来自美国的新鲜空气,每到 处即刮起一股新的音乐风潮。近日,Copeland宣布乐队将举办最后的一次巡演,并将在新专辑发布后随即解散。幸运的是,这个春天Copeland将首次造访中国,让中国乐迷们在乐队解散前能睹其风采。 ★北京时间/2010年5月15日20:00 地点/愚公移山票价/待定 ★上海时间/2010年5月16日20:00 地点/MAOLIVEHOUSE票价待定 北京 | INTR0 2010北京电子音乐节 打出“爱·绿色”环保口号的新一届INTR0 2010如约而至。超豪华演出阵容包括:德国前Wighnomy Brothers双人组成员RobagWruhme,全球最顶尖的电子Live组合巴黎三人乐队dOP,作品在舞池大热的法国DJ Oxia,全日最大锐舞派对WIRE主脑石野卓球;来自国内的“针刺疗法”等,将在多个舞台轮流上阵。lNTR0 2010电子音乐节激情挥洒的时尚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摘下伪装,忘掉烦恼,相约在阳光之下自由起舞。 时间,5月22日 地点/751 D-Park时尚设计广场 (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内) 北京 | 简迷离新专辑“落幕之舞”首唱会 简,并不是简单,秀,也不是作秀。但这确实就是简迷离沉寂三年之后的一场新秀。“落幕之舞”不仅是歌曲的名字,也是随专辑同步发行的小说的标题。简迷离通过“落幕之舞”的音乐和文字,希望向人们传达这样的信息,落幕即开幕,瞬间即永恒!让我们在这落幕时刻尽情狂欢吧在我们炙热的眼神中,投射的是对新世界的渴望,不再有虚情假意和口蜜腹剑,有的只是甜蜜和孩子般的欢乐。 时间/5月13日19:00 地点/星光现场音乐厅 (东城区和平里西街79号糖果三层) 票价/80(预售)、100、150(VIP包含签名CD及小说) ☆ LIVE·演出 北京 | 刘若英“脱掉高跟鞋”演唱会 脱掉高跟鞋,是否就能解放爱情?女人的一生,都在寻觅属于自己的高跟鞋。从布鞋换成高跟鞋的那一刻,象征女生开始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刘若英的演唱会保持其惯有特色,人文与时尚并重,舞台设计与音乐多元并行,讲述一个动人的“脱掉高跟鞋”的概念故事,并献唱《我们没有在起》、《我不想念》、《给15岁的自己》等动人新歌,为勇敢去爱的女性乐迷打气。 时间/5月29日19:30 地点/首都体育馆(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56号) 票价/380、480、680、880. 1200(680*2)、1380、1680元 ☆ PREVIEW·重点预告 广州 | 第十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盛典 由《南方都市报》发起的“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迈入第十个年头,将评选出“新世纪十年十佳经典华语电影”、 “新世纪十年新锐明星”。此外,本次大奖特别举办“青年电影论坛”单元,拟邀请贾樟柯、徐静蕾、姜文、岸西、冯德伦、彭浩翔、戴立忍、钮承泽、魏德圣等两岸三地青年导演共商华语电影未来发展大计。而“经典香港电影展映”单元则将播放20部经典港片,让影迷一饱眼福。 时间/5月31日20:00 地点/广州大剧院(天河区珠江新城华夏路) ☆ FOCUS·双周看点
双周历情
作者: 暂无 来源: 城市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雕塑规划   十二金人   纪念性雕塑  
描述: 文/王击凡 刘畅(实习生) 1.北京 荒木经惟的世界一一荒木经惟个展 此次展出的作品主要是荒木经惟的4个系列作品。《日记》系列简约的黑白照片,表达最真实的生命体
< 1 2 3 ... 21 22 23
Rss订阅